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毛主席接见吴宪,就其名字开了个玩笑,江青:这是什么话?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03 18:19:13

1958年那会儿,毛主席在杭州跟吴宪见了个面,而且他还拿吴宪的名字逗了个乐子。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到底是咋回事呢?为啥毛主席会用吴宪的名字来开玩笑呢?

其实,毛主席爱拿吴宪同志的名字逗乐子,主要是因为他天生爱开玩笑。在他这一辈子里,常常拿别人的名字来开玩笑,这样做就是为了跟人家拉近距离。

毛主席身为国家领导人,可一点也不摆架子,特别随和。他不仅没有半点高高在上的样子,还特别幽默。在和同志们见面时,毛主席常常拿他们的名字说事,或者引用些典故,甚至开个玩笑,这样一来,就能立马让人觉得亲近,心里的紧张感也就没了。

1959年那会儿,过了好几十年,毛主席又回到了他老家湖南湘潭的韶山。一瞅见家乡那些全新的变化,毛主席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

打从1927年毛主席离开老家韶山后,他整天忙着搞革命和处理各种大事,压根儿没空回老家瞅瞅。日子一长,毛主席心里那股想家的感觉就越来越重了。

1959年的时候,毛主席在湖南省考察,特地找了个机会回了趟他的老家韶山。想想看,他上一次回来,已经是三十二年前的事儿了。

1927年,他离开老家时撂下一句狠话:“革命要是没搞成,我就绝不回来!”

革命成功以后,毛主席作为大国的领导,工作特别繁重,整天都忙得团团转。正因为这样,尽管湖南在1949年就解放了,可毛主席一直没空回自己的老家看看。

这次毛主席能回老家一趟,其实是因为他要去视察别的地方,路上挤了点时间才回来的。

回到老家,毛主席碰到了好多亲戚和老乡,还有多年没见面的堂弟毛泽连一家子。除了毛泽连这些同辈的人,他还见到了不少家里的年轻一辈。

这些年轻人大多数都是在毛主席离家之后才来到这个世界,所以毛主席大多是头一回见到他们,其中就有毛泽连的小儿子毛岸平。那一年,毛岸平才15岁。

除了毛岸平,毛主席在家乡还碰到了一个名叫毛命军的小孩。说起来,毛命军算是毛主席家族里的小辈。而且啊,毛命军这孩子已经加入了解放军。

毛主席特别喜欢小孩子,尤其是见到毛命军这个孩子时,他开心得不得了。他笑眯眯地跟毛命军说:“小家伙,你叫啥名字呀?”

毛命军跟毛主席说了自己的名字,毛主席一听,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

接着,毛主席笑着对名叫毛命军的小孩说:“你这名字真有意思,命军,是不是你爹娘盼着你将来能当个英勇的革命军人?那你可得加把劲儿,别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啊!”

1957年的时候,毛主席的警卫员李好学从老家探亲返回中南海。毛主席一瞧见他,乐得合不拢嘴,开口说道:“李好学啊,你这名字取得可真棒,好学,好学,就是说特别爱学习嘛!”

毛主席那些诙谐逗趣的话语,让原本一见到他就心里打鼓、特别紧张的李好学,一下子就不那么拘谨了。

后来,毛主席跟李好学聊上了天,不过,李好学这位警卫员说话带着浓重的方言味,毛主席压根儿听不明白他在说啥。

但是,一向平易近人的毛主席非但没恼,反而笑着对李好学说:“李好学啊,你的名字意思就是得‘好学’,那可得真下功夫学,特别是普通话得好好练练,不然可辜负了你家人给你取的这个好名儿!”

李好学这个警卫员,听完毛主席的话,心里头那个惭愧啊,立马就下定了决心。他想着,往后一定要把普通话给练得溜溜的,这样才能对得起毛主席对他的那份期望。

没多久,李好学这个警卫员,他的普通话说得那叫一个溜,进步简直飞快。毛主席看到后,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1937年2月那会儿,有名的大记者范长江跑到延安来,想要采访毛主席和我们党的其他头头儿。为了让他放松点,毛主席乐呵呵地跟他打趣:“哟,‘长江’这回可算是流到咱黄土高坡上了!”

这话一说出来,旁边其他的同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范长江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之后,毛主席碰见过一个叫高丽生的朋友,这家伙是个报纸编辑。为了让高丽生放松点,毛主席幽默地打趣说:“高丽参在朝鲜可是大补品,但你可别光顾着自己补,也得让你的读者沾沾光啊!”

1949年的时候,毛主席那里来了位新警卫,叫张宝金,那会儿他还挺年轻。估计是头一回见到毛主席这样的大人物,张宝金心里头那个紧张劲儿,别提了。

毛主席瞧出他有点慌,就笑着跟他说:“你这名字可真不赖!里头有‘宝’还有‘金’,真是挺有讲究的嘛!”

