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芎性味归经及名家临床运用经验

皇铭安康 2023-10-18 10:08:00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多为人工栽培。川芎在仲景书中,《金匮要略》入11方次。

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

【药性特点】川芎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中风病,虚劳病,奔豚气病,妇人妊娠病,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

【川芎的临床运用】

(一)治中风病

1.中风痱证

《古今录验》续命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当归条)。川芎在《古今录验》续命汤中,养血调营。

2.大风证

侯氏黑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菊花条)。

川芎在侯氏黑散中,合当归养血活血。

(二)治虚劳病

1.风气百疾证

薯蓣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薯蓣条)。

芎劳在薯蓣丸中,合地黄、当归、麦冬、阿胶,养血滋阴。

2.虚劳失眠证

酸枣仁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酸枣仁条)。

川芎在酸枣仁汤中,调畅气机,疏达肝气,兼以活血。

(三)治奔豚气病

肝热奔豚证

奔豚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李根白皮条)。

川芎在奔豚汤中,合当归、芍药养血调肝。

(四)治妇人妊娠病

1.胞阻下血证

芎归胶艾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阿胶条)。

川芎在芎归胶艾汤中,合地黄、当归、芍药补血调经,并活血调血。

2.肝脾不和证

当归芍药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芍药条)。

川芎在当归芍药散中,合当归养血和血和调肝。

3.血虚湿热证

当归散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当归条)。

川芎在当归散中,活血行滞止痛。

4.脾虚寒湿证

白术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白术条)。

川芎在白术散中,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五)治妇人产后病

虚羸腹痛证.

《备急千金要方》内补当归建中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当归条)。

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内补当归建中汤方后云:“若无当归,以芎代之;”意指川芎能和血调肝行滞止痛,故能代替当归。

(六)治妇人杂病

崩漏虚寒挟瘀证

温经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吴茱萸条)。

川芎在温经汤中,活血祛瘀,养血调经。

【川芎的配伍应用】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朮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1、川芎治疗风热头痛::川芎一钱 茶叶二钱.水一盅 煎五分 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2、川芎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焙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3、川芎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全幼心鉴》)

4、川芎治疗妊娠腹中痛(胞阻):川芎二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六两.右七味以水五升 清酒三升合煮 取三升 去渣 纳胶令消尽 温服一升 日三服 不瘥 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5、川芎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6、川芎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7、川芎治疗产后血晕:当归一两 、川芎五钱、 荆芥穗(炒黑)二钱.水煎服.(《奇方类编》)

8、治疗新产块痛: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 研) 黑姜五分 、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女科》生化汤)

9、川芎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10、川芎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川芎的用量用法】

用量:常用量6—12克。

最小量2两,(6克),如酸枣仁汤。

最大量1斤(48克),如白术散。

按: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能上头巅,下达血海,外彻毛皮,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尤为治头痛之要药。不论风寒、风热、气虚、血虚,以及血瘀头痛,只要配伍适当,均可应用;又常用于妇女因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所致的经闭腹痛、癥瘕等证。此外,还常用于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以及气血瘀阻之疮疡肿痛,风湿痹痛等。其所治之证,总以疼痛为主。疼痛的产生,多因气滞、血瘀或风寒湿邪凝滞,以至“不通则痛”。本品以活血、行气、祛风为功,以通为用,故对于气血瘀滞之证,有较好的疗效。惟辛温香窜之品,于阴虚火旺之证,不宜使用。

【川芎的文献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入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珍珠囊》:“其用有四:少阳引经,一也;诸经头痛,二也;助清阳之气,三也;去湿气在头,四也。”又云:“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川芎的副作用与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川芎。白芷为之使,恶黄连。久服则走散真气。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川芎反藜芦。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川芎。气升痰喘不宜用川芎。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川芎。

【川芎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 川芎含生物碱、阿魏酸、挥发油和一种中性结晶物(川芎内酯)。

2.据药理研究

(1)少量对大脑有抑制作用。

(2)对心脏微呈麻醉作用,直接扩张周围血管,大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

(3)本品少量使子宫收缩,大量反使子宫麻痹。

(4)大剂量能抑制小肠收缩,能解痉而止痛。

(5)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3.据抗菌试验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各种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4.据现代临床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粘连不通等。

名家川芎临床运用经验

川芎味辛气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气血瘀滞证。

“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笔者治疑难病证,每取川芎为君臣之品,川芎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既能活血化瘀,又可行气通滞,辨证而施,则有“气通血活,何患不除”之功。

1.川芎配羌活,功擅祛风止痛

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尤能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要药。“头为诸阳之会,惟风可到”,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当取川芎为君,以活血通络,配以羌活宣发风邪,二者相使,引药上行脑络,奏止痛之效,既治表证头痛,亦疗内伤头风,故《本经逢原》谓:“羌活与芎䓖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

