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朋友聊天,一个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
某医生上午给某患者开了两盒左氧氟沙星,下午患者找到医生,说吃了一片后双下肢起了皮疹,要讨个说法。
医生解释,之所以左氧氟沙星不常规做皮试,是因为过敏者比较少见,除非暴晒,既然患者过敏了,可以退一盒,再更换其他抗生素,并加用抗过敏药,已经拆封的就不能退了。
患者不肯,坚决要求两盒药都得退,并对他的过敏给予合适地“处理”。
经过反复“沟通”,还是无法达成共识。
医生无奈,建议患者到医患沟通办去协商。
患者表示“不去”,要么医生现场解决问题,要么让领导过来,自己是病人,没有病人东奔西跑的道理。
医生给医患办打电话说明经过,医患办指示,先给病人看病,然后让病人走正规途径投诉。
先看病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这也不是先看病不先看病的问题,不过既然医患办不到场,医生就只有两个选择:可以叫保安来维持秩序,毕竟门诊还有其他患者等着就医,不可能将时间都耗在一个患者身上;也可以自己“摆平”。
想着不要使事态升级,也懒得再烦,医生提出了解决方案:两盒药都不用退,医生把药费转给患者,患者把两盒药给医生,抗过敏药医生为患者付钱,但更改的抗生素费用由患者支付。
患者欣然同意。
医生总计转给患者70多块钱,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听完这件事,朋友们明显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医生做得很好,患者也算好说话,在看病讲究争分夺秒的门诊,在医患办不到场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快速地解决问题,是上策,而且,被患者投诉,不管占理不占理,后续还有得烦呢,别说才70多块钱,100块也值得。
另一种观点认为医生做得不对,做任何事情都得按规则来,这件事医生并没有做错什么,凭什么要医生自掏腰包?如果这样的患者多了,医生有多少腰包才能掏得起?医生在门诊只不过看个病,赚的是辛苦钱,没理由辛辛苦苦还赔钱。而且,没有错给病人赔偿,本质上是对规则的破坏,是对患者的纵容,日后这个患者再遇到类似的事,依旧延循这次的处理方法,不是为下一个接诊医生挖坑吗?再细究一下,医患办也没有尽到责任,没有为医生提供有力的支持,要是这样的方式变成“传统”延续下去,很不好。
两种观点争执不下,许久也未形成统一意见。
我觉得这件事挺有借鉴意义的,就私下里“采访”了几名医务人员,结果挺有趣的,写出来大家看看。
我“采访”的几名临床医生,大多支持第一种观点,100块之内的损失,相比于与患者针锋相对,相比于被投诉,相比于有可能出现的烦不胜烦,更容易被接受。
而我“采访”的几名辅助科室和行政科室的人员,却清一色支持第二种观点,万事逃不过一个“理”字,有错要认,挨打要立正,没错要坚持,基本的是非观不能丢。
当然,我“采访”的医务人员人数太少,样本量不够,不能确切地得出什么结论。
不知道评论区的你,是怎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