知道王翦为何灭楚需要六十万大军了没?很多人说他这是拥兵自重,殊不知后来历史告诉我们,这点兵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因为很简单,教员告诉我们,推翻一个旧世界容易,可建立一个新世界非常难。
秦国单单军事上征服了六国,可要像原来秦国本土一样建立起来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楚,刚开始也是一路高歌猛进,深入楚国腹地几百里如入无人之境,随即而来的就是新占领区的反叛而后路被断,被打得大败而归,这就是在军事占领区没有实现有效统治的后患结果。同样的,韩国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只不过是韩国本来国土面积小,而没有导致秦国付出大的代价而已。秦国高层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李信伐楚被打得大败而归,按秦国法律来说至少都得被罢官,可后来历史告诉我们他非但屁事没有,还跟蒙恬一起参与灭燕之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1f56b881208a3298c1579853759077.png)
秦国之前再强,也只不过是拥有当时中国半个天下的地盘而已,统一后短时间内国土面积扩张一倍,要在新占领区建立基层统治,需要多大的人力?这你想过没?有人说秦始皇是因为没有实现对山东六国贵族彻底清算才灭亡的,可现在你都还需要用他们,你要怎么做才能实现?
老祖宗是古人,可不是傻子。
秦始皇是没有实现对山东六国贵族的彻底清算,这才导致他们最后有反叛机会的。可你看看后来历史,山东六国贵族有几个真真靠自己实现复国的?要不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一战击败秦国主力,山东六国复国军队还得祭。章邯之前可是一路高歌猛进,将山东六国各路起义军打得一败再败还败的存在,就连项羽的叔父项梁率领的起义军,都在定陶之战被章邯围歼,连项梁都被杀了。这也是项羽为何在巨鹿之战前连军事指挥权都没有的原因,项羽是通过战场军事政变杀了宋义才取得的军事指挥权,所谓的项羽八千子弟过江伐秦,实际上也是说书编爽文故事,历史根本毫无记载。
更加搞笑的是,你用现代眼光去看当时秦国历史,张良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你张良虽然祖上是韩国几任丞相,可现在你张良只不过一介匹夫,而且还是国家一级通缉犯,就这面对秦始皇出游路线这样的大秦帝国最高国家机密,你是怎么知道的?说秦国高层没有内奸鬼都不信。可他非但知道了,还差点成功了。最后失败了,还跑了,有一统天下超强国力的秦国,居然还没人能够抓到他,这一连串事件不搞笑吗?
后面还有更加搞笑的,刘邦原来是泗水亭亭长,项羽原来是会稽郡幕僚,这两个是灭秦国的最大功臣,可他们不约而同的都是秦国基层公务员,刘邦集团更是大量的充斥着这样的人,萧何原来是县丞,张良祖上几代人都是韩国丞相,韩信虽然没有历史记载其身世,但是同他自幼熟读兵法就可以看得出,他生世绝对不会简单。
大秦帝国基层公务员,居然参与反叛中央统治?这你不觉得奇怪吗?
后面的更加奇怪。项羽戏亭分封十八路诸侯,全部都是反秦军事集团,山东六国贵族都没几个,这不奇怪吗?所以也证明了另外一件事,刘邦为何能够在鸿门宴上面轻易逃脱?不是项羽不想杀他,实际上是项羽当时无法杀他。戏剧以及说书的都快将这事吹爆了,阴谋诡计、权术更是说得神乎其神,可他们至始至终都没说到点,巨鹿之战后项羽只不过是诸侯联军名义上的盟主,实际上其他诸侯谁都不服他,说破大天项羽都只不过诸侯起义军中的一个而已,而且项羽起义主力部队在定陶之战几乎被章邯给打没了,剩下的也是残兵败将,哪怕全算上项羽发动战场军事政变夺得的兵力,此时项羽手中亲信部队也不过区区五万人,这里还不算在巨鹿之战等一系列战争中的损失。你项羽是一路诸侯,刘邦也是。你项羽手中不过十万大军,可刘邦也是。你拿什么杀他?而且刘邦还有政治正确的buff加成,当初一起反秦的时候,义帝可是说谁先攻入咸阳者为王。现在刘邦实现了,虽然义帝是傀儡,可政治道义放在那里,你项羽拿什么去反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ae9c93e54081c8c97e0bc511343921.jpg)
这帮诸侯后来也证明了这点,项羽戏亭分封短短过了不过几个月时间,几乎全部都反了。这也证明了为何刘邦入关中的时候,项羽没半点军事表现的原因。十个手指按跳蚤,你分得出心来吗?先是赵地反了,陈馀张耳打得个你死我活。马上梁地没有被项羽戏亭分封过的臧荼,也反了。接着就是与项羽封地近在咫尺的齐地也反了,田荣、田市等打得个你死我活。
项羽再没点表示,你制定的天下秩序就崩了。
有人说项羽之所以没有优先支援三秦,让刘邦顺利的去关中是最大败笔,还有张良写给项羽的信作为依据,可你没想想?如果项羽去关中平叛,后方无险可守的首都彭城会怎么样?谁敢保证齐地反叛军不会乘机偷袭?他们可是不服项羽戏亭分封的存在,还有梁地的臧荼也是,你胆敢保证他不会半路袭击项羽后方补给线吗?