外感头痛多以川芎茶调散化裁,内伤头痛则取桃红四物汤加减。若痰湿甚头痛且重者,配苍术、半夏、升麻;肝火旺头痛且胀者,辅黄芩、夏枯草、石楠叶;久痛不已者,则辅以全蝎、蜈蚣、露蜂房等虫蚁搜剔之品。

宋某,女,32岁。头痛反复发作7年,多方治疗无效,拟诊为偏头痛,头颅摄片阴性。患者自觉头痛彻巅,日轻暮甚,痛甚则彻夜难寐,每于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剧,经事前后易诱发,脉细缓,舌苔薄腻,久痛入络为瘀,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例立法。

药用:川芎15g,羌活9g,当归9g,生地12g,赤芍12g,桃仁12g,红花9g。服药1周,头痛见减,但夜间仍有小发,原方加全蝎粉、蜈蚣粉各1.5g另吞。1周后头痛痊愈,随访经年未发。

2.川芎配黄芪,功能引血上行

川芎擅长祛风行血,黄芪功擅补气升阳,两者相配,则能补气活血,引血上行。血液上行头目,全赖清阳之气升发。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清阳之气日渐衰弱,以致气血上奉减少,血气不升,脑络失养,则头痛、眩晕、健忘、痴呆等症丛生。诸如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等,多由清阳下陷、血瘀内滞所致,治此习用清暑益气汤、益气聪明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出入,并重用黄芪、川芎二味,收事半功倍之效。胡某,女,67岁。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曾大、小中风数次,左侧肢体不用,头项易于下坠,口苦,舌苔薄腻,脉细弦。证属瘀阻脉络,阳气不行,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药用:黄芪30g,桃仁9g,赤芍9g,广地龙6g,虎杖15g,红花9g,千年健9g,蜂房9g,菖蒲4.5g,丹参15g,炒苍术9g,扦扦活15g,防风6g,川芎9g,上方出入治疗1个月,患者已能独立行走,颈项不坠,其他症状亦减,原方继续治疗半月,以竟全功。

3.川芎配当归,功效补血化瘀

川芎与当归合方,名曰佛手散,众多传统名方中多含有此方。当归性润,功能补血和营,配以川芎活血行气,则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伐。血虚者常兼血瘀,盖血液盈余则流畅,若病久营血耗损,血脉空虚,无余以流,则艰涩成瘀,而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互为因果。

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难治病,则取当归、川芎为君,尝谓“于补血药中加入行血药,其效益倍”。

属热者则辅以虎杖、升麻等清营泄热;属寒者则佐以补骨脂、肉桂、鹿角、牛骨髓等温经壮阳;兼有脾运失健,纳呆腹胀者,则加入苍白术、谷麦芽,以鼓舞中州,促进药物吸收,寓“上下交损,当治中焦”之意。

方某,女,50岁。乳腺癌术后化疗,导致白细胞在2.1~3.0×10^9/L,用西药升白药无效,诊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口干唇燥,脉细数,舌紫苔薄。证属气血俱虚、瘀血阻滞,治拟养血化瘀。

药用:当归9g,川芎6g,赤芍9g,虎杖30g,鸡血藤30g,何首乌30g,丹参15g。1周后精神渐振,口干见减,复查白细胞6.7×10^9/L,药合病机,仍守前法治疗半月,疗效巩固。

4.川芎配苍术,功用疏肝解郁

朱丹溪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创越鞠丸,用苍术、川芎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示后人治郁大法。

余认为百病皆生于郁,《内经》虽有“五郁”之说,但总以木郁气滞为多见。肝主疏泄,斡旋周身阴阳气血,使人的神志活动、水谷运化、气血输布、三焦气化、水液代谢宣通条达,一旦肝失常度,则阴阳失调,气血乖违,气滞、血瘀、痰生、火起、风动,诸疾丛生,魏玉璜谓“肝为万病之贼”,确具至理。

苍术气味芳香,不仅擅长燥湿,更能行气解郁,配以川芎,气血双调,用于多种难治病,有“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效。李某,男,71岁。中风3次后,出现神识呆滞,终日不言不语,面色苍白,皮肤干皱,小便淋漓不畅,舌胖紫苔白腻,脉弦数。脑电图示局灶性慢波,脑血流图示两侧脑血管弹性减退,CT检查示轻度脑萎缩。证属气虚血滞,积瘀阻于清阳之巅,治宜益气活血。

药用:黄芪15g,川芎9g,生蒲黄15g(包),白术9g,赤芍9g,川牛膝9g,川断9g,杜仲9g,海藻9g,通天草9g,菖蒲6g,水蛭3g。服药半月,神识呆滞好转,生活基本自理,续服上方半年,病情缓解。

1 阅读:145

皇铭安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