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不自律,内收不自信,应付学习没动力,很多父母无法“根治”……其实!
我是一名内驱力教练,用“五感内驱力”,将内驱力落地,消除“只知道但做不到”的通病,使孩子自主自信有动力。验证有效!()
孩子出现问题,有的家长下意识第一反应是责怪和抱怨孩子……那问题可能永远都得不到解决。
真正解决问题有一个关键法门:向内看。
有人觉得“向内看”,就是把所有问题原因或错误归到自己身上!是这样吗?
什么才是真正的“向内看”?今天把这个问题讲通。
01
“向内看”,本质是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
举几个例子。
孩子老是起床晚,有家长便责怪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但如果我们从小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他很大程度上不会是这个样子……所以其实我们可以影响这个结果!这是向内看。
辛苦做了几个菜,孩子却只是一句“都不是我喜欢吃的菜”,然后回自己房间,不吃了或点外卖去了,然后你心里有抱怨、指责或者内疚!但如果事前跟孩子确认今天吃什么,或从小养成用餐规矩,那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其实我们可以影响这个结果!这是向内看。
伴侣总不怎么干家务,说过很多遍都是如此,你内心对TA有责怪,认为懒惰不干活!但其实很可能是我们沟通的方式出了问题,导致他没有接收到或不愿意配合你,或许换一种对方更接受的方式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影响这个结果!这是向内看。
地铁上,有个陌生人不小心踩到你脚却还怼你乱站位!请相信,你身上一定有某种“特质”(比如不自信,软弱,看着好欺负等),导致“吸引”对方这么来对你!……我们同样可以影响这个结果!这是向内看。
所以,什么是“向内看”?
不是委屈、不是自责、不是愧疚,也不是把一切问题和责任都归因于自己,而是认识并相信自己能够对身边的人、事、物产生影响力,使得我们不去抱怨“别人的错”或把责任推给他人。
前后两者看上去行为形似,但是内在心态完全不同,前者让自己更自责,后者让自我更有力量。
02
你的影响,一直都在
举例三个方面:
第一,“好好说”与“随便说”
有些场合,你好好说一番话,跟随便说一番话,孩子的状态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有家长上来就是找孩子自己的问题,跟他说道理,甚至上纲上线!那因为你的这些话,孩子内心满是不被理解,感到委屈,导致在接下来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都不开心,并无心学习……这是“随便说”的情况。
而如果一开始,你主要给到的是共情,是看见孩子感受,去调节他的情绪,那孩子因为你的理解和关心就一下子开怀了,并迅速进入正常学习轨道。这是“好好说”的情况。
不论是哪种情况,你都应该看到,你的语言产生了影响,给孩子产生了不同状态的影响,“好好说”给了孩子正向力量,而“随便说”给了孩子负向力量。
第二,“说”与“不说”
有些时候,你开口说话,跟一句话都不说,孩子的状态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孩子穿了一套新衣服,你明明觉得很好看,但如果你什么也不说,那孩子很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好看,然后上学路上心情不美,自信不足,进而影响一整天的学习效果。
如果一开始你说一句:“宝贝穿这套衣服真好看”。他心里有了一份确定感,然后就因为你这句看上去无关紧要的话,他一天的精神头都很足。
不论“说”还是“不说”,你实际上都给孩子产生了影响。
第三,“在场”与“不在场”
有些时候,你人在场,跟你人不在场,孩子的状态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有的小年龄段孩子,如果知道妈妈不在场,他们会表现得特别乖巧听话,但是一旦知道妈妈在场(即使看不见),马上就是另外一种表现,比如撒娇、黏糊、不配合等。
再比如,孩子去参加一个演讲比赛,当没有自己父母在场时,他内心会感到紧张,但是有家长在场的时候,会莫名的感到放松和心安。
同样,不论“在场”还是“不在场”,你实际上都给孩子产生了影响。
通过这三个例子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影响一直都在,可不要小看自己,没错,我们的影响一直存在(差别在于你有没有意识到而已)。而“向内看”最大意义就在于,看到自己对周围人和事能够产生影响,然后通过改变自己这个“因”,就能产生不同影响力作用下的“果”。
03
“向内看”,改变自己
是的,你一直在影响周围人和事,而且这种“影响”有两个特点。
第一,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不是只有在你跟孩子“说什么”的时候,才在影响他,而是只要你的出现,甚至只要你的存在,就已经产生了影响。
第二,影响的叠加性
正向的影响会使得越来越好,负向的影响会导致越来越差,要么正性循环,要么恶性循环。如果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主动意识并站出来打破这种循环,这种影响只会不断叠加和扩大。
意味着,当一个孩子出现了某种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调整的可能不只是教育方式,而是教育方向,不然只是在原有轨道上打转,如同“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相信“存在即影响”——只要我们存在,就会产生影响力。
同时另一方面,我们对外产生的影响,是自己能掌控的。就像同一个事情,你“说”或者“不说”,你“多说”或者“少说”,你“在”或者“不在”,产生的结果或影响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当然,这种结果不一定能明显被看到)。
因此,不要抱怨孩子怎么怎么难教,不要埋怨伴侣哪里哪里不好,不要吐槽同事如何如何不对……如果追根溯源,一定能在最初的某个时间、某个点上找到我们自己身上的对应“问题点”,而这个问题点在最开始是你完全可以把控和处理的,只不过你那时没有意识到。
这就是为什么要“凡事向内看”!
看什么?看的不是自己的不足去责备自己,而是自己是如何可以对周边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改变和成长自己。
--
更多内驱力提升办法,请读下面文章,我用一对一跟进帮助你落地和“做到”(不只是“知道”)
【这2篇必读】
1.内驱力培养三步骤,我是"过来人":
2.“五感内驱力”落地型方案: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爱看本质、喜讲系统、力求实效。点个关注,一起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