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7个国家瓜分中国,唯独一国反对,如今是超级大国

独钓一江秋 2025-02-10 14:03:04

1900年,因中国义和团运动损害其利益,英国领衔的八国联军再次派遣舰船驶抵中国海岸。

此次旨在报复义和团,并适度警示清廷,以持续保障不平等条约赋予的在华权益。

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近代史满载屈辱,庚子国难作为其间短暂篇章,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鸦片战争起,列强来华争夺利益,彼此间既存在合作关系,也不乏矛盾冲突。

他们常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争斗,这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特征。

庚子国难时,八国联军侵华,其中七国主张瓜分中国,唯有一国持反对意见,此现象深刻反映了当时国际态度的差异。

该国现已转变为全球对华政策最为强硬的国家之一。

回顾那段历史,不难发现他为中国发声并非出于特殊感情,而是另有图谋。

这个国家是哪个?当时的具体情形如何?

【一 美国为中国说好话】

庚子国难时,侵略中国的八国为: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及俄国。

从当前与中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审视,俄罗斯、德国及意大利均为表现良好的外贸合作伙伴。

尤其是俄罗斯,受美国这一强敌影响,导致当前国际局势呈现“两强对抗一超级大国”的格局。

俄罗斯是中国在对抗美国经济及军事政策时的关键外部盟友,其地位不可或缺。

仅凭当前现状,难以诠释中国近代史的耻辱。若需在八国联军中选一国,问谁反对瓜分中国,亦非易事。

众人难以预料,那个正与中国进行激烈斗争的国家,竟是美国。

美国现今是中国的强劲对手,无论是在推动两岸统一方面,还是实施经济制裁及科技封锁等方面,均展现出其作为竞争对手的实力。

1900年国难之际,其余七国欲瓜分中国,唯美国挺身而出,明确表示反对。

此举并非因美国善意,实则因其实力不足,无法当时与其他列强军事抗衡,故选择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对华策略。

其次,当时美国尚未习惯于军事手段谋取利益,更倾向于采用温和的外交与政治手段,以实现对中国的利益攫取。

美国的好战特性形成于一、二战后,此前虽有因殖民地引发的对外战争,但规模均较小。

其他因素包括,美国欲塑造正面形象,因当时其在国际舞台尚属新秀,急需获他国承认其“大国”地位。

参与国际事务,尤以正义之名最为有力,此乃其中最终且最关键之因素。

东南亚距美国遥远,若按八国联军计划分割占领,需派遣庞大军队至彼岸。

【二 门户开放政策】

尽管当前美军基地已遍设世界,但彼时,巨额军费开支却令美国国会颇为棘手。

当英国提议瓜分中国领土为八部分,由八国联军占领时,美国反对并提出利于自身的“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即庚子国难前,美国已提出相关政策,但未获列强重视。随后,八国联军侵华事件爆发。

美国视“门户开放”为解决战乱最优方案,其核心政策包括三点:一是维护各国列强在中国已获取的既得利益。

港口、租借地等,各国不得干涉,这标志着各方默认了不平等条约中涉及自身的条款。

其次,中国现行条约税适用于除自由港外所有港口,无论由何国占领管理,税款均由中国政府征收。

列强内部对此颇有争议,因舰船军队已至中国领土,清廷军队无能已显,即便不交税款,清廷亦无力反抗。

美国代表迅速阐明原因:侵华各国若欲统治中国,将其变为殖民地,便会如此行动。

所用方式须异于他国殖民地,他处或可新建政府替代,但中国历经数千年封建王朝,情况特殊。

人民对皇权高度信奉,若外国列强试图统治,会激起如义和团般的运动,旨在驱逐洋人,恢复本土领导。

八国联军侵华事件部分源于此:各国需将税权交清廷以维持名义上对中国的主权,实则通过控制清廷来掌控中国。

美国政治家对晚清政局及中国国情的评估远超英俄,他们深知如何在中国谋取利益。

即利用清廷维持统治,自身则以商人身份介入其中。

控制清廷核心在于坚船利炮,只要不推翻清廷,满治汉手段即可达成,因此该策略获通过。

【三 美国从未有任何好心】

最后,需在各自管辖区设立口岸,对外国入港船只征收费用,且征收金额不得高于本国船只,确保公平合理。

需在势力范围内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旨在开拓中国这一庞大市场,确保各自利益。

分析这三个条件,可得出明确结论:各列强仍未放弃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且持续提出要求。

在美国的提议下,各国开始相互协商对华利益分配,旨在维护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利益区域。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对其他列强影响各异,如后起的意大利,对此政策表示全力支持。

日、德、法等国经磋商后基本同意,而俄国争议最大,此中有显著原因。

俄国对中国的利益争夺不仅限于商贸,更涉及领土争端,企图侵占中国东北及外蒙古,因此不赞同相关条件。

美俄就此事曾有段时间的较量,但获其他各国认同后,门户开放政策在不完美状态下得以继续实施。

十多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列强关注点转向欧洲。

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让日本有机会逐渐取代其他列强,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敌人。

近代史中,鸦片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本质区别在于侵华者的战略目的不同,这是多场战乱中值得瞩目的核心差异。

英国挑起鸦片战争后,多国列强相继介入,旨在打破清朝闭关政策,觊觎中国广阔市场。

日本情况不同,自隋唐至明万历,其一直怀有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所求非中国开放市场进行商品交换,而是领土扩张。

最根本的意图为奴役与占领。西安事变后,两党再度携手,全面抗战,历经艰辛,最终在1945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因此,美国在庚子事变中为中国说好话,并非出于善意,而是因其作为对华殖民的后来者这一身份。

大国政治中,只能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方案,其中不含情感因素,唯有利益的权衡与策划占据主导。

八国联军未瓜分中国,归因于美国之说并不罕见。毛主席69年前已有论述。——上观新闻,2018年10月8日

8月14日历史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此事件记录于中国政府网,并在2013年8月14日有所提及。

0 阅读:36
独钓一江秋

独钓一江秋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独钓一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