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降妖伏魔手》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 惊动朝野前文链接:第一卷第三十七章
青松观里举行的这场祈雨法事还没有进行到一半,天空就飘飘洒洒地下起雨来。
正在殿外的老百姓看到雨点轻飘飘地落下来,简直比见了久未谋面的亲人还高兴,很多人嘴里说着: “快看,快看,真下雨了!”干脆连跪拜都顾不上了,都站起身来忙不迭地伸出手去接住雨点,个个脸上喜笑颜开。
“俺的个亲娘哎!”刚才玄诺还在不断质疑,此时见了这好像突然应约而来的雨点,脸上是既惊奇又佩服的神情: “这也太神了吧!我说志和,如果请邱道长召唤个神兵神将什么的,是不是也能真的召来?”
卞志和听玄诺说的不太像样,只是瞪了他一眼,没说话。
虽然殿外的百姓出现了这样的骚动,但是殿内的法事却一点儿都没有受影响,仍然按着科仪四平八稳地进行着。
只是此时,人们听着那鸣响的法器之声更加有如天籁,法师的唱诵毫无尘凡之气,恰如在天空飘荡的仙音一般。
一天的春雨绵绵,青州地区大旱日久,此时逢着甘霖,天地间的生灵、树木,突然之间就好像长了许多精神一般。
祈雨之后,邱处机仍然每天按时为青松观里的道众讲经论道,只是不再像从前那样清静。因为祈雨灵验一事让青松观名声大振,不少信众前来拜谒,更有不少人等在讲经堂外,想要看看传说中的邱道长真容。
一时,原本极清静的小道观每天人来人往。
尽管邱处机性情很好,只是通过和多人攀谈,他发现很多人只是出于猎奇心理,问自己的问题五花八门,多是生活中人自己惹出来的烦恼,听多了未免有碍清修,因此邱处机想尽快结束这里的讲经,早点儿离开。
没想到过了大概半个月之后,却又有人突然前来拜访,这次邱处机更无法脱身了。
那天清晨,青松观还笼罩在晨曦之中,从山下来了一乘小轿,小轿好像飞一般地来到青松观前。
轿子刚停稳,立刻有两个差人飞跑到观前急切地拍打山门: “开门,开门!知县大人到了!”
这两个人的话音还没落,就见从轿子里出来一个人,这人四十岁上下年纪,下了轿子之后连忙抬手制止道: “王七,赵六,不得鲁莽,不要惊动了真人的清修!”
“是,大人!”那两个差人齐声答应,拍门的力道不由就放轻了,虽然是放轻了,可是急切却和刚才一样。
只听山门吱呀一声,玄礼走了出来,看到门口站着的是官府的人,他心里未免觉得惊奇,不知道自己这小观中有什么事惊动了官府,于是拱手作礼问道: “二位官爷,不知到此有什么事?”
“听说你们这观里有一位叫邱处机的,快把他叫出来见我们家老爷,我家老爷有急事!”王七和赵六都是在当地地面上威风惯了的,此时就耀武扬威地说道。
“混账!”玄礼还没来得及说话,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人断喝一声,然后就看到一个身穿淡青色长袍、面色白净的中年人急步走过来,对着两位差人喝道: “不会说话的东西!”说着一手一个,把两个人都拨拉到旁边去了。
“官爷有礼了!”玄礼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来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不过虽然这人没穿官服,但是看那言行举止却绝非普通百姓,于是行礼说道。
“哦,小道长有礼!”那中年人微一拱手说道, “我是当地知县吴孚,听说这青松观来了一位高道邱处机真人,前段时间祈雨十分灵验。不知道邱真人现在还在不在观中?如果还在观中,烦请引我一见。”
“邱真人?”玄礼一听这人如此称呼邱处机,不由心想: “看来真是人的名,树的影啊,这才几天功夫,这位邱道长就升格成邱真人了!看来就算是修行也得有真本事才行啊!”他心里虽然这么想着,可是一点儿都没耽误他嘴上答应道: “在,在,您请随我来。”一面就把这位自称知县的人请进了青松观。
玄礼把吴知县带到客堂,李通玄是每天都在客堂的,这时听玄礼禀告说当地知县前来拜访邱处机,他一边亲自准备茶水果品接待,一边就让玄礼去请邱处机,忙碌之余不由想道: “我来这青松观已有十余年之久,官府和我们观里从来都没有什么来往,更别说知县亲自前来拜访了!唉,真是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当时心里不由就更起了好好修行之心。
此时,邱处机刚刚用完早饭,正准备今天上午的讲经,听玄礼说知县来访,知道定然是为他前段时间祈雨的事惊动了地方,只好暂时把讲经的事交给尹志平,自己来见知县。他还没走进客堂,就见客堂外已经排列起了装束整齐的衙役,此时个个凝神肃立,把原本想进去办事的道士都远远地赶开了。
邱处机一见这种情形,轻轻摇了摇头,转身想走,客堂里的李通玄看到了,连忙迎出来叫道: “邱道兄快请进,这位是知县吴大人,特地来拜访道兄的!”
