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区位于岳阳市西北部,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其北面为云溪区;西部临洞庭湖,与君山区隔水相望;西北隔长江与湖北省监利县相望;东面与岳阳县接壤。岳阳楼区因千古名楼岳阳楼而得名,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岳阳市原南区和郊区合并而成。这是一方产业兴旺、商贸繁荣之地、城乡秀美、绿色生态之区、座民生幸福、平安和谐之城。岳阳楼区风景名胜众多如洞庭湖国际观鸟节、瞻岳门、巴陵胜状、岳阳楼、麻布山省级森林公园、点将台、岳阳楼-巴陵广场、小乔墓、汴河街、仿古城墙等等。

历史沿革
经文物普查:距今20万年前,原始人类就在境内这块土地上生活,并在邻洞庭湖区发现新石器遗址130余处,其中马龙尾遗址距今7300多年。
夏、商时,境内属荆州之域,为三苗之地,古越族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城陵矶筑“大彭城”。
春秋属楚。楚灭汉水流域麋子国后,即公元前505年,楚昭王谴王孙由于在梅子市(今梅溪乡梅子市村)筑东麋城,迁遗民于此。后在岳阳楼一带筑城,驻军监视,称西麋城,是为境内建城之始。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孙权派鲁肃镇守巴丘邸阁,筑巴丘城。西晋太康元年(280)建巴陵县,属巴陵郡管辖,境内城区始称巴陵城。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巴陵郡改为巴州。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巴州为岳州,仍设巴陵县,巴陵城改称岳州城。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吴王朱元璋攻占岳州,定为岳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岳州路为岳州府。
民国2年(1913)9月,民国政府废府存县,巴陵县改称岳阳县,辖东南西北中5区,县城设城厢镇。民国11年(1922)4月,县政府以镇的区域过大,将其他镇撤销,仅保留城厢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岳阳县建置,城厢镇改称城厢区。1953年10月,城厢区改称城厢镇。
1958年10月,城厢镇与城陵矶镇合并成立岳州人民公社。

1960年1月2日,成立岳阳市,属县辖市,行政区域仍为原城厢镇、岳州公社地域。4月29日,岳阳市城市人民公社成立,岳阳市、岳阳市人民公社二套机构,一套人员。
1961年10月30日,省委决定,岳阳市直属湘潭地委领导,为密切城乡关系,有些工作委托岳阳县委代管。
1962年10月20日,撤销岳阳市,恢复岳阳县城关镇。
1963年4月5日,南区人委改为城南街道办事处,北区人委改为城北街道办事处。
1975年12月29日,城关镇升格恢复为岳阳市,属地辖市。
1981年10月12日,撤销岳阳县,其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岳阳市。

1982年1月,岳阳市设立城郊区。
1984年4月,以原岳阳市南区、北区、东区、城陵矶区、冷水铺区组成新的岳阳市南区。以原城郊区的五里、北港、洞庭及原岳阳县的郭镇、梅溪2乡和北港园艺场、大湾芦苇场、蔬菜研究所组成岳阳市郊区。
1996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南区、郊区合并,成立岳阳楼区,属岳阳市。

行政区划
民国2年(1913)9月,民国政府废府存县,巴陵县改称岳阳县,辖东南西北中五区。基层设团,每团设团董。团下设街,设街长管理街巷。
民国19年(1930)4月,全县划为9个自治区,区下辖团、街,城厢镇属一区管辖。
民国21年(1932)4月,县政府以镇的区域过大,将其他镇撤销,仅保留城厢镇。
民国22年(1933)2月,将全县108团改为84个乡镇,城厢镇仍属一区管辖,同时取消团、街,编组闾、邻,作为地方自治的基层组织。3-5户为一邻,5邻为一闾,特殊情况则以7邻为一闾,形成区、镇(乡)、闾、邻四级自治组织。
民国24年(1935)3月,实行保甲制,“以原有的四闾编为一保,二邻编为一甲”。
民国34年(1945),城厢镇设10保、121甲。

