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疾病,许多人都知道它可能带来各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脑梗等严重问题。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长期患病,但似乎生活得很好,血压控制得当,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呢?
可实际上,诸多人士常常忽略高血压潜在的风险,夜晚尤甚。
当我们进入夜间休息时,身体的各种生理状态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一些看似微小的症状,却可能是脑梗的先兆。
身为一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我常常会提醒我的患者,晚上如果出现一些特定的症状,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警惕,因为这些症状往往与脑梗的发生息息相关。
说到高血压引发脑梗,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脑梗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情,平时感觉不出什么不对劲。
然而,从我的临床观察来看,脑梗往往是一个“积累性”的过程,很多高血压患者的脑梗发病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而是在长期的高血压控制不当或者一些潜在危险信号的忽视下,逐渐发生的。
我们常见的夜间症状,正是高血压患者大脑是否安全的警告信号。
夜间血压波动高血压在夜间的波动,尤其是在深度睡眠期间,往往是许多脑梗发生的“催化剂”,大家可能听过“夜间高血压”的概念,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高血压表现。
在我的经验中,许多高血压患者对夜间血压波动并不重视,认为只要白天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晚上睡觉就可以“松口气”,但实际上,夜间血压波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有位患者,每天都按时吃药,早晚测血压,白天血压挺正常,但他老说晚上睡不好,容易醒。
我建议他做个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他晚上的血压波动很厉害,有时候竟然比白天高出1.5倍。
血压老是忽高忽低的,对血管壁的压力可不小,要是血压突然猛涨,血管的压力也会跟着上升,这样容易导致血管破裂或者堵住,最后可能引发脑梗。
研究显示,夜间血压波动大的患者,脑梗风险是血压平稳患者的两倍,晚上本是身体休息的时候,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血管却在默默承受比白天更大的压力。
简单来说,夜间血压波动会把血管壁弄脆弱,一旦承受不住,就可能导致脑血管堵塞或破裂,从而诱发脑梗。
很多患者以为夜间血压升高不明显,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其实这种隐形的波动积累起来,远比白天的持续高血压要危险得多。
所以,如果你有高血压,尤其是晚上经常感觉自己睡不好,醒来时头晕,或者早晨起来时头痛,这些都可能是血压波动的信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睡眠呼吸暂停另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夜间风险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症”,我在医院遇到过很多高血压患者,他们都说晚上总是容易打呼噜,但并没有特别在意。
在这当中,不少人的呼吸暂停时间挺长的,还老是反复出现,晚上血氧供应也不稳定,容易让大脑缺氧,血压波动也更加剧烈。
有位患者,每天晚上都会打呼噜,而且呼噜声非常大,经常把妻子吵醒,第二天醒来时,除了偶尔觉得头有点重,其他并无不适。
但经过一次睡眠监测,发现他每晚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最长的一次停顿了30秒,长期这样反复缺氧,老赵的血压很难稳定,脑梗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了。
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和高血压关系紧密,特别是长时间的呼吸暂停会引起血压剧烈波动,严重时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脑梗。
因为在每一次呼吸暂停后,身体会自动通过增加交感神经的活跃度来提高血压,以保证大脑能够供氧。
脱水现象诸多高血压患者会服用利尿剂以控制血压,利尿剂主要借由增加排尿量,削减体内水分与血液量,从而使血压自然下降。
然而,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利尿剂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但如果使用不当,尤其是在夜间,可能会引发脱水现象,从而增加脑梗的风险。
有位患者,用药后血压得到了控制,但她晚上常常起夜去厕所,她自己以为只是常见的年纪大了需要夜间排尿。
却不知道,她晚上老是起夜,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得厉害,尤其到了夜里,血液量减少,血液变得粘稠,血管壁的压力也跟着增大,在缺水之情形下,血液流动趋缓,血栓易成,此将给大脑供血带来极大风险。
医生通常建议,应该在白天服药,而不是晚上,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晚上睡觉前服用利尿剂,更容易引起脱水,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缺水会让血液变浓,这样血栓就更容易形成。一旦血栓跑到大脑的血管里,就可能引发脑梗。
高血压患者在夜间的种种表现,往往会成为脑梗的隐形催化剂,虽然白天血压控制得很好,但夜间的血压波动、呼吸暂停以及利尿剂的使用,都可能在无声无息中增加脑梗的发生几率。
作为曾经在医院工作过的我,深知这些看似不明显的症状,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
高血压患者不仅要关注白天的血压,更要重视夜间的管理,只有从每个细节入手,才能有效减少脑梗的风险,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脑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1]王军.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