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生存面前专业成了笑话?就怕专业面前生存才是笑话

全德健见 2025-02-15 13:12:43

近日看到知名博主“温柔医刀”的一篇文章《妇产科医生跨界做乳腺手术,在生存面前,专业成了笑话》。

文章提到,一位妇保院的医务人员说,由于不结婚、不生小孩的年轻人逐渐增多,医院的门诊量和手术量都大幅减少,业务量大幅萎缩,医院举步维艰,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为了应对困境,领导准备让部分妇产科医生学习并开展乳腺手术。

这位妇保院的医务人员强调,跨界手术的目的不是强学科,而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文章也提到,全国很多妇女、儿童医院纷纷开始转型,有的争取一些体检业务,有的开拓一些外科手术,力求扩大病源,不被淘汰。

看后我挺感慨的。

说实话,对于跨专业开展业务我了解得真的不多,我所了解的还局限于“妇科、产科合并”、“内科支援儿科、感染科”、“外科支援急诊”,原来,跨专业开展业务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悄悄抬起了头。

说奇怪也不那么奇怪,对于很多职业,包括医生,不少医院的医生,不少专业的医生,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活下去”。

这些医院的领导能够想方设法改变医院的处境、改变医生的处境,思路和魄力都值得钦佩。

只要不非法执业,结果如何不一定,但任何努力都一定是积极的。

就如“温柔医刀”所言,“妇产科医生跨界做乳腺手术,在生存面前,专业成了笑话”。

然而,换一个角度,要是跨界手术真能让医生更好地生存,笑话就笑话呗,怕只怕,在专业面前,生存才是笑话。

长久以来,儿科、急诊因为患者多、医生少,渐渐演变成很多医院普遍的问题,近年来,产妇少、医生多又变成了很多医院的新问题。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随着医疗内卷的加剧,有些医院、有些专业的形势,新形势,和产妇少一样,变成了病源少。

当然,是总体病源少了,还是病源在各个医院分流不平衡,我没有调查统计,也没有查阅资料,给不出结论。

医生靠绩效过日子,病源少绩效就少,绩效少日子就不好过,如果病源没了,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没办法,内卷就是卷病人。

卷病人就得吸引病源。

吸引病源,医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无疑至关重要,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医生所在的平台要被患者广泛认可。

有一句话叫做“大树之下寸草不生”,用来比喻医疗,同时内卷,在大三甲医院覆盖的区域内,小医院基本难以和大三甲抗衡。

医院如此,专业亦如此。

如果大三甲医院某个专业特别强又特别卷,小医院相应的专业自然困难重重。

小医院的生存,小医院相关专业的生存,靠自己,又不完全靠自己。

所以,我前面说了,有些医院、有些专业“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问题是“活下去”。

至于怎么解决这些为了“活下去”而努力的医院、专业的问题,至于多久才能解决问题,我希望,“未来的这段时间”持续到三明医改到来为止。

0 阅读:565

评论列表

有个朋友

有个朋友

4
2025-02-18 08:53

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卷病人数量是一个大方向,更多的还有就是卷优质病人,何为“优质病人”?,就是病情单一、年轻、有家属陪护、术后恢复良好、买了医保、不啰嗦…等等。刚好,乳腺手术就挺符合这些条件的。DRG下的临床一线治疗,动不动是要赔钱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院看着就诊病人真不算少,可说倒闭也就倒闭了。

全德健见

全德健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