吴知县一听说是邱处机来了,连忙抬头观看,先是仔细端详,然后就频频点头说道: “不愧是众人传说的邱真人,果然是一派仙风道骨,为我们这些俗世之人所不及啊!”
邱处机听知县如此客气,也连忙拱手说道: “吴大人客气了!贫道久居深山,平时只以清修为要,只不过是一介山野村夫,哪里谈得上什么仙风道骨!”
吴知县和邱处机攀谈了几句,大概不过是问邱处机曾经在何处修行,师从何人等等,邱处机一一如实相告。
听了邱处机的回答后,吴知县流露出来的表情似乎对邱处机极为认可,过了一会儿,他就说道: “不瞒真人说,我此次来是奉了皇上的旨意,特意前来邀请真人赴京的。”
原来,今年春天的大旱并不仅仅局限于青州当地,整个山东境内、河北甚至京城周边地区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各地急报旱情到京,当今圣上忧心忡忡,一时却束手无策。
当今金朝君主即是有“小尧舜”之称的金世宗。金世宗名完颜雍,他在位之后,一改海陵王时的全国征战乱局,以仁治世,金朝逐渐走入全盛时期。
与海陵王只顾对外侵略、扩张疆土大为不同的是,金世宗十分重视国家内政治理,关注百姓生计,尤其重视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所以他即位之后,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慢慢走出兵荒马乱的战争阴影。
金世宗既重视农业生产,所以对各地春种秋收的情况自然格外关注,当各地旱情连续奏报上来时,深谙汉族文化的金世宗督促各地官员想办法缓解旱情的同时,居然效仿汉人,像模像样地发了一个《罪己诏》,在诏书中对自己即位以来的不当言行进行了极为诚挚深刻的反思和忏悔。
可是即便如此,各地灾情的奏报却还是雪片般传来,把这位一心想治理好国家的金世宗急得天天召集文武大臣想办法。可是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家都是只管地上和眼前的事,这天下大旱可不在他们管理范围之内,谁能管得了啊?虽然管不了,但是既然今上重视这个问题,大家没办法也得拼命想,想不出办法也得装装样子。
一时,人多嘴杂,出什么主意的都有,除了把金世宗搞得更加心烦意乱之外,却什么作用都没有,一直到青州的喜报传来。
金世宗看到青州知府的奏报,得知当地旱情经过一天春雨后完全解除,当即龙颜大悦。
可惜的是,青州知府在奏报里说得并不是很详细,这让金世宗在欢喜之余难免心存疑惑:难道朕的天下只有青州这区区一州能够得到老天的护佑,其他地方的百姓就只能继续承受这灾情之苦吗?他在心里暗自责怪青州知府奏报不详,本来想下旨让他再详报上来,可是青州距离京城千里之遥,一来一回万一他再漏报了什么,岂不是耽误了时间!
情急之下,金世宗当即派了快马急召青州知府进京。
那青州刺史姓谢名文举,虽然叫文举,却是个武将出身,做知府是近几年的事。谢文举年近六十,人长得瘦小枯干,平时极少进京,此时奉了急召来京,一路之上也顾不得辛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来见金世宗。
金世宗见了谢文举,来不及问别的,直接就问他青州的灾情是怎么得到缓解的。
谢文举连日来急着赶路,此时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身心疲惫一时还没缓过来,再加上官职低微极少面圣,这次来到大殿上,皇家威仪让他难免有些不寒而栗,已经先有几分晕了,原本以为金世宗急召他来有什么要紧事,一听说是问青州灾情如何缓解的,他眼睛眨了眨,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启禀圣上,这灾情得到缓解是因为下了一天雨!”
“今年遭受旱情的何止青州,为什么只有青州下雨?”金世宗问道。
其实,金世宗心里想的还是那句:难道朕的天下只有青州能够得到老天的护佑吗?可是身为君上,当着满殿文武的面,这话实在没法直接出口,所以他直眉瞪眼地看着谢文举,指望着他能机灵点儿,领会到自己的话中之音,给他一个好听的回答。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