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贴身侍卫发一毒誓,至今18代后人已执行393年

梅梅评历史 2023-07-14 13:00:02

1630年9月22日,北京菜市口,46岁的兵部尚书袁崇焕,被刽子手活活剐了3543刀。

直到皮肉已尽,袁崇焕仍叫声不绝,半日后,才气绝身亡。

临死前,他望着日益凋敝的大明江山,和激愤怒骂的无知百姓,长叹一声,随即吟道: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一直到死,他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五年平辽大业,可惜,约定的时间未到,他的生命要先结束了。

围观的百姓看到刽子手行刑大声喝彩,刽子手割一块,他们就竞相购买、就着烧酒生吃一块,3天后,行刑结束,袁崇焕身上的血肉也被抢光吃完,只剩头颅还挂在旗杆上,以待明日”传示九边“。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天夜里,袁崇焕的头颅竟不翼而飞!

崇祯皇帝大发雷霆,立即下令彻查,可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个结果。

到底是谁这么大胆,敢跟皇帝过不去?

直到150年后,这桩惊天大案才水落石出,“查出真凶”。

一、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158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他这个人很有意思,明明是个读书人,还考中了进士,却不爱做官,只爱打仗!

明明是个地道的南方人,却对北方的山川地形了如指掌,在北方一战成名!

谁能想到,在被骂作“叛国袁贼”、凌迟处死的2年前,他还是大明朝备受尊崇、救君民于水火的擎天柱石!

自1622年镇守宁远以来,袁崇焕先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以区区1万兵力,打败了努尔哈赤的20万大军,取得了“宁远大捷”、重创了努尔哈赤,而后又击退了后金继任大汗皇太极,取得了“宁锦大捷”。

可以说,袁崇焕以一己之力,扭转了自萨尔浒之战后的整个明金战局!

而崇祯也投桃报李,对袁崇焕信任有加,从 38 岁到 43 岁,短短五年之间,袁崇焕就连升六级,从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一路高升至正二品“蓟辽督师”、从一品兵部尚书,成为明末政坛上迅速崛起的一颗明星。

可随着1629年己巳之变的发生,情势突然急转之下,袁崇焕不仅彻底失去了崇祯帝的信任,还被处以极刑、祸及妻女。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袁崇焕决策失误。

袁崇焕对下属很好,打仗也很厉害,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狂妄自大、不遵号令。

他为此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擅杀平辽总兵官毛文龙。

毛文龙所镇守的皮岛,位于后金的后方,虽然面积不大,却地理位置险要,岛上的2万多兵丁,是牵制后金的一支重要力量。

有他们在,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总要分出一支精兵守在皮岛周围,以防腹背受敌。

可1629年6月,袁崇焕登上皮岛,与毛文龙一番交谈后,做出错误判断:

毛文龙“孤悬海外、不听号令”,势必会扰乱自己的“五年平辽大业”。

只有杀掉毛文龙,才能把皮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他忘了,皮岛上,不止有毛文龙,还有只忠于毛文龙的2万多将士。

毛文龙死了,皮岛上的人心就散了,一支能牵制后金、能让皇太极寝食难安的部队,也跟着消失了。

毛文龙即便罄竹难书,但他罪不至死,起码不该由袁崇焕来杀。

一年后,袁崇焕被逮捕议罪,崇祯责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擅杀毛文龙?”

袁崇焕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擅自更改上级军令。

毛文龙死后三个月,皇太极没了后顾之忧,亲率十万八旗铁骑,绕开山海关,借道蒙古,绕过长城,直奔北京城而来,史称“己巳之变”。

京城顿时危若累卵!