民国35年后,第四保、第五保合并改为第四保,第六保、第七保合并改为第五保,第八保、第九保、第十保分别改为第六保、第七保、第八保。不久,南津港一带划为第九保,因该地居民多系渔民、船民、流动性大,故又称临时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岳阳县建置。县政府将全县调整为5区16乡,城厢镇更名为城厢区。全区共分8个保:一保南津港到先锋路,二保乾明寺,三保天岳山,四保金家岭,五保观音阁,六保岳阳楼,七保得胜门,八保五里牌。全区人口2.4万多人,面积2.2平方公里。
1950年6月7日,设立城厢区城市工作委员会后,取消保甲制度,设立居委会,除得胜门、五里牌外,城区6个保依次改为6个居委会(用数字称谓)。
1951年,将铁路边、南津港、娘娘庙等地设为第七居委会。
1953年4月,附城乡的金鸡、望城、九华、马壕、南井,望城乡的菜园头、白水村等地设为第八居委会,又叫城郊居委会。5月,又将南津港至北门渡口一带渔民与船民组建水上居委会,称第九居委会。
1955年9月,城厢镇将城区7个居委会划小,按街道划为25个街道居委会;城郊居委会则划分成白水、菜园头、得胜门、马壕、九华山等5个城郊居委会;二一一工厂家属区成立剪刀池居委会,共计31个居委会。

1955年下半年,城郊5个居委会改为5个初级农业合作社,仍属城厢镇管辖。
1956年6月,城厢镇将25个街道居委会合并成7个,加上剪刀池居委会,为8个居委会。水上居委会改为水上乡,脱离城厢镇。
1957年年底,城厢镇下辖望城、金鸡、五里、得胜、南井、汴河、岳城7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复将水上乡划归城厢镇管辖,下辖湘湖、君山、城陵矶、月山、壕沟、西湖6个高级渔业社。城区仍为8个居委会。
1958年10月,城厢镇与城陵矶镇合并成立岳州人民公社。岳州人民公社按行业系统又分为郊区(农业)、工业、居民、财贸、城陵矾、文卫6个分社。郊区分社以原7个高级社划为7个生产大队;居民分社下设城南、城北2个管理区,下设8个生产队。

1959年,郊区分社又划分为联滨、五里2个分社。1960年,居民分社的8个生产队仍改为居委会。
1960年1月2日,成立岳阳市,属县辖市,行政区域仍为原城厢镇、岳州公社地域。全市划分为3区3社即南区、北区、城陵矶区,郊区分社、梅溪分社、洞庭分社。全市共有28个管理区,8个居委会,201个生产队,1个直属场。联滨分社与五里分社合并成立郊区分社(含康王、马鞍2个大队),洞庭分社含运输分社。全市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113643人。
1961年10月30日,省委决定,岳阳市直属湘潭地委领导,为密切城乡关系,有些工作委托岳阳县委代管。城市公社下设南区、北区、城陵矶、洞庭等4个城市分社,郊区、梅溪2个农村分社;4个城市公社下设14个管理区。其中,洞庭分社辖东风湖、钩业、风网、君山4个管理区,南区分社辖梅溪桥、先锋路、吕仙亭、天岳山4个管理区,北区分社辖岳阳楼、观音阁、洞庭路、吊桥4个管理区,城陵矶分社辖工矿、城陵矶2个管理区。
1962年10月20日,撤销岳阳市,恢复岳阳县城关镇。岳阳市城市人民公社更名为城关镇人民公社,不久公社称谓取消。南区、北区、城陵矶分社分别更名为南区、北区、城陵矾区人委,属农业、渔业性质的郊区、洞庭分社仍保持公社称谓。全镇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62532人。

