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以北,东临长株潭城市群,西接常德汉寿县。资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资阳交通便捷,区位优越。资阳生态优美,物产丰饶。背倚洞庭,怀揽资江,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境内淡水湖泊、生态湿地面积达20万亩,千亩以上湖泊有10个,其中作为湖南十大淡水湖之一的黄家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盛产水稻、蔬菜、生猪、茶叶、水产品等,有“鱼米之乡”“花卉苗木之乡”之美称,人称“水绿鱼虾肥,土沃稻麻丰”,是“中国鲫鱼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国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全国蔬菜区域基地县区”“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历史沿革
资阳区系益阳县析置,它的前身是益阳县城关区。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益阳县起,至1950年3月,皆为益阳县县治,辖属亦随益阳县更替。
益阳城垣,有史可查者,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时孙权与刘备争荆州,派鲁肃率兵拒关羽于益阳。肃筑土城屯兵。
明洪武初(约1368~1378)指挥胡海洋据守益阳,筑土为城,挖深壕堑,修立战楼。后年久失修,城池倒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典吏赵安曾予加修。至弘治年间(1488~1505),知县赵时中、刘志道复行修筑。
明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刘激拓建益阳城,东北仍旧,西延至贺家桥,南临江岸。城墙内土外砖,基宽6.6米,顶宽3.3米,高4米。建四门:东称银城,西为金城,南名迎恩,北号拱极。
明万历五年(1577),知县郑思孟加修城垣。三十六年(1608)为洪水浸溃,知县黄献宏在旧址上稍加修葺,后又倾溃。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县江闿,筑断垣,设启闭,东门改称永安,西门改称常泰,南、北门仍旧。门各有楼,东叫酹湖,西名倚江,南为见岳,北称汉寿。
清乾隆三十年(1765),陈圣修请帑重修县城,于旧址上新筑城池,城基垫上石块,城垣全由砖块砌成,墙高6米,基宽4米,顶宽3米,全长2397米;堵塞小南门,其余四门仍旧;南门改称资江,西门改称兴贤,东门仍叫银城,北门仍称拱极,四门均筑楼橹。城外西门至南门临资水一面,复经曾应封修砌石岸440米,并建码头一座。清嘉庆五年(1800),县丞胡铃联络绅民,又于石岸上捐修石栏,以护行人。
清咸丰五年(1855),知县林廷式奉命修聋城池。七年(1857),知县陶绍甏修整四门。九年(1859)东门火焚,知县郑本玉同千总袁兆林重加修葺。
清光绪二年(1876),知县吴兆熊禀准每石粮抽钱一串,加修县城,其砖上载有“光绪二年吴兆熊”字样。
民国年间,城墙陆续为当局拆除,城垣所剩无几。1955年后,因修整河北大堤,曾将南面旧城颓垣埋压200余米。现仅存城内东门口居民委员会境内约50米残垣。
清宣统元年(1909),益阳县分23厢里,县城为“在城里”。民国元年(1912),益阳县分七城镇,以县治为城,群众习惯称城堡镇。民国22年(1933),益阳分为七区,县城为第一区,下设两镇:青龙洲至临兴馆为龙兴镇,临兴馆至麒麟甲为麟兴镇。民国31年(1942),龙兴、麟兴两镇合并为龙麟镇。自1940年4月至1949年7月,为湖南省政府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
1949年8月3日,益阳和平解放,龙麟镇改称益阳县城关区。1950年3月,城关区升为县级,改名“益阳城关区”,直属益阳专署领导。同年9月23日,城关区升格为益阳市。仍属益阳专署领导。1952年11月,益阳专署撤销,益阳市划属常德专署领导。1953年4月,益阳市升为省直辖市,由省政府授权常德专署领导。1958年7月,益阳市改属益阳县领导(行政级别不变).1961年7月,复属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益阳专署恢复,益阳市又归益阳专署领导。
1994年,撤销县级益阳市,成立资阳区。行政区划以资江为界,将原益阳县民主垸的4个乡、镇(场)划归资阳区管辖,纳入资阳区行政区域。新成立的资阳区,由益阳市桥北城区、长春垸、民主垸、新桥河上垸组成。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资阳区属之。

行政区划
1950年建市后,市郊有白马山、桃花仑2乡。
1951年城区资水北岸设置第一、二、三办事处。
1952年第三办事处分出贺家桥至东门外地域,设置第四办事处;南岸设置郊区人民政府,1952年更名河南街道办事处。市郊有白马山、金花湖、大海塘、桃花仑4乡。
1953年改河南街道办事处为龙洲镇和龙山镇,郊区只剩三重塘乡。

1956年统一以地名命名街道办事处,城区资水北岸第一、二、三、四办事处,分别更名为大水坪、大码头、汽车路、城内4个街道办事处;南岸将两镇合并,更名为河南街道办事处;郊区有桃花仑、三重塘、大海塘3乡,6月合并为桃花仑乡。
1958年,街道办事处和郊区乡均改人民公社:大码头街道办事处并到大水坪街道办事处,成立上游人民公社;汽车路街道办事处并到城内街道办事处,成立前进人民公社;河南街道办事处与桃花仑乡合并,成立桃花仑人民公社。郊区的乡合并成为先锋人民公社。
1965年,城区撤销人民公社称号,恢复大水坪、大码头、汽车路、城内、桃花仑5个街道办事处。

1967年又分别改称上游、东方红、红卫兵、东风、卫东人民公社,郊区先锋人民公社改称郊区人民公社。
1970年,城区仍恢复大水坪、大码头、汽车路、城内、桃花仑街道办事处。
1977年,由桃花仑街道办事处分出汽车南站、秀峰路以西地段,建立会龙山街道办事处。
1980年,郊区人民公社分为黄泥湖、金花湖两公社。
1984年两公社改称为乡,新增长春、过鹿坪、香铺仑、迎丰、李昌港、新桥河、杨林动7个乡和新桥河镇;同年12月,迎丰乡改为迎风桥镇。
1986年,新桥河乡并入新桥河镇。自此,益阳市城区有6个街道办事处,郊区为2镇、7乡。

199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重点工业开发区——益阳市长春工业园。原长春镇管辖的马良、白马山、五里堆、接城提、杨树、龙塘6个村划归长春工业园管辖。
2005年12月,资阳区由原来的11个乡、镇、场合并为6个乡镇,杨林坳乡、新桥河镇、李昌港乡合并为新桥河镇,长春镇、过鹿坪镇、香铺仑乡合并为长春镇,茈湖口镇、刘家湖农场合并为茈湖口镇,沙头镇、迎风桥镇、张家塞乡保持不变。由原来的4个街道,合并为2个街道,大水坪街道、大码头街道合并为大码头街道,城内街道、汽车路街道合并为汽车路街道。
2011年底,长春工业园更名为益阳长春经济开发区。

2020年5月政府官网显示,资阳区下辖2个街道、5个镇和1个乡,另设有1个省级工业园区,区人民政府驻地为大码头街道五一西路498号。

目前全区总面积736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35.6万,辖5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工业园(长春经济开发区)。大码头街道、汽车路街道、迎风桥镇、沙头镇、茈湖囗镇、长春镇、新桥河镇、张家寨乡。
大美湖南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