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一个标题——真正的高人解读《道德经》。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终于碰到高人了,我这样的小人物就没有必要在头条气喘吁吁地“笔耕”了,更没有必要为老子的“安保”问题担心了。
高兴之余又担心上当受骗,动了几下手指,银屏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宏大的场面,主讲者正牌大学货真价实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可以说个个器宇轩昂。他们现身智慧的舞台,上千听众群情激奋,似乎看得见的春雷正滚滚而来,知识的阳光雨露将要慷慨洒向渴求的芸芸众生。
有的是“证道大师”,据他们说比只会纸上谈兵的教授更厉害,只要妙语出口,《道德经》的真谛就会展现在听众的面前,就如同拇指和食指之间夹着的钥匙,只要轻轻扭动,芝麻就开门了。
虽然小有争议,略有争锋,但是,基本上还是“一团和气”,看不到“唇枪舌剑”的对垒。不同的山头,唱着相同的山歌,大家都走调,大哥不说二哥。你说美丽,我说漂亮;你用非常,我用很。旁征博引、各行其“道”;仙女散花,不知所踪。于是出现了“千人千面”的美妙景致。
耐着性子,“专心致志”,送走一个个“大师”。不开口,道貌岸然;一开口,大跌眼镜,废话、空话连篇。除了在其他书本上搬来的“面子话”,实在是不知所云。
既然是谈论《道德经》,道、德二字是绕不开的。
这里,我们还是先谈论”德“。
在谈到“德”,有的“高人”喜欢把经典里的德字数个遍,听说有几十个,大约是想表现一百以内的数还是数得清楚的。
一个“德”字,掰开揉碎再组装,从祖宗十八代查起,什么甲骨文、金文、词典、字典、“度娘”翻个遍,最后都归于得,“德”者“得”也。“得”什么呢?任谁都没有搞清楚,都在那里云山雾罩的唾沫四溅。
数得清楚、查得透彻,居然没有把一个“德”字搞明白,应该是对不起众多头衔,更辜负了初高中的语文老师。
德配天下、德服天下、厚德载物······从这些名言不难看出,“德”无论在我国古代或者现代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既然是谈论“德”,那么,什么是德?德的本质是什么?德的使命是什么?德的作用又是什么?这些是无法避开,也不应该避开的话题。非常遗憾的是,自始至终这类话题竟然谁都没有碰一下。我们只能深信不疑,这些“大师”们对德的认识是相当肤浅的。
顺便提醒一下,仁、善、勇敢、慷慨、无私等等都不等于成德,积善也不一定成德。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第七十一章)把圣者老子的教导置若罔闻。
实际上,关于道德的这些问题,作者在《道德经》里就有论述,可能是不想让人们“不劳而获”,就是吃面条还须自己拌匀。要吃鱼,就自己挽起裤脚下河去捞;要获得这些知识,就到经典里去自己总结。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一、德的产生。“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在(语言行为)细微处最能体现德的本质,德的本质是由“道”的运动决定的。
二、德的本质。“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通俗点讲,精就是做事认真负责;真就是不弄虚作假;信就是诚实守信。这些都是道德的本质。
三、德的使命。“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现在到远古都如此,德不改初衷始终如一,目的是抚育众生。
小议: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通过这篇文章,抽象地告诉我们道是德的故土,道——自然界的运动规律,TA是物质和生命的源头,生命出现之后,特别是人类社会出现之后,才有了德的用武之地。精、真、信是德的本质,是用来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大家都愉愉快快地生活,“以阅众甫”是德的使命。
四、德——方式方法。《道德经》六十三章和七十九章,里边都有一句话:”抱怨以德“。老子尊尊告诫人们,哪怕面对满是怨恨的矛盾,也要注意你的方式方法。”德“就是方式方法,别无可能。
五、德的作用——把损失降到最低,实现共赢。
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确要花点心思。
(七十九章)智者这篇短短五十来字的文章,可以说是从古到今解决矛盾的“金典”,心痛的是,被粗心的解读者“淹没”了千年,几近消失。
文章开篇第一句提出问题,“和大怨,必有余怨”:解决大的矛盾,必定会有残留。
怎么办呢?紧接着就告诉大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哪怕是处理满是怨恨的矛盾,也要充分体现自己的方式方法,这就是对”德“的唯一诠释,也是解决矛盾的最好途径。
具体该怎么办呢?“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因此,有品德有能力的人,就是满身道理也不会一味指责TA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的人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无德的人以自我为中心。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在道理的面前没有亲疏厚薄,只站在对的一边,对事不对人。
小议:
一、老子的这篇文章,读懂应该不难。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规范我们的言行,人生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千年之前的老子,对怎样处理矛盾就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在令人折服。这样跨越古今的金玉良言,自从孔子的”以直抱怨“出现之后,就差点被淹没,几近消失。
二、天道:老百姓就是天道,讲道理就是天道。
下面我们就再来说“道”了。
提到“道”,第一章无论如何是磨不开的,特别是其中的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从经典问世到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对这句话的解释莫衷一是各执一端,谁也说服不了谁。明眼人一看,最大的分歧是“道”是可以说清楚,还是说不清楚,而且认为说不清楚的占多数。下面我们就请出一些解读:
“道”如果能够说得出的,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道,为万物发展的根本,可以谈论的事物,不是恒常的大道”。“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
这类人主张,道是不能言说的,认为“可以语言交流的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另一类人说,道是可以说清楚的。但是,他们眼中的道,超越了所有人的认知,现代科学永远不可能望其项背。是黑洞、是时间空间的尽头,是多维空间、是整个宇宙······
通过以上叙述,不难看出,人们对智者的“道”是多么的热爱,并且竭尽所能地“推崇”。如此铺天盖地的崇拜,把一部植根于生活的经典“捧”成了天书。
慨议:
《道德经》里的“道”就是一个字,或者说就是一个词,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的工具之一,如果真要说TA有什么“神秘”之处,也就是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是不一样的,也不过就是一个多义词,同其他的字词别无二致嘛。但是,这个“道”字一从“高人”的嘴里经过,那就如同粘了仙气,浑身云雾缭绕。一提到“道”,就是“论道”,就是大道、常道、永恒的道;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而且还不能言说,说出来就不是”道“了。似乎伸出脚杆会跑,长了翅膀会飞,不小心,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解析:
