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则视频显示,2月16日,上海闵行区某医院一名刚毕业没多久的小护士给患者拔针时,患者手背上出了一点血,患者不依不饶,小护士被逼无奈给患者下跪道歉。
道歉后小护士回去哇哇大哭。
事后医院领导对小护士进行了安抚。
看到这则视频,我很愤怒!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了,女儿膝下也应该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人,都不值得下跪。
然而,社会很残酷,有的人站着,灵魂却经常弯腰屈膝,不然不能升职加薪,不能办成事,甚至不能好好地活下去。
这是职场上的潜规则,这是社会里的人情世故,这更是人性中的悲哀。
俗话说,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可让人无奈的是,为什么会有矮檐呢?把屋檐建得高一点儿,不好吗?
无奈也只能无奈,有些不堂堂正正的人建了矮檐,你在檐下想堂堂正正,不容易。
小护士刚刚毕业,正是想堂堂正正工作的年纪,她如何会想到竟然有一天需要跪在患者面前祈求原谅?
我们当然可以说她没经历过多少临床的洗礼,没遭遇过多少难缠的患者,不过,把所有原因都归咎于小护士脆弱的应对方式并不公平。
她所在的护理团队膝盖硬吗?
她隶属的护理部膝盖硬吗?
她就职的医院膝盖硬吗?
我问的都不是别的,我就单纯地问,面对患者,是不是所有的医务人员、所有的医院领导都能挺直膝盖?
有人说处理医患矛盾不能硬顶,不能激化,要有策略,要懂得变通。
有策略和懂变通自然没错,可无论如何有策略懂变通,原则尽量要坚持,人格一定不能丢。
我曾经多次呼吁,医院要给医务人员以保护,医院要成为医务人员的坚强后盾,不要凡涉医患矛盾就抛开一切不谈只讲息事宁人。
可有多少医院把“患者投诉即服务缺陷”作为宗旨、作为条例?
医务人员并非没有护身的铠甲。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46条明确规定“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但没有医院的强力支持,这些法律条文往往沦为纸面文章。
某三甲医院护士被患者家属殴打致耳膜穿孔,施暴者仅被治安拘留五日;某急诊科医生因拒绝“插队加号”遭患者泼热咖啡,最终以“互不追究”收场。
当违法成本低至尘埃,医闹必然有恃无恐。
不知道你对小护士凄然下跪、哇哇大哭是怎样的感觉,我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救死扶伤的天使不得不屈膝?
我还是要呼吁,呼吁所有医务人员、所有医院领导都尊重法律、尊重人格。
什么是榜样?
某儿科护士面对家属掌掴时坚决报警,最终施暴者被判处拘役;某急诊医生遭辱骂后暂停接诊,院方公开声明“拒绝道德绑架”。
这才是榜样!
医疗机构的屋檐下,本就应该站着相互尊重的医患双方。
尊严一定不是靠下跪换来的,一定是用刚性规则撑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