袁崇焕闻讯,立即派山海关守将赵率教,前往遵化,阻截皇太极。

然而,赵率教到达遵化1天后,就全军覆没,袁崇焕只得带着总兵祖大寿、副总兵张弘谟等人,前去增援京城。

就在这时,袁崇焕的老上司孙承宗,给他下了一道军令:着袁崇焕率部,布防于蓟州、顺义、三河一线,阻击皇太极。

然而,袁崇焕并没有执行孙承宗的军令,而是紧紧跟在皇太极的后面,眼睁睁看着八旗铁骑沿途烧杀抢掠,而不发一兵一卒。

他这么做,是为了把皇太极赶到皇城根下,好发挥明军“凭坚城,用大炮“的作战优势,因为八旗兵擅于野战,明军想要获胜,只能避其兵锋,打城池攻坚战。

可袁崇焕忘了,这里是北京,不是他理想中的战场。

虽然后来他孤立无援、浴血奋战,一次次打退了皇太极的进攻,先后取得了广渠门大捷和左安门大捷,但前方等待他的,不是封赏,而是一封又一封的弹劾奏折。

自古,边防部队未经皇上允许,不得入京,否则视同谋反。

孙承宗一早为他指好了明路,可袁崇焕为了打胜仗,竟把这个大忌讳给忘到脑后了。

原因二、崇祯生性多疑。

史书评价崇祯“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他在位17年,杀了7个总督,11个巡抚,其他被杀的低阶官员更是不计其数,他一方面依赖大臣,一方面又极不信任他们。

己巳之变后,皇太极意识到大明只要有袁崇焕在,后金就没有取胜的可能,于是,他利用崇祯的多疑,使了一招“反间计”。

皇太极故意让人透风给崇祯,说“袁巡抚与后金曾有密约,八旗兵是袁崇焕故意放进京城的”,崇祯听到这个消息,果然勃然大怒,当下便命锦衣卫抓捕了袁崇焕。

就在袁崇焕的“通敌”罪名还没查明时,礼部的两位官员为了进入内阁,又泼了袁崇焕一身脏水,他们诬陷袁崇焕与内阁次辅钱龙锡勾结,欲行不轨之事。

袁崇焕身为大明守将,手握重兵,钱龙锡身为朝廷重臣,执掌机要,这二人一旦成功联手,想谋权篡位,那还不是易如反掌吗?

想到这,崇祯不寒而栗,袁崇焕留不得了!

不久,崇祯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便草率下旨:

“崇焕擅杀逞私,谋款致敌,欺藐君父,失误封疆……依律磔之!”

磔(zhé),即为凌迟,《大明律》规定:“ 谋反及大逆,凌迟处死。”

就这样,让后金最为忌惮的一个大将,轻而易举被自己忠心侍奉的君主杀掉了,而且以一种无比惨烈的方式。

二、袁崇焕的身后事

袁崇焕死后,他的妻子黄氏愤然投江而死,兄弟和一个妾室及两个年幼的女儿,一并被流放二千里,寥寥无几的家产,也被官府没收。

“据册内,妾一口,阮氏,亲女二口,俱无名,一口六岁,一口三岁,应遵明旨,俱流二千里安置云南。”——《度支奏议》

由于袁崇焕无子,在他含冤而死的那个夜晚,袁崇焕帐下的一名侍卫佘义士,含悲衔愤,冒着灭门之祸,偷偷取回悬于旗杆上的袁崇焕人头,将其埋在自家后院内。

为了掩人耳目,同为广东人的佘义士,专门将此地辟为广东“义园”,只要是在京去世而又回不去家乡的广东人,都可以埋葬于此。

就这样,佘义士瞒过了官府,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辞了官,专门留在家里为袁崇焕守墓。

临终前,佘义士给子孙后代留下遗训: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二不许做官,三要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

从此,佘家后人就开始了对袁崇焕墓的秘密守护。

直到1784年,清乾隆帝为袁崇焕平冤昭雪,四处寻访袁崇焕后裔,这才知道佘家人一直世代为袁崇焕守墓。

乾隆感念佘家满门忠义,特命广东巡抚重修了佘氏在老家的祖坟,还盛邀佘家后人出来做官,可他们为了遵守祖训,拒绝了乾隆的好意。

到了民国时期,在康有为的带头下,各界著名人士纷纷捐款,为袁崇焕和佘义士立碑,并在袁崇焕的墓前修建了袁祠。

新中国成立后,佘家人为继续守护袁崇焕的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长达393年的坚守

