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强度其实还可以。
一
新Y又又又又又给车圈上强度了
之前我说过焕新Y这几万几万订单进账远远不是这玩意儿的终点。
如果没啥意外。
那么焕新Y估摸着又是榜单常客了。
你看。
就这短短几天,焕新Y的订单号又又又又往前移了几位数。。。
而且线下门店的进店率也不低,很多人都是来看这玩意儿的。
所以很明显啊。
焕新Y就跟当年的汉兰达一样。
甭管网上再怎么贬低再怎么谩骂。
大家该买的还是买。
毕竟眼睛就是尺,这些用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痛恨的是什么。
讲真。
我们这些人的试错成本实在太低了。
没道理拿真金白银去支持所谓的超牛产品。
说句不好听的。
贷款五年,有些车企不知道能不能活五年...
二
《焕新Y,小测》
实车看了。
关于这外观,也没啥可以重点强调的。
一眼过去依然是“邪恶大鼠标”。
不过车头、车尾换了新设计。
分别是分体式大灯,以及漫反射技术。
突显的就是赛博朋克风。
然后车头这块做了调整,下保险杠部分加了一个摄像头,顺便放了一个自清洁功能。
外观层面剩下的就是小打小闹了。
反正你可以理解为大体上没啥变化,但针对部分区域进行了小优化。
内饰这块升级的地方倒是蛮多。
比如前后排玻璃部分加了双层夹胶,而且新Y也不像以前那么硬核了。。。
所以NVH性能理应有所提升。
至于其他的。
座椅饱满了挺多,好评。
座椅功能增加,好评。
车顶玻璃用了镀银镀膜,好评。
电动调节一键放平,好评。
前备箱多了个排水孔,钓鱼佬有福了。
不过就是后排这块屏幕对我来说有点一憋屈。
咋说呢?
如果你只是单纯用来调节功能,那倒也还行。
但你要是想着在车上追剧啥的。
讲真,放过你的眼睛吧。。。
噢还有一个。
很多人都觉得焕新Y的屏幕换档很蠢,从而产生了“我不会用该怎么办”这个想法。
别急。
这玩意儿的上手程度其实还行。
要是你实在介意,其实这玩意还有物理换挡。
静态层面差不多就这些了。
本质上是在老Y的基础上修修改改,从而诞生了新Y这个产物。
但理论上来说,新车并未有明显的,跨越的表现。
毕竟2025年了。
新款还是400V。
智能交互更高级一点的东西也没有。
很多人期待的智驾也还没来。
一些十万级国产车有的配置,这车也没有...
反正这升级力度放在国产序列中,连开胃菜都算不上,顶多是我现在正在吃的瓜子。
来来来来来。
很多人最最最最最期待的动态部分来了。
(底盘用料不扯,Model Y的重点不在用料)
就三句话。
焕新Y不那么硬了。
焕新Y不那么颠了。
焕新Y的手感偏糊了。
开过很多次没升级的3和Y。
咋解释呢?
就那个悬架回弹力度,以及日常通勤,我只想说这俩玩意儿的通勤表现实在是太太太太“纯粹”了。
对于不喜欢这种路感风格的人,我估计Ta压根不会再碰第二次。
但升级后。
新Y悬挂回弹力度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冲击。
你可以理解为这车不会一股脑的把震动传给你让你仔细感受。
而是在这个基础上稍微做了点化解。
过个沟坎、过个细碎路面啥的,新款的起码不会那么冲。
(虽然还是挺硬,但有对比就有差距)
并且也不会过软,起码我能感受到悬架的支撑能力是在的、是OK的。
相比老款的“无脑”。
我是认为新车的调校风格更契合市场...?
还有一点。
新款的操控手感略微下滑。
手感糊了不少,并伴随着转向虚位。
以前那种指哪打哪的状态可能你在新车身上没办法感受到。
悬挂的标定,以及转向力度可能也没法支撑你做极限操作。
驾驶层面差不多就这些。
至于续航电耗性能啥的。
由于时间有限,也没法分出时间一一测试,可能要等车源多了才有机会去拍。
三
写在最后
那么这一套看下来。
Model Y的优化力度其实挺一般。
所以有时我还挺好奇的。
国内的特斯拉没有智驾优势。
没有800V优势。
没有配置优势。
但在过去这几年,Y和3愣是硬生生的把自己的排名做到了足够靠前。
反倒是一堆又一堆账面实力够猛的电车,纷纷落了好几个身位。
但就是这种车。
在2025年的今天还能拿出这么恐怖的数据。
你说,这到底是为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