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是皇宫里一个特殊的存在。
受古装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宫女不仅锦衣玉食,还有机会和皇帝近距离接触,从而凭借自身的魅力,飞上枝头变凤凰、完成逆袭。
可实际情况却是,宫女在后宫中是一个相当悲惨的存在。
她们不仅地位低下,常年劳作,而且吃不饱穿不暖,连一言一行都备受约束。
即便有人能得到皇帝的宠幸,跻身后妃行列,可她们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宫女”的低贱出身,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前程,就像康熙的皇八子胤禩及其生母良妃一样。
接下来,我们就以明清为例,还原宫女们的真实生活状况。

明朝的宫女,大多是从全国“采选”而来,当然,这个“采选”是有条件的。
首先,参选的女子必须出身良家,即家里父母从事的职业非医、非巫、非商和非百工。
其次,参选女子的年龄必须在13岁~16岁之间,而且必须相貌周正、口齿伶俐、身体无残疾。
到了清朝,为了突出旗人的优越地位,无论选后妃还是选宫女,皆不从民间选拔,而是从旗人内部选出,每三年选拔一次。
如果是给皇帝选后妃,则从外八旗选,如果是挑选宫女,则从内务府各佐领所属的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包衣家庭中选。
所谓“包衣”,本身就是服务于皇室、王公贵族的奴才,他们的子女入宫侍奉主子,也算是本职工作所在。
此外,还有一些宫女出身较高,她们入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伺候人,而是为了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和后妃的重用,从而为整个家族带来助力。
皇帝对此心知肚明,也乐得成人之美。公元1729年,雍正曾颁发过一条上谕:
“凡挑选使令女子,在皇后、妃、嫔、贵人宫内者,官员世家之女尚可挑入。如遇贵人以下挑选女子,不可挑入官员世家之女。”
也就是说,出身权贵的宫女,只服务于地位较高的嫔妃,只有那些出身包衣的宫女,才去伺候低阶的答应、常在等。

而清朝宫女的选拔标准,与明朝大差不差,都是从相貌、年龄、健康状况、家世背景等方面考量。
只有五官端正、年龄适当、口齿伶俐、头脑机灵的才能留下来,那些过高、过瘦、过胖、身上带味的、反应迟钝的、有口臭的,统统不要。
“镶黄旗常贵佐领下现年应看女子一名,护军校载斌之女大妞,蛇年十三岁,并无疮疤、气味,汉军,并无妃嫔姐妹兄弟之女是实,实无残疾。”——光绪十九年内务府的一次选拔记录
通过严格的选拔之后,宫女们的身份也会按照出身、年龄、外貌、技能等,被分为三六九等。
据慈禧的贴身宫女何荣儿在《宫女谈往录》一书中说:
“能迈进储秀宫门坎里的是上等,能够贴身给老太后敬烟、敬茶,伺候老太后吃点心,这是上上等;能够在上房值夜的,是经过考察,绝对可靠的,是特等;白天能够给老太后更衣,伺候老太后大小便,晚上能给老太后洗洗脚,洗澡、擦身上,夜里能侍寝的,是特特等”。
由此可见,越是能贴身侍奉后妃的宫女,级别越高,反之,那些只负责打扫、洗刷、跑腿的宫女,是皇宫里级别最低的,也是宫里人数最多的。
等一切安顿下来之后,宫女在皇宫里的生活,就算正式开始了。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宫女靠近皇帝,吃的、住的、用的,自然不差,起码要比紫禁城外面的老百姓要好很多。
但实际上呢?
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宫女,过得那叫一个辛酸。
她们平时除了要随时待命、侍候主子外,还要学习、遵守宫中不可胜数的规矩和礼仪,一旦学的慢,或者做错了,那等待她们的,肯定没有好果子。
据何荣儿所说,宫女在宫里有“三大难”。
这第一难,就是睡觉。
她说,宫里的规矩是,“宫女睡觉不许仰面朝天、不许说梦话,必须侧着身子、夹紧双腿,一只手侧放在身上,另一只手平伸着。”
而且这个姿势要保持一整夜!
为什么要保持这么痛苦的睡姿呢?
何荣儿解释说,“宫廷里的人都信神,传说各殿都有殿神,一到夜里全出来到各殿察看,保护着太后、皇上和各主子们。宫女睡觉不能没人样子。大八字一躺,多难看呀!冲撞了殿神,可得罪不小。另外,小姐妹们还有个私人忌讳,睡觉不许托腮,说这是哭相,永远也走不了时运。”
何荣儿刚进宫时,就因为睡着时变了姿势,被掌事姑姑狠狠责罚了几次。
从那之后,何荣儿的睡姿就再也没变过,直到清朝灭亡,何荣儿出了宫,30多年来她还是一直侧身睡。
“都是打出来的!”何荣儿对此深有感慨。