第一个挑战:城市规划。

1952年,北京市规划局为了城市改造,要迁移城内所有墓地,其中就包括袁崇焕墓。

得到消息后,佘家人心急如焚,开始为保留袁墓,四处奔走求助。

后来,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等一众社会名流,为佘家人的大义所感动,遂联名上书主席,请求保护袁墓。

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主席很快批复了处理意见:“明末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先生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

不仅如此,北京市政府还出资对袁崇焕的墓地,进行了全面修葺。

第二个挑战:守墓人不堪重负。

按照佘家祖训,守墓的重任一般要交给“长门长子”,可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为袁崇焕守墓的却是佘义士的第17代孙女佘幼芝。

佘幼芝的大伯有2个儿子,本来该是她的大堂哥担起守墓的重任,可上世纪60年代的那场浩劫,让佘幼芝的堂哥深受其害,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只得带一家老小离开袁墓。

临走前,堂哥含泪劝佘幼芝随他们一起走,免得再因守墓受到牵连。

可佘幼芝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她斩钉截铁地说:“生,随墓地生,死,随墓地死。”

从此,佘幼芝就在堂哥之后,成了佘家第17代守墓人,也是300多年来第一个女守墓人。

第三个挑战:丈夫的不理解。

1964年,在工厂当工人的佘幼芝与在小学工作的焦立江,相识并结为夫妻。

之后,俩人的女儿焦颖和儿子焦平相继降生,为了守墓,佘幼芝一家四口人一直挤在用羊圈改造成的 20 平米房子里,屋子夏天热冬天冷,一到下雨,雨水就往屋里灌。

就在这时,焦立江的单位分了一套房子,于是,他就向妻子提出,要一家人搬到新房子去住。

谁知,佘幼芝竟以离婚相要挟,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袁墓:

“我家无男丁,作为袁墓的第17代守墓人,我得遵守祖训,寸步不离佘家馆。你要走,咱俩就离婚,你一个人走好了。”

焦立江从没见妻子发那么大的火,但在了解完妻子的祖辈们,为守护袁墓付出多大的心血后,焦立江对妻子的行为慢慢由反对,转为支持,他也再没提过搬家之事。

每天工作之余,焦立江还会带着一双儿女,和妻子一起清理打扫墓地,还会给他们讲袁崇焕的忠烈故事。

第四个挑战:袁崇焕墓地被破坏。

上世纪60年代,有人听说,袁崇焕墓地里埋的是一个“金头”,不明真相的群众,立即涌入佘家馆,砸了袁崇焕的墓碑,将墓穴掘地三尺,可挖开一看,哪有半点金头的影子?

失望的群众扬长而去,留下了面目全非的袁墓,佘幼芝看到眼前的情景,顿时痛不欲生:这可是佘家人战战兢兢守了300多年的袁大将军英灵啊!

在丈夫的安慰下,佘幼芝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她跪在袁墓前,暗暗发誓:

若一天未修复袁墓,就一天不剪头发!

自此之后,佘幼芝就开始为修复袁墓四处奔走,市政府、市政协、市文化局、区政府等部门,经常能看到佘幼芝拿着厚厚的申请书,来递交材料的影子。

当时,大家都不理解佘幼芝的举动,便私下给她取了个外号——佘疯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佘幼芝和佘家祖辈为袁崇焕守墓的事迹广为报道后,海内外各界人士踊跃捐款,都想为修复袁墓出一份力。

佘幼芝非常感动,她为此特意买了一个记账本,详细记录每一笔捐款的来源和支出,虽然佘幼芝家里的经济很拮据,但这笔钱,没有一笔是花在她个人身上,都是用于袁墓的维修和祭祀上的。

1984年,袁崇焕的祠、墓、庙被评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袁崇焕的墓焕然一新,墓碑又重新立了起来。

墓地修好的那天,佘幼芝跪地大哭,终于剪掉了留了十余年的发辫,在场的人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动容。

