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证明了一个事,那就是军队可以完全用于镇压内部而不是防务外地,而且这样能长治久安。
前几天有人找我定制一幅清代地图,要求是标注出清朝所有八旗、绿营军队的番号、驻地、人数,价钱好说,我一听这难不成是有人又要反清复明了?咱不是为了钱,咱是为反清复明,接了!然后人表示钱我可以再加,但你速度得加快。那看来义军形势万分紧急啊,得嘞,擎好吧,我不光给你标注出绿营军驻地番号和人数,我把地图给你弄成带地形的。
然后查资料一做图就明白大清为何在后来的对外战争中几乎就没有胜算了。
我问诸位一个纸上谈兵的问题,抽调出五千兵马,不同朝代的难度有多大。反正放明初的时候就是一个卫的整体调动,后来卫所制不行了,差不多一个参将就能完成这样的事情,顶天了副总兵亲自带队。但清朝不行,清朝如果抽调五千兵马,起码得两个以上的总兵才能完成。
为什么?
因为清朝军队是全部打散了分散到各个府州县的,只有在府城才重兵集结两个营差不多一千五百人。
以山东兖州镇为例,全镇兵力7594人,分驻兖州、沂州、临清、曹州、德州、泰安、台儿庄、寿张、高唐、东昌、梁山集、沙沟、范县十三处地方,人数最多的是兖州府城,1594人,最少的是范县,197人。(因为人定制的地图咱不好直接给你们发,我用谭图给你们比划一下)
如果来了紧急军务需要调动部队,兖州镇总兵能够调动的兵力上限不会超过1594人,因为跟他在一起的就这些,再多一个就得集结,离他最近的麾下也是驻扎峄县沙沟集的沙沟营,兵力234,而且他总不能放着整个兖州府城一个兵不留全部出动,如果出动一半,那就只能调动797人,出动三分之二也就一千多人出头。有人说了:不对啊,旁边济宁那么重要的地方就没兵吗?有啊,济宁城内驻扎了四个营1953人呢,但那是河道总督衙门的兵,不是兖州镇总兵衙门的。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非也,你太小看大清了,人还得继续细分呢。
比如这里头的泰安营479人,并不是集中在泰安府城,人营下边还有汛呢:
再加上县里本身配备的快手之类的捕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任何一个地方的风吹草动都能在第一时间给铲了,坏处就是这样的分布导致清朝空有百万兵力但却没办法集中起来去对付外来侵略。
“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驾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搊桌”
你以为大清只是在内地这么布置吗?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是这么布置的,包括边疆。
甲午之战的时候清军鸭绿江江防战线上集结了两万大军,分属于齐字练军、镇边军、靖边军、奉字新军、奉字练军、盛字练军、毅军、武毅军、铭军等十几个不同系统的八十个营。有哥们儿统计,甲午之战的时候清军兵力来源于70多个平行的军队系统。
这仗,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