这第二难,是吃饭。
宫女虽然干活不断,但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只能吃半饱,这是为啥呢?
如果宫女们吃得太饱,不小心在皇帝或主子们面前打个嗝、放个屁,势必会惹到主子们不快。
所以,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宫女们都很自觉,“姑姑只需用眼角一瞟,我们马上就得把饭碗放下。轮到夜间上夜,虽然夜里有顿点心,可谁也不敢吃,只能由晚上直饿到天亮。”
何荣儿在宫里六年,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可怜她们都是十三四岁还在长身体的孩子啊!
此外,为了防止产生异味、熏到主子们,宫女们也不能吃鱼虾、韭菜、葱、姜、蒜等带味儿的东西。
“我们都多少年没吃过鱼了,怕身上带腥气味。如果在上头当差,身上突然冒出脏味儿来,那叫‘大不敬’,丢了差事是一定的,可能姑姑和掌事儿的也得受连累。”——《宫女访谈录》

这第三难,是上厕所。
为了避免在当值的时候上厕所,耽误主子们的事情,这些年仅十三四岁的宫女们,会自觉地少吃饭、少喝水,甚至不喝水。
值夜的宫女会额外安排一顿宵夜,可几乎没人去吃,因为大家心里都记着一条铁律:在值夜过程中不允许上厕所。
提起往事,何荣儿不由得掉了眼泪,“那会当值最怕出虚恭,丢了差事,惹了麻烦,在小姐妹群里抬不起头来。回想起来,这是什么滋味!”

除了这三难之外,宫女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日常礼仪上也要非常注意,稍有不慎,板子或藤条随时都会落到身上。
据清宫档案记载,宫女们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开始劳动,任何时候不能偷懒。
何荣儿说:“在所有的活计中,最苦的工作就是擦地,宫女们需要双膝跪在冰冷的地板上不断擦洗,一直到地面一尘不染为止。”

此外,她们还要忍受许多繁复莫名的宫规约束。
比如,走路不能左顾右看;
见到主子要低眉顺眼,不能与主子平视;
不能在宫里嬉笑打闹,笑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和露出牙齿;
说话时不能带“杀”、“死”、“灾”等不吉利的字眼;不能穿戴颜色亮丽的衣服和首饰,不能抢主子的风头等等。
所以,末代皇帝溥仪,对宫女的印象只有一个:“皇宫里的宫女也好,太监也罢,平日里都是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不苟言笑,死气沉沉。”

在如此高压紧张、又缺吃少喝的状态下,宫女们的身体大多吃不消,她们最常得的就是一种叫“血郁”的病,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气虚血亏,月经不调。
更雪上加霜的是,宫女得了病,还不能看医生,只能自生自灭。
清朝有规定:“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以证取药……凡宫人病老或有罪,先发安乐堂,待年久方再发外之浣衣局也。”
如果宫女老了或不幸病死了,只能发配到安乐堂等死。
而她们死后也没有葬身之地,通常都是集中火烧,然后,和众多尸灰一起被填入枯井中。
宫女的地位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宫女的生活如此之惨,那能不能自杀解脱呢?
很抱歉,不能。
因为大清律法有严格的规定:
“凡太监、宫女在宫中用金刃自伤者,斩立决;欲行自缢自尽经人救活者,绞监候;在宫中自缢身亡者,将尸骸抛弃荒野,其亲属要发往伊犁、黑龙江等边远地区,给官兵为奴。”
宫女自杀事小,连累家人亲属,那罪过可就大了。
好在,到了清朝,宫女不再是终身制的,而是有了“任职期限”。

康熙时规定,宫女只要年满30岁就可以出宫,可是古人结婚的年龄都比较早,女孩到了30岁,就是“大龄剩女”了,想要嫁个好人家根本不容易。
所以到了雍正时,他就把出宫的年龄降到了25岁。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些宫女不到25岁也能出宫,可这样的,一般不是什么好事,比如说她们生了重病,或干活不利索、手脚不干净、得罪了主子等,被赶出了宫。
出宫后,等待宫女们的也不是什么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
这一方面是因为宫女常年在宫里劳作,身上都留下了病根,身体不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们即便25岁出宫,年龄也算比较大的了,想嫁个年龄适当、家境不错的人,着实不易。
所以,宫女出宫后的出路,其实很窄。
据学者统计,只有极少数宫女出宫后,能如偿所愿、嫁得良人,大部分宫女都只能沦为妾室、或出家、或沦落青楼为生。
还有一部分宫女,比如何荣儿,只能与太监结为“对食”、相依为命。
何荣儿13岁进宫,在慈禧身边伺候长达8年之久,将要出宫时,慈禧将她赐给了一位专门为后妃梳头的刘姓太监。
太监由于身体缺陷,导致心理上也产生了些问题,据何荣儿说,刘太监对她管的很严,既不准她上街,也不准她跟陌生人说话,尤其不准她与其他男人说话。如果何荣儿没做到,刘太监对她非打即骂!
这样恢复自由的生活,有何幸福可言?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清朝的皇宫里,虽然再也见不到白头的宫女,但她们依旧是紫禁城里最不幸、最悲惨的一个群体。
她们在最好的时光里,被强行幽闭在宫中,几乎不与外界接触,小小的年纪,便承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
即便被恩赐出宫,也会因为自身条件和生活上的窘迫,承受各种各样的苦难和非议。
与古人相比,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过幸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