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2-14 01:09:48

宁波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它东临东海,南濒象山港,西接绍兴市,北隔杭州湾与上海市相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宁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宁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其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井头山遗址更是把宁波人文起源的历史往前推进到8000多年前。唐代时,宁波称为明州,后来成为全国最大的开埠港口,与日本、高丽均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宁波市及其下辖的县区,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拥有不同的古称,这些名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

一、宁波市(古称鄞、明州)

宁波,简称“甬”,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井头山遗址又把宁波人文起源的历史往前推进到8000多年前。

宁波原称“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战国中期以后为楚国辖地。秦时今境内设鄞、鄮、句章、余姚(一说西汉初置)四县。唐时称“明州”。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将鄮县分为鄮县、慈溪县、翁山县(今舟山市)、奉化县四县,设明州以统辖之,州治鄮县。五代吴越国时期,称明州望海军。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称明州奉国军。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辖温台明越四郡。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明州升为庆元府。

明州之名,源于境内四明山。据《读史方舆纪要》等史料记载,四明山因“山峰各据一方,故曰四明”,而明州则因此山而得名。朱元璋吴元年(公元1367年),改称明州府。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为避国号讳,明太祖朱元璋采纳鄞县文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意,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寓意着希望海域平静,百姓安宁。自此,“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二、下辖县区古称及历史信息

1. 海曙区(部分区域古称明远楼、谯楼、海曙楼所在地)

海曙区因境内有“海曙楼”而得名。海曙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曾用名“明远楼”、“谯楼”,后毁于大火。明宣德九年(1434年)重建,题名“四明伟观”。万历十三年(1585年)又毁,太守蔡贵易重建,并正式命名为“海曙楼”,取唐代诗人杜审言诗句“云霞出海曙”之意。海曙楼不仅是海曙区的象征,也是宁波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2. 江北区(古称江北岸)

江北区位于宁波市区中部偏西北侧,因地处姚江、甬江北岸而得名。自古以来,该区域就有“江北岸”之称。江北区历史悠久,拥有2500年的建城史、1200年的建县史和150年的近代通商史。这里见证了宁波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如新石器时期的傅家山遗址、华夏最古老的港口句章港、千年古县城慈城等。

3. 镇海区(古称望海、定海、镇海)

镇海区历史悠久,其地名几经变迁。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在鄮东甬江口建望海镇,为镇海建制之始。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望海镇为望海县,未几改为定海县。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因昌国县(今属舟山)故地新设定海县,为避免重名,将原定海县改作镇海县,含有“镇摄海疆”之意。自此,“镇海”之名沿用至今。

镇海区境内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如招宝山旅游风景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等。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镇海区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4. 北仑区(古称滨海区,因北仑港得名)

北仑区位于宁波市东部,以其境内的深水港北仑港而得名。北仑港名称来自辖区内的北仑岛。关于北仑岛名称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金塘港有一条已修炼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的蛇精。一个名叫北仑的小伙子,日夜练武,立志除妖。一场殊死搏斗后,他终于除去妖魔,自己也力竭身亡。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小岛命名为北仑岛。

1984年,析镇海县设滨海区;1987年,滨海区更名为北仑区。北仑区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境内有北仑港、戚家山营垒等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

5. 鄞州区(古称鄮县、鄞县)

鄞州区是宁波的古称之一。秦时置鄮县,因治所在贸山之北而得名。据《读史方舆论纪要》记载:“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鄮。”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因避梁太祖曾祖茂琳之讳,鄮县更名鄞县。自此,“鄞”成为宁波的重要地名之一。

鄞州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越国的重要领地。如今,鄞州区已成为宁波市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6. 奉化区(古称奉化郡、奉化县)

奉化区名称来源有数种说法。一说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奉化县时,因县东五里有奉化山而得名;另说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得名,《名胜志》记载:“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故名”;还有一说取“奉甘棠而化之”之义。

奉化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代越国的重要领地之一,也是唐代明州的辖县之一。如今,奉化区已成为宁波市的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如溪口风景区等。

7. 宁海县(古称宁海)

宁海县名称由来与宁波相似,大致也是“海定则波宁”之意,并且与临海县区别开来。据明代《郡县释名》记载:“以濒海而名曰宁海者,犹宁波之谓,且以别于临海也。”宁海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代越国的重要领地之一,也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如今,宁海县已成为宁波市的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众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8. 象山县(古称象山)

象山县名称来源于县治所在地彭姥村北的一座山形似伏象而得名。又据《图经》记载:“县有一山如象形,故名。”唐神龙二年(706年),析鄮县、宁海县之地置象山县,自此“象山”之名沿用至今。

象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代越国的重要领地之一,也是唐代明州的辖县之一。如今,象山县已成为宁波市的重要海洋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众多海洋产业和旅游资源。

9. 慈溪市(古称大隐溪、慈溪)

慈溪市地名源于汉代著名孝子董黯的故事。相传东汉时期,董黯居于此地,取大隐溪之水奉养母亲。后人念其母慈子孝,改大隐溪为慈溪,后以溪名县。自此,“慈溪”之名沿用至今。

慈溪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代越国的重要领地之一,也是唐代明州的辖县之一。如今,慈溪市已成为宁波市的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如上林湖越窑遗址等。

10. 余姚市(古称余姚、句余)

余姚市名称来源有多种说法。《水经·沔水注》认为余姚县“因句余山以名县,山在余姚之南、句章之北也”。而《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则认为余姚地名跟舜帝有关:“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

余姚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代越国的重要领地之一,也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如今,余姚市已成为宁波市的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等。

综上所述,宁波市及其下辖的县区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拥有不同的古称,这些名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这些古称不仅反映了宁波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也展示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今,宁波市及其下辖的县区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区域之一,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0 阅读:163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76

用户12xxx76

3
2025-02-16 18:18

小编知识丰富!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