第五个挑战:白发人送黑发人。

2003年,袁崇焕的家乡广东东莞要在当地建一座袁崇焕纪念馆,当地政府盛情邀请佘家人为袁崇焕守衣冠冢。

佘幼芝28岁的儿子焦平主动请缨,并为此改名为“佘焦平”,谁知,焦平在南下的途中,不幸遇遇车祸离世。

65岁的佘幼芝夫妇老年丧子,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

但他们时刻没有忘记守墓大业,为了成全儿子的心愿和完成祖辈的嘱托,佘幼芝夫妇决定将儿子的骨灰,安葬在广东袁崇焕的衣冠冢旁。

佘家夫妇的义举,一如300多年前的先祖佘义士,佘义士死后,也被安葬在袁崇焕的墓旁边,只不过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但他们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永远守护着袁大将军。

儿子死后,佘幼芝因袁墓需要修整的原因,也被迫搬出了佘家馆,但她仍坚持每隔两天,在老伴的陪伴下,坐40分钟的公交车,到袁墓里洒扫一番才安心。

后来,袁墓管理方聘请佘幼芝为顾问,并特意为她准备了一间办公室,佘幼芝闻讯后欣喜地说:“别说办公室,只要能为袁将军守墓,让我住防空洞都可以!”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佘幼芝老人都没有忘记过为袁将军守墓的祖训,她常说:

“先辈连满门抄斩都不怕,我要是连这些小小的困难都顶不住的话,那不是太对不起自己的祖先了吗?”

然而,2020年8月12日,佘家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还是带着满满的不舍,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将守护袁崇焕墓地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女儿焦颖。

至此,佘家18代后人已为袁崇焕守墓393年……

总结:

有人曾问佘幼芝:“袁崇焕虽是一代英杰,但与你家非亲非故,你们这样为他守墓,值得吗?”

佘幼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袁崇焕是忠,我们佘家是义。我们守墓不光是延续家族的信义,也是为了把民族精神和忠义精神传给后人。”

393年经历了多少人世沧桑、世事更迭,可佘家人为袁崇焕守墓的义举,从未间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一诺千金”,什么叫“忠孝信义”!

如今,佘家人传承近四百年的守墓行为已和袁崇焕的墓、祠、庙一样,成为了我们民族可贵的文化遗产!

134 阅读:46173

评论列表

韩19940622

韩19940622

38
2023-07-15 23:13

袁崇焕可能没有不忠,但是袁崇焕死的绝对不怨,擅杀毛文龙导致其部队投降清军,清军入关的领军将领很多都是毛文龙的手下,在清军断粮危机时通过蒙古给其补充大量的粮草,崇祯皇帝不是昏君,其次京城的百姓也没有那么愚昧,崇祯用凌迟杀他,百姓争相分食可见其在当时天怒人怨。至于清朝给他平反就是为了诋毁明朝罢了,和秦朝被汉朝诋毁,隋朝被唐朝诋毁一样,半真半假,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

在2012来临之前消失在风中 回复 07-16 10:42
又一个吹毛文龙的,充其量就是一个左右逢源的山大王。就崇祯那听风就是雨的德行,杀谁都不奇怪

韩19940622 回复 07-16 10:03
忠心不代表死的就冤,马谡也很忠心,还不是被斩了

用户16xxx88

用户16xxx88

30
2023-07-15 20:39

袁恃才傲物,独断专行,不遵朝令。他虽有功,但交恶朝臣。故,除非取明庭而代之,否则处死成必然。他的死,对很多为官者有警醒作用。为官者,人人想上位,人人想擅权,官场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一部分得势,必有一部分人失势,并不会因国亡在即就停止。

用户13xxx54 回复 07-16 08:25
崇祯傻了一点,叫一个秦桧或者秦猫秦狗的出来做这件事,自己就不会背负骂名了。历朝历代将军们都没好下场,因为兵权

谁知道 回复 08-03 22:12
等你死后有肯定没这名声。没有资格评价

凯莎的男人

凯莎的男人

16
2023-07-15 18:49

志大才疏的老袁,死的很惨但是不冤

文哥仔

文哥仔

16
2023-07-15 19:40

毛文龙该不该杀不好说,历史真相往往被掩盖了。袁崇焕手持尚方宝剑,本来就有权处决毛文龙!但是有一点,杀了毛文龙后让清兵打到北京城了,任何皇帝都接受不了啊。清兵当时还是游牧民族,明朝火炮已经相当成熟,正面战场应该是明军占优才对的!结果虽然救援解了北京之围,却并没有对清兵造成毁灭性打击,属于典型的指挥双重重大失误!按逻辑推理,袁崇焕应该是没有叛君之心,却或多或少存在骄横跋扈,借着外敌入侵进而巩固自己军中地位的嫌疑!清军从辽东一路打到北京城,游牧军队后援补给不利,沿途必定会烧杀抢掠,破坏性极大,这个锅袁崇焕不背谁来背?没有这么深仇大恨,老百姓也不会争相买肉吃!