项羽率先去齐地平叛是他当时最好,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可项羽反秦一路高歌猛进,做梦都不会想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教员诅咒——游击队员没有全军覆没就是胜利,大部队没有实现全胜就是失败。
项羽短时间内通过自己绝对的军事指挥能力将齐地反叛军给打得一败再败,可他与秦国当初统一天下时一样,只知道军事征服,没有实现政治占领,又加上项羽的残暴屠城,激起齐地军民前所未有的反叛,当项羽率领楚军主力部队到来时,齐地军民跑到远远的,可项羽一走,但凡楚军非主力部队单独行动,就会被齐地军民伏击,项羽一不小心就陷入齐地前所未有的人民战争泥潭中,想抽身去平叛刘邦都不行。刘邦也是凭借这点,短短几个月时间平定三秦,接着就是联合和拉拢其他不服项羽戏亭分封的诸侯,将项羽首都彭城攻占的。可历史再次给我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项羽虽然首都失守了,可他还有不少兵力在齐国,他就是凭借这点逆风翻盘的。
刘邦之所以在攻占彭城之后短时间内被项羽反攻回来,也不完全是项羽军事实力有多逆天,看看当时刘邦联军面对项羽反扑时的表现就知道了,刘邦也并非完全没有军事防备,可项羽走的路线就是绕过刘邦自己军队主力防守位置,由其他诸侯联军防守路线突然出现在刘邦后方,然后突然发动袭击实现的。其他诸侯面对项羽反扑时是怎么表现的?魏豹、陈馀临阵倒戈,臧荼临阵脱逃,英布坐山观虎斗,其他的全部隔岸观火,看热闹,刘邦被一下打得猝不及防之后也不是完全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接着集合部队与项羽再次作战,可之前的大败早就将士气给打没了,被项羽击败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本来就是在项羽地盘上面作战,客场作战不输才怪。
这才有后来刘邦与韩信分兵的故事,当韩信将北方诸侯给灭个干净的时候,尤其是击败龙且以后,刘邦几乎已经将天下大半收入囊中,项羽鸿沟对峙想维持都维持不下去了,这还不算臧荼在后方打游击袭击项羽补给线的情况下,这才有该下之败。
可同样的,刘邦灭亡项羽之后称帝,他拿到的剧本不是也跟秦始皇一样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68f0e93069a18a60e94db0ca85b730.jpg)
刘邦称帝才过去没几年,异性诸侯王几乎全部反了。尤其是韩王信的反叛投降匈奴,更是给了刘邦致命一击,你刘邦再没点表示,天下诸侯不是得都投降匈奴了?可白登之围将刘邦的脸都给打遍了。你刘邦可以通过权术夺得天下,天下反叛时,同样的你也镇压不了。刘邦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当年秦始皇为何一定要实行郡县制,为何一定要全国巡游的原因。可现实也由不得刘邦选择,刘邦这个时候已经步入晚年,老天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才有白马之盟。
非刘性不可封王,非功不可封侯,不然天下公诛之。
可他刚死,这话就跟放屁一样根本没有实行。他的老婆吕氏大封她娘家吕姓人为王,朝堂之上更是大量充斥着政治争权上位获封的人。接着就是诸吕之乱,天下大乱。接着汉文帝时期齐国刘肥妄图造反,发动四国之乱。接着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掀起七国之乱,战火短时间内烧及半个天下。接着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都还在妄图造反,甚至于汉宣帝时期都还有地方诸侯王造反。朝堂之上有识之士提出削藩的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先是大才子贾谊,年纪轻轻的被贬长沙,最后年纪轻轻的郁郁而终。接着就是太子太傅,皇帝的老师晁错推行削藩,最后被夷灭三族。接着就是历史上记载的最后一位纵横家主父偃,拿着全族性命为赌注,打着“大丈夫生不能三鼎食,死以当三鼎烹”的大无畏改革精神推行轮台推恩令削藩,最后也被夷灭三族,汉朝这才结束内部战乱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首推郡县制,汉朝前七十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最后才再次恢复郡县制。这中间总共用了长达百年时间,中国才实现一套可以由上而下的官僚制度。你想想这多难?多少人为此付出生命?多少人为此冤死?多少人为此付出生命的无妄之灾?这么多人前赴后继,汉朝才实现大统一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7390bb1d4c9b8df0e068cd3455c026.jpg)
大统一制度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死了一代人又一代人,那些为了结束战乱的中华精英,一个个哪怕赔上九族性命都在所不惜前赴后继最后才实现的。这中间多少试错?我们很多还只是知道成功的记载而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e601bddbf91c01f768e6650adbad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