1963年4月5日,南区人委更名为城南街道办事处,北区人委改为城北街道办事处,2个办事处辖25个居委会;郊区分社更名为郊区公社,辖得胜、汴河、南井3个蔬菜大队,其他大队均划归岳阳县;洞庭分社更名为洞庭公社,辖9个渔业大队、4个直属畜牧水产场。
1969年2月,岳阳县五里公社划归城关镇,辖望城、望岳、光辉、前进4个农业生产大队。
1975年10月30日,岳阳县梅溪公社共同、研石、梅溪、建设、黄金等5个大队划归五里公社管辖。是年,城关镇升格恢复为岳阳市,属地辖市。所辖行政区域除原城关镇地域外,岳阳县五七渔场、湖滨园艺场、君山茶场、君山芦苇场、郭镇公社蔡家大队、康王公社奇家大队,也划归岳阳市管辖。同时,将梅溪公社红光、东风、白石、五里、光明及蔡家、奇家等7个大队划归岳阳市五里公社。岳阳县梅溪区冷水铺,系工交企业区域,干部、职工、家属甚多,原无行政管理机构。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新设冷水铺区,下设5个居委会。全市总面积135.7平方公里,总人口167654人。设南区、北区、东区(新增设)、城陵矶区、冷水铺区5个区,辖38个居委会;设五里、城郊、洞庭3个公社,辖29个生产大队;直属有湖滨园艺场、五七渔场、君山茶场、君山芦苇场。
1978年2月13日,五里公社蔡家、奇家、光明、五里、茶山、望城、望岳7个大队组成北港公社。
1981年11月10日,撤销岳阳县,其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岳阳市。辖17个区,其中5个城市区、12个农村区、3个镇、51个公社,下辖44个居委会、731个生产大队。总面积3656平方公里,总人口967843人。

1982年1月,岳阳市设立城郊区,辖五里、北港、洞庭、城郊4个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称谓,4个公社改为4个乡。
1983年7月13日,恢复岳阳县,将原岳阳县的12个农村区、3个镇、47个乡划归岳阳县。岳阳市辖5个城市区、46个居委会、10个乡、185个生产大队。总面积88.3平方公里,总人口385529人。
1984年4月,以原岳阳市南区、北区、东区、城陵矶区、冷水铺区组成新的岳阳市南区。辖吕仙亭、解放路、洞庭路、东茅岭、金鹗山、五里牌、城陵矶、冷水铺8个街道办事处,下辖57个居委会,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160571人。以城郊区五里、北港、洞庭,及原岳阳县郭镇、梅溪2个乡和北港园艺场、大湾芦苇场、蔬菜研究所组成岳阳市郊区。
1985年7月,君山芦苇渔业综合场由岳阳市君山管理处划归郊区管辖。
1986年7月,蔬菜研究所划归市蔬菜办公室管辖。
1995年8月,君山芦苇渔业综合场划归市建委管辖。
1996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南区郊区合并,成立岳阳楼区,大湾芦苇场划归君山区管辖,知青场的大桥村、洛王养殖场、茶场,北港乡北港村、八字门村,梅溪乡白石岭村的白石组划归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楼区共辖6个乡场、8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75平方公里。6个乡场为:郭镇、梅溪、五里、北港、洞庭乡和知青场;8个街道办事处为:吕仙亭、解放路、洞庭路、东茅岭、金鹗山、五里牌、城陵矶、冷水铺街道办事处。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机关驻巴陵路与建湘路交叉的西南角。
1997年8月,东茅岭街道办事处得胜、站前2个居委会划归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8年1月,郭镇乡郭镇村的曾家、中桥、果园组划入南湖旅游度假区。是年12月,五里乡铁炉村的王家组和金鹗村划人南湖旅游度假区。
2001年5月18日,冷水铺街道办事处11个社区居委会调整为鹰山、望岳、洞纺、冷水铺、机务段、芭蕉湖、七里山7个社区居委会。7月18日,五里牌街道办事处成立岳磁社区居委会,岳阳楼街道办事处成立枫桥湖社区居委会。9月13日进行全区性社区调整,撤销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其辖区并入吕仙亭街道办事处;新设三眼桥街道办事处,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将原8个街道办事处的75个社区居委会合并为54个。
2002年7月18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撤销五里、北港、洞庭3个乡和知青场,设立新路口、北港、洛王、洞庭4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设5个、6个、4个、3个居委会。
2004年9月,吕仙亭街道办事处增设龟山社区居委会。
2005年7月,金鹗山街道办事处增设新桥巷社区居委会。12月,吕仙亭街道办事处增设岳港社区居委会。

