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小阳春来了!但房价却不会涨了,接下来抓紧卖房

锦河眼 2025-03-12 13:34:52

大部分人不明白,现在这个时候是千载难逢卖房的好时机。为什么?

先看看一线城市的楼市情况。和去年不一样,消失了快两年的的小阳春,今年久违地来了,不管是成交量还是价格方面,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这点从近期的楼市成交数据就可以看出:

2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的数量达到了1.2万套,同比增长了87.6%;上海成交二手住宅近1.5万套,同比上涨约127%;深圳签约4858套,同比增长102.5%;广州二手房成交6278套,同比增长近30%。杭州二手房成交5977套,同比上涨135%;成都二手房成交1.75万套,同比增长88%。

价格方面,据统计局的数据,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已经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环比上涨了4个月。

但小阳春的热度有多热,能持续多久,是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问题。

与过去4年对比,今年的“小阳春”仅比去年好,和2022年热度差不多,低于2021年和2023年的水平。

以北京为例,2021~2024年3月份,二手房成交套数分别为2.2万套、2.2万套、1.57万套、1.43万套。截至今年3月10日,北京二手房成交套为4843套,工作日日均成交在600~700多套的区间,按照这个速度,3月份总成交在1.5~1.6万套之间,和2022年差不多。

最近1周,北上广深杭的成交量已经开始有下滑,不再上升,北上广的环比下滑幅度均达到近30%。此外,北京二手房的挂牌量也开始出现大幅大涨,目前已经突破13.3万套,比2月份增加了近8000套。

3月,全国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达72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66%。其中,一线城市推盘量环比上涨222%,北京单月供应达73万平方米,同比逆势转正;杭州、成都等二线城市也迎来集中推盘潮。 这都会对后续的楼市形成库存压力。

因此,现在这个节点是卖房的绝佳机会,市场有热度,价格合适还能很快成交,想赶紧卖房的业主可要抓紧了。

很多人可能还想着房价大涨,原因是最近的两会报告里首次写入了稳住楼市,还有央行说将要择机降准降息。但住建部最近的发声,又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住建部部长倪虹在3月9日人大记者会上说了4点:

1、继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大“白名单”贷款投放力度,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充分保障项目建设交付。

2、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将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稳妥推进货币化安置,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存量的商品房。

3、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安排4.4万亿元,其中一个使用方向,就是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我们将支持地方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使自主权。收购的商品房,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职工宿舍等。

4、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近期我们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有一项,就是把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将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着力解决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推动全屋智能。

住建部提的这几点对楼市和房企是有帮助的,都是有利于去化新房的措施,但对持有二手房想出手的业主可不是好事。聪明人都知道,错过这波由政策托举起来的小阳春,等着存量商品房收储完成,后续大批入市,楼市的供应量将继续飙升,等到那个时候,那些老破小等老旧二手房就要砸在手里了。

我们来看第一点,保交楼,加大白名单贷款力度,这是意在支持优质房企,在当下的行情,很多房企有流动性问题,项目施工不畅,如果有资金支持,项目的建设进度将加速。这个措施无疑会加快新房供应,不利于卖方。

第二点扩大城中村和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也是去买新房而非二手房,你要知道上面要救的一定是新房,因为新房才能促进GDP,促进投资和卖地,将地产盘活。

第三点收储商品房加速,这个措施一是救房企,给一些房企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住得起的保障房,这些价格低的保障房如果后续入市,不仅会消化很大一部分的买方需求,还会对楼市形成价格冲击。

第四点就更是加快淘汰老旧二手房了,现在房子的层高很多都是2.7/2.6米,在3米层高的产品面前毫无竞争力,更不要说未来的新房还有得房率100%,零公摊、干挂石材等加成。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这波是在救二手房,从来都是救新房,如果依然有傲娇心态,还等着涨价,结果很可能是事与愿违,最后房子总价跌得比贷款还低,那个时候哭都来不及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近3年多,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至少已经跌了3成了,很多地方的房价是断崖式下跌,尤其是环一二线城市的区域,比如北京的燕郊,成都的视高都是重灾区。跌了3成多是去泡沫的过程,而不是跌到低点了要回升。

从宏观层面看,产业结构正面临深刻调整,房地产一哥的位置早已不在,现在是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芯片等高科技行业的时代,地产已经回不到黄金年代了,房价自然也涨不回去了。

这波小阳春可能是最后的逃生机会,若还抱有幻想,房地产税的铁锤砸下,届时持有二手房的业主将迎来一波痛击,资产价格必将黯然向下。

0 阅读:3
锦河眼

锦河眼

关注最新时事,讲财经故事,看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