《道德经》的“乱象”,从第一章的第一句的第一个”道“字就开始了。
(第五十三章)智者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有这么些人,放着平坦的大路不走,就喜欢崎岖的小道。殿堂上的这些“高人”不仅偏爱崎岖的小路,而且还事先心知肚明,晓得这“小道”只通往虚无缥缈的地方。
如果孤立地解读第一句,的确可以理解为假设句:如果道是可以说清楚的,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再把它同第二句“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联系起来,意思就应该很清晰了,而且截然不同:“道”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词,是可以表述清楚的,而且还不是一成不变的。
为什么这样解读呢?我们以理服人。
这篇文章如果我们给它冠之以标题,不外乎就是一个字——《名》。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两句肯定有内在联系,而且就在于一个“名”字。这样一来,第一个“道”它就是名词,第二个”道“就是动词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就顺理成章,意思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文:“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是对前两句的呼应。
这篇文章,智者只是用简单的思维朴素地告诉人们,万物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后来有了名字,是人类像母亲一样给取的,“道”就是其中的一个名字,而且还是一个多义词,不少东西都可以称为“道”。名字的有无并不影响它们的存在发展,只不过方便人们辨识罢了。虽然很抽象——”玄之又玄“,但是,还是有路可寻——“众眇之门”。
“道”,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多义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是不一样的。不可思议的是,争论了千年之久,如今还在喋喋不休。
如果上面的解读还不能消除笼罩在”道“字身上的美妙的迷雾,下面我们再请出著作中的几个“道”字加以证明。
道:气体。“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第四章)
道:道路。“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应该引申为:大庭广众之下。(第二十四章)
道:社会规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第三十章)
道:自然规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道:美言、美行,良好的语言行为。“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
天之道:生命的真谛。(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当榜样尽可能地教化民众。(八十一章)
以上从经典里引出的“道”字,应该说解读都是很清楚的,其中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宇宙、黑洞之类的影子。
如果道、德二字都没整明白,你怎么能够怡然自得地去解读《道德经》呢?实在不好理喻。
前面是“高人”们解读《道德经》的时候,在谈论“道”和“德”方面闹出的笑话,也可以说是令人心酸的责备。
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可以说是明星璀璨,三国两晋南北朝也是人才辈出,唐宋八大家令人心潮澎湃,唐诗宋词更是脍炙人口······
时至今日,一部满载我们民族智慧的《道德经》,被各种各样的解读搞得乌烟瘴气,能紧扣原文的解读寥寥无几。例如,我们熟悉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其雄,守其雌”、“大道废,有仁义”等等。头上《道德经》金光闪闪,满嘴自说自话不知所云。下面,我们以出版的六十二章为例,身临其境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我们先来看看,下边的解读竟然能成书卖钱。
“道”是天下万物的庇护所,它既是善人的法宝,也是不善的人所企图保佑的。嘉美的言词可以换取他人的尊敬;良好的行为可以使自己受人推崇。即使是那些不善的人,也有什么理由抛弃“道”呢?所以,拥立天子,设置三公大臣,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随后的隆重礼仪,也还不如简化礼仪,而将“道”作为献礼。从古以来这样重视“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岂不是说,依靠“道”,有求的就得到,有罪的就可以免除。所以“道”永远为天下人所珍贵。
上面的译文可以说是一派胡言。要读懂这篇文章应该不是很难,简单点说,只要弄懂以下两点就可以了:
一、”道者“:“美言、美行”。
二、“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天子——身份高贵。三公——地位显赫。拱璧以先驷马——财富从多。不如坐进此道——不如美言、美行。
内容简述:——良好的语言行为应该被广泛推崇,许多时候比身份地位财富更为重要。智者的这篇文章,是要告诉人们,良好的语言行为是社会交往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为了听老子的话:“善言,无瑕谪”,我们分句解读:
一、“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语言行为是所有生命中最为神秘的东西,它是善良之人的生存法宝,而品行不端的人却把它们“搁置一旁”,根本不晓得它们的价值。
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二、“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美好的语言可以赢得交流者的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为做人加分。
良好语言行为的作用。
三、“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你连美好的语言行为都没有,有什么可丢弃的呢?
品行不端的人本身就缺乏这些品质。
四、“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因此,那些所谓的天之骄子,整天炫耀出身高贵、地位显赫、财富众多,还不如拥有美好的语言行为。
炫耀身份地位财富,还不如拥有美好的言行。
五、“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古人为什么这么看重良好的语言行为?不用说,是为了有所收获,即便是有错误(有美好的语言行为)也能减轻责任,所以被大众推崇。
良好的语言行为,为什么会被广为推崇?
这个世界,我们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谁会指责谁,就是受到无端指责,也是别人的浅薄。如果不懂装懂,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兜售“半成品”,而且还打着“金字招牌”表现得信心满满,这样的语言行为就有待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