2006年3月,将梅溪乡齐石、分水垅、白石岭、金凤桥、监申桥、梅子市等6个行政村划归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将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站前路街道办事处整体划入岳阳楼区,设德胜、铁路、西瓜山、望城岭、新站5个社区居委会。另增设5个社区居委会,岳阳楼街道办事处增设北门居委会,三眼桥街道办事处增设尚书山居委会,洛王街道办事处增设雷锋山居委会,冷水铺街道办事处增设长动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增至87个,行政村减至15个。
2007年7月,区划调整15个乡、街道办事处,更名3个街道办事处,新成立1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城陵矶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1个行政村;梅溪乡辖5个行政村、4个社区;冷水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望岳路街道办事处,辖5个社区;洞庭街道办事处辖5个社区;岳阳楼街道办事处辖7个社区;吕仙亭街道办事处辖8个社区;东茅岭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金鹗山街道办事处辖10个社区;新路口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枫桥湖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站前路街道办事处辖5个社区;五里牌街道办事处辖7个社区;三眼桥街道办事处辖7个社区;洛王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北港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奇家岭街道办事处,辖5个社区、1个行政村;郭镇乡辖8个行政村;新成立王家河街道办事处,辖5个社区。全区共有14个街道办事处、2个行政乡,93个社区居委会、15个行政村。
2008年,岳阳楼区共有行政乡2个、街道办事处14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93个。
2009年,新成立吕仙亭街道办事处三角线社区,社区居委会增加到94个。
2010年5月和8月,先后成立金鹗山街道办事处重湖社区、五里牌街道办事处运通街社区。至年底,岳阳楼区社区居委会由原来的94个增加到96个,行政乡、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数量未变。
2015年,梅溪乡和洛王街道合并为洛王街道,岳阳楼区辖1个乡(郭镇)、14个街道办事处(岳阳楼、三眼桥、吕仙亭、金鹗山、五里牌、望岳路、枫桥湖、城陵矶、洛王、东茅岭、洞庭、奇家岭、站前路、王家河)。
2016年,冷水铺村成建制并入冷水铺社区,名称仍使用冷水铺社区;滨湖村成建制并入小湖湾社区,名称仍使用小湖湾社区;花果畈村成建制并入春华社区,名称仍使用春华社区;胥家桥村成建制并入芭蕉湖社区,名称仍使用芭蕉湖社区。
2017年,春华社区析置为春华社区和花果畈社区;冷水铺社区析置为冷水铺社区和北站社区;小湖湾社区析置为小湖湾社区和滨湖社区;芭蕉湖社区析置为芭蕉湖社区和胥家桥社区。
2021年,成立长鑫社区,社区居委会增加到100个。
2022年,洞庭街道与岳阳楼街道合并为岳阳楼街道,从洛王街道析出10个社区和1个建制村成立梅溪街道。
2022年,岳阳楼区辖1个乡(郭镇)、14个街道办事处(岳阳楼、三眼桥、吕仙亭、金鹗山、五里牌、望岳路、枫桥湖、城陵矶、洛王、东茅岭、梅溪、奇家岭、站前路、王家河),8个村、100个社区。
现辖14个街道、1个乡、108个社区(村),面积103.7平方公里,实有管理服务人口85万,城镇化率达95.5%。
大美湖南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