昨夜星辰昨夜风 回复 08-05 01:10
唉,袁崇焕死的冤不冤,暂且不说。客观来说――崇祯不是个昏君,也曾想励精图治;只是明朝到他手里的时候已经是风雨飘摇,也没法去责怪他。而且即便是到了最后,他的选择也对得起帝王的身份~

Mephisto Feiler 回复 昨夜星辰昨夜风 08-05 22:15
所以说死于菜啊 没人说崇祯是昏君 他不是昏庸他就是单纯的能力差 是非常差那种 他是那种少有的非常认真努力的做事结果却一事无成还不如不做的皇帝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

14
2023-07-15 11:13

老袁不死大明不灭

修身养性 回复 07-27 09:41
病来如山倒。定远的败退,君臣的失信,老猿的处死都是明朝病情逐步加重的表现。后期的明朝神医难治,除非大清这颗毒瘤自行消退[呲牙笑]

文迪 回复 08-03 15:45
传庭死,明朝亡

长空无云

长空无云

13
2023-07-16 10:51

满清捧袁意在贬斥明朝!

迈克

迈克

12
2023-07-15 04:05

谁听说过一个号称文明古国有这样非人类的刑法?

America first beauty 回复 08-03 14:23
你这人学知识学杂了,按照西哲的理论来说,文明古国和非人类刑法不存在矛盾内容,按照东方哲学来说,适用于这种刑罚的人一般都是危害特别大的人物,杀头都是对你的恩赐,你做出的错误已经远远超出死刑的惩处力量了,量刑非常合理

用户10xxx72 回复 07-21 05:55
提升文化自信从梁启超而闻名

法海

法海

12
2023-07-15 13:47

浪费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本栋梁歪了

本栋梁歪了

11
2023-07-16 13:55

养虎为患,给满清送粮送武器,没见这么蠢的

温柔点 回复 07-17 20:38
辽东军事集团也是这货整的,他没上任前辽东还非常散乱,他上任后把异己排出去后才造就了祖大寿一家子军阀

心湖

心湖

11
2023-07-16 14:56

五年平辽本来就是他吹的牛皮。到了那种程度,谁都知道五年平辽是不可能的。

凡语

凡语

11
2023-07-16 13:24

袁该杀。为一己之功。负了天下人。

用户12xxx55

用户12xxx55

10
2023-07-15 16:10

袁就是个笑话!

随风

随风

9
2023-07-15 10:53

被老百姓心甘情愿花大钱来买块肉吃的也就刘瑾和袁崇焕了。

太空用户

太空用户

9
2023-07-15 13:47

信义

神经蛙

神经蛙

9
2023-07-15 20:36

放屁,都成那样啦,还有心情吟诗

Kael

Kael

8
2023-07-15 19:26

不杀毛文龙,就不是一个结局了

韩19940622 回复 07-15 23:19
清军一路从蒙古入境烧杀抢掠到北京城下,他就率军旁边看着,我承认有北京城墙做倚仗比野战优势大,但是那么多百姓的命不是命吗,你拿皇帝的家当战壕,打输了皇帝跑都跑不了,况且虽然在北京城靠火炮打退了清军,但是清军并没有损失太多兵马,这样的胜利相比于这么大的国民损失不够看的

老李她哥

老李她哥

8
2023-07-16 13:37

杀毛文龙算是把辽东给断送了

yejerz

yejerz

7
2023-07-15 15:44

民族脊梁[点赞][点赞][点赞]

︶ㄣ尘世浮华°゛ 回复 07-26 22:20
是的五年平辽的牛皮话都能说出来,是真的头铁。志大才疏而已,明末不缺人才。多去了解一下孙承宗,你就会发现。会做事的人从来不喜欢吹牛

燃烧星风

燃烧星风

7
2023-07-16 21:02

给满清送粮送武器的袁督督,连满清都喜欢之,居然还有人吹,真是历史被胜利者书写!