毛主席特别擅长拿别人的名字来开些小玩笑,这样的事儿多了去了。有时候,他也是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同志们的认可和喜欢。

1958年那会儿,毛主席到浙江杭州来看看情况,还亲自见了见浙江省的副省长,同时也是杭州市市长的吴宪。那时候的吴宪,才四十三岁,在干部队伍里头,绝对算是小伙子一个。

毛主席一直特别看重这位年轻有能力的干部。因为他爱拿别人的名字逗乐子,所以这次见到特别欣赏的吴宪同志时,就用吴宪的名字开起了玩笑。

毛主席瞧着吴宪同志,笑眯眯地说:“吴宪啊,你可真是个能人。”

这话一说,吴宪同志心里既惊喜又犯嘀咕,弄不明白毛主席指的是哪个方面。

旁边的江青一头雾水,赶紧问毛主席:“这是咋回事啊?”

这时,毛主席继续开口说:“瞧瞧你的名字,就像是嘴里含着上天定下的规矩一样,真是不得了!”

吴宪和江青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毛主席那句话是在拿他们的名字打趣,实际上也是在夸他们呢。

毛主席提到的那个“口衔天宪”,其实就是把吴宪这个名字给巧妙拆开了。这里的“天宪”,搁古代啊,就是说朝廷的法律、王权的规定。

那么,为啥毛主席会这么看重吴宪同志呢?

咱们得聊聊吴宪同志的事儿。打小起,吴宪心里就装着国家和百姓。十六岁那年,日本鬼子突然搞了个“九一八事变”,就是想灭了我们中国,接着就把咱东北三省给占了,国家的领土、主权,都受到了大伤害。

十六岁的吴宪同志一听到这事儿,心里头火冒三丈,他对日本鬼子干的那些残忍事儿恨得牙痒痒。从那以后,他好几年都积极投身到各种救国救民的活动中。像那个有名的一二九运动,他就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1937年7月7号那天,日本鬼子野心勃勃,突然搞了个大动作,就是想要灭掉中国的“卢沟桥事件”。从这以后,因为敌强我弱,华北的好多地方,像吴宪同志的老家吴桥,都被敌人给占了。

年轻的吴宪亲眼目睹了日寇干的许多狠毒事儿,心里头那个火啊,直往上冒。他对这些没人性的侵略者恨得牙痒痒,一心就想着参军打鬼子,盼着早点把他们从咱中国的地盘上撵走。

因此,吴宪同志没过多久就加入了抗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这是个我们党亲自带头的抗日队伍和救国组织。吴宪同志呢,他加入了这支先锋队后,一年光景就进了新四军,摇身一变成了新四军里的一个年轻领导。

加入新四军后,吴宪同志的表现一直特别出色。碰到日伪军和国民党来捣乱,他总是特别冷静,一点不像他那个年纪该有的样子,稳得很。

吴宪这小子,因为表现得太出色,所以在新四军里升得特别快。在抗战的那几年,他在新四军里可是挑大梁的角色,当过不少大官,也接了不少任务。每次任务,他都搞得漂漂亮亮的,完成得特别圆满。

而且啊,吴宪同志这几年里,跟新四军一起跟日寇和伪军打了好多仗,他立下的战功数不胜数。到了抗日战争快打完那会儿,吴宪同志已经升为了新四军第四师敌工部的副部长,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一看就知道吴宪同志的能力有多强了。

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吴宪小伙子飞快地成熟起来。到了1945年8月,日本鬼子终于认输投降了。这时候的吴宪,已经三十岁了,他早就成了一位出色的共产党领导。

抗战打完后,蒋介石根本不听全国老百姓的意见,非要自个儿说了算,挑起内战,还派了大批军队去打解放军。解放军呢,对他这种蛮横做法,直接进行了有力的反击。

不久,国民党政府因为失去了民心,反观解放军深得老百姓的支持,因此他们一再败给了解放军。

解放军把国民党军队的一大批精兵强将整建制地打垮了,国民党政府手里的地盘也是日渐缩水。特别是经历了那三大场关键战役后,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已经是指日可待的末日了。

最终,到了1949年4月,解放军顺利拿下了南京,从这以后,国民党政府就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只能退到台湾去了。

那时候,吴宪同志在赫赫有名的华东野战军工作,他在那里陆续挑起了不少重担。解放战争时候的好多大型战斗,他都有份参与,就拿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来说吧,他都亲身经历了。

1949年4月时候,解放大战里的渡江大战开始了。渡江大战一开始没多久,解放军就很快打下了南京。转眼到了1949年5月,解放军又顺利把杭州市给解放了。

后来,表现出色的吴宪根据组织安排,留在杭州挑起大梁,直接被提拔为浙江省委的秘书长。那时候,吴宪才三十四岁,真是年轻力壮,前途无量啊。

之后,吴宪就一直在浙江省扎根工作了。他不再担任浙江省委秘书长后,组织上又安排他做了杭州市委书记,没过多久,他又变成了杭州市长。

杭州是个大都市,也是浙江的省会。上头让吴宪同志同时挑起杭州市委书记和市长的重担,这足以说明对他有多信任和看重。

后来,吴宪同志一路晋升,最终当上了浙江省的副省长。他管理政府事务头头是道,还特别勤奋,心里总是装着老百姓。正因如此,他不仅深得百姓的喜爱,也备受组织的重视。

吴宪同志真没白让毛主席看重,他完全配得上毛主席那句“口衔天宪”的评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主席的眼光没有错。

1 阅读:89
漫步时光旧梦

漫步时光旧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