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褂象征圣洁,却带不来尊严,到底是光环,还是枷锁?

全德健见 2025-02-23 13:20:40

“女医生辱骂患者事件”让我想到了孔乙己的长衫。

很多人把“脱不下的孔乙己的长衫”当作贬义,当作顽固不化的典型,我内心里却不以为然,我始终觉得,这个世上有种东西叫做坚守,有种东西叫做尊严,虽然灵活变通可能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有些东西总得有人去坚持,如果人人都灵活变通,这个世界未必美好。

即使外人看来,这种坚持,很傻。

和孔乙己的长衫相类似的,是医生的白大褂。

说是类似,也有不同。

放弃了坚持,孔乙己的长衫还是不难脱下,但医生的白大褂,想脱下来,却很不容易。

“女医生辱骂患者事件”为什么会上热搜?无非骂人者是医生。

医生怎么能骂人呢?

医生不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吗?

可扪心自问,如果换成是你,面对持续骂了你17分钟、打砸诊室、多次撕毁病历本、用保温杯砸坏叫号屏的患者,你会不会骂?

当然,你或许不会骂,或许会采取更理智的处理方法。

事后看、外界看,女医生也不应该骂,应该采取更理智的处理方法。

医生嘛,穿上白大褂,就带上了光环。

穿上白大褂后的医生,要理性,要智慧,要有活力,要有同理心,要有爱。

这的确不错。

白大褂的确是光环,象征了医生的圣洁,象征着医生对患者、对医院、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坚守和初心。

但很遗憾,白大褂却带不来医生一直不懈坚持的,尊严。

患者在诊室里大吵大闹,不就是将白大褂的尊严、医生的尊严踩在地上狠狠摩擦吗?

不怪有人说,白大褂哪里是什么光环,那是枷锁。

在某种意义上,白大褂也像枷锁。

我年轻的时候,遇见过一个彪悍的主任,患者家属动手打骂科室里的医护人员,他白大褂一脱,冲到患者家属面前,威风凛凛地说,我现在没穿白大褂,不是医生,你再敢动手,别怪我不客气,患者家属马上被震慑住了。

当时真的好崇拜。

现在想想,这有些过于理想化了,脱了白大褂就不是医生了,怎么可能呢?真要动了手,医院照样处理。

白大褂是身份,无论穿不穿,只要别人知道你是医生,你就跑不了,除非没人知道。

“脱了白大褂别人的生死与我无关”说的是不在执业地点,也没人知道你是医生的情况下,你可以偷偷地不履行医生的职责,但要是被人知道你的医生身份,就算不在执业地点,不对病人救助也难免被人口诛笔伐。

这也看出,不管白大褂是光环还是枷锁,社会对医生的要求都非常高。

社会的高要求不是什么问题,更不是什么偏见,医生本就是高素质。

只不过,单单对医生高要求,却缺失了对医生尊严的保障,只能造就一个心寒的群体。

所谓责权利,尊严,包含的是权和利。

0 阅读:0
全德健见

全德健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