一赢一

一赢一

7
2023-07-17 16:16

袁作死啊 弄的老百姓吃自己肉 弄的同僚们一个个参他一本 不听指挥 竟然跟着敌人后面任凭敌方屠城而不战 傲娇 专横 最后的下场也就不奇怪了 活该

易水寒

易水寒

6
2023-07-16 10:17

一群没经历过历史的人,在这里点评历史,真纳闷

用户18xxx44

用户18xxx44

6
2023-07-16 09:41

可能那个年代的将军没有参谋,人非圣贤,能打仗不一定懂政治,人情世故!小编:非亲非故?怎么说话的;她的祖先:是下属,是兄弟,是世交,是大义之士;祖训规定不得有违。

用户10xxx40

用户10xxx40

6
2023-07-18 17:12

袁崇焕祖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天平乡白马村人。传明朝皇帝逃亡时沿浔江而上,坐船途经白马村时,面向白马村三叩首,泪称误杀袁崇焕。

神神神

神神神

6
2023-07-19 23:13

死不足惜[横脸笑]山西八大皇商就是他在背后支持的,不让小辫子们早就饿死完了

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

5
2023-07-15 16:24

真英雄!但没找对主!敬佩!

戈壁王叔菽

戈壁王叔菽

5
2023-07-15 16:19

有这精力照顾袁督师的家人不好吗?

随风 回复 07-16 17:46
《清史稿》列传(二百零四)记载:“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崇焕冤孙。崇焕裔死,家流寓汝宁,有子文弼,从军有功,编入宁古塔汉军。五传至富明阿,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授骁骑校,洊升参领

戈壁王叔菽 回复 07-15 17:27
阿弥陀佛。

时光不凡XX

时光不凡XX

5
2023-07-15 17:57

功过皆有,死的不算冤,但是死的却是明朝百姓的遗憾。国破

晴空万里

晴空万里

5
2023-07-16 08:45

明末皇帝疑心太重了,没有主见,很多名将就是被这样害死的

zjhzchq

zjhzchq

5
2023-07-16 17:44

跟岳飞一样,会打仗但不会做官

Clearlove7

Clearlove7

5
2023-07-18 18:27

袁崇焕的儿子不是叫袁承志吗

夏日冰啤

夏日冰啤

5
2023-07-27 10:56

洗袁崇焕没有意思,唯一可以洗的就是他死的太惨。袁崇焕死的一点都不冤枉,养寇自重,崇祯朝的钱粮全给辽东了。什么战绩都没有打出来宁远大捷,宁锦大捷,那就是笑话。毛文龙要是不死,崇祯还好过一点。崇祯杀毛文龙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利,袁崇焕认为毛文龙死了,崇祯就只能指望自己。但是他不知道崇祯多疑。可以说杀他也就杀了

蓝爸爸

蓝爸爸

5
2023-07-27 13:18

其实就是功高盖主,皇帝一看,他不出手清兵就灭城了,他一出手清兵就滚蛋了,当然怕他胜过清兵。

八零大叔

八零大叔

4
2023-07-15 19:06

李自成打到北京城,如果袁崇焕不死,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去救崇祯,可惜当时守山海关的是吴三桂。可惜啊!

□初心〆

□初心〆

4
2023-07-16 10:18

袁崇焕手下大将祖大寿的后人路过,我们这一只人口极少

随遇而安。 回复 07-29 10:50
大哥,你最后投降金兵了呀

迅雷终结者

迅雷终结者

4
2023-07-27 15:07

封建思想,忠君爱国

人生如处荆棘

人生如处荆棘

4
2023-07-26 21:22

然后明朝完了[笑着哭]

有女巫在宝宝说不出话

有女巫在宝宝说不出话

3
2023-07-15 21:03

明朝汉人怎是身强力壮的蒙古游牧民族的对手。

温柔点 回复 07-17 20:40
明朝开国三代皇帝把蒙古犁的都快能重庄稼了

青青子衿

青青子衿

3
2023-07-16 09:37

满天下为利为己,各式各样的利益集团,即便今天不也是一样么!

承隆成翔

承隆成翔

3
2023-07-17 14:47

袁承志,快去给你爹守墓啊!东莞仔,我认识你。

欢乐马

欢乐马

3
2023-07-21 09:59

崇祯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昏君,但是他怕担责任。北京城破就自杀,要是去南京重整班底,满清未必能坐江山。

用户94xxx19

用户94xxx19

3
2023-07-26 08:37

袁崇焕祖籍广东。他是广西藤县(梧州)人。广西人容易被凌迟处死,后有石达开被凌迟处死

福胖胖

福胖胖

3
2023-07-27 14:50

袁崇焕和年羹尧一样,后期太特么狂了,先斩后奏,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AA东张希望AA

AA东张希望AA

2
2023-07-16 08:35

活该,

momo

momo

2
2023-07-16 10:20

九难呢?

妖精

妖精

2
2023-07-16 09:35

很多呢 都是以讹传讹 [汗]打了多少胜仗多厉害之类 实际 呵呵[汗][汗][汗]

李子

李子

2
2023-07-17 23:34

曾看过一野史说,只要有袁崇焕清兵攻不进来,皇太极急的抓心挠肝,一谋士献了一计,买通了崇祯帝的心腹,说袁投降了皇太极要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大明,明帝听信后下令处死了袁,不久清灭明。

用户15xxx92

用户15xxx92

2
2023-07-18 14:10

佘家大义

用户14xxx84

用户14xxx84

2
2023-07-17 17:05

你踢没踢假球,都对得起你这个结果[得瑟]

瑞哥儿

瑞哥儿

2
2023-07-20 22:07

难道他不死明朝就不会亡了?

珍惜拥有

珍惜拥有

2
2023-07-23 11:46

如果说的是真的,那么袁崇焕死的是罪有应得

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

2
2023-07-27 20:36

大明朝看来是自己把自己玩死了的!

流水

流水

2
2023-07-31 04:21

杀掉好 跟吴三桂一样的汉奸

用户13xxx16 回复 07-31 17:06
一直以为他冤,历史书上好像他都是正面人物吧[呲牙笑]

捞世界

捞世界

1
2023-07-15 19:36

袁崇焕在广东人心中是英雄

书生考状元

书生考状元

1
2023-07-16 06:55

死的不冤,不杀于文龙,明朝也不会灭亡

哦特么

哦特么

1
2023-07-16 13:40

在战争中斩太早了也斩太多能打仗的败得更快,本来都没什么有能力的守将,等清兵打败到不足为患才斩才有用

抢劫 买口罩

抢劫 买口罩

1
2023-07-16 21:10

没法评论,老袁始终是忠于大明

用户16xxx64

用户16xxx64

1
2023-07-17 18:46

袁崇焕只是中等水平,实际水平没有吹的那么厉害,但是他的忠君爱国的态度是没得说的。能世世代代给袁崇焕守墓,这正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气节。这个要点赞[点赞]如今这种忠义之举不多了[点赞][点赞]

answer

answer

1
2023-07-24 16:56

袁忠艰现在仍然难辨,当时的历史他的很多做法都存疑,不止擅杀毛帅、跟八旗入关等事

老子

老子

1
2023-07-25 18:56

先祖训守千秋,余家义举世代传!

风语者

风语者

1
2023-07-27 08:54

明和苏共灭亡不是没有道理的[呲牙笑]

买豆付

买豆付

1
2023-08-01 01:30

中国太多无知者,傻人多

癸水玉缘

癸水玉缘

1
2023-08-05 09:32

独臂神尼呢

传说

传说

2023-07-16 00:19

别人死都是前奏,最主要的是姓朱的必须死![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年轻人不讲武德

年轻人不讲武德

2023-07-28 20:53

袁崇焕死有余辜

狂奔

狂奔

2023-08-06 12:24

让满清直推,这袁承焕罪大恶极

梅梅评历史

梅梅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