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熟悉历史的,一说起两宋时期,自然就会想到和两宋并存的几个朝代,比如辽国、金国等等。对于大辽国,都知道是契丹人建立起来的,位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强大帝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国被金国所灭。
作为辽国的主体民族契丹,也因此而湮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不仅被人们所遗忘,甚至在史书当中,也很少有人去提及。那时候的契丹,经过千百年的时间以后,究竟是现代那部分人,一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疑问。
赵匡胤在公元960年建立了大宋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经过常年的征战,终于将长江以南各个部落征服,统一到了宋朝的版图中,然后向北征战,夺回了幽云十六州,历经三代皇帝,与北方部落的战争才基本结束。
不过好景不长,位于北方的辽国,始终把持着重要的交通要道,成为北宋北部边境的不安定因素。辽国能够成长为与北宋相抗衡的帝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契丹族在今内蒙古赤峰境内的西拉木伦河一带开始有所记载,据称,这是古代匈奴或者是鲜卑的后代,无论哪一个分支,都突出了契丹族独特的民族特征。
不过,身处北方其他民族的压力之下,契丹族一直没有起色,一直到唐朝强大,契丹才开始有了转机。李世民为了稳定北方边境,多次出兵北方,对骚扰唐朝边境的突厥和高句丽实施了精准打击,使得契丹发展的外部压力陡减,逐渐兴盛起来。
当年的契丹部落,断然没有向中原王朝发起挑战的能力,于是归顺,接受唐朝的册封,并且还被唐朝皇帝赐姓“李”。契丹因此开始摆脱了其他外族的压迫,在唐朝的庇护之下,逐渐强盛起来。
虽然还受到其他大国的欺凌,但是外部环境已经非常宽松,很快,契丹便开始展露自己的野心,首先在北方,向东北方向进发,将室韦、奚等部落征服,其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等到唐朝末年,唐朝实力衰落,契丹趁机开始骚扰唐朝边境,连续进攻幽州、蓟州等地,曾经的小弟已经摆脱了对于大哥的敬畏之心,开始挑战权威。
在公元906年的时候,契丹的耶律家族终于掌控了整个契丹部落的统治权,耶律阿保机自称可汗,成为契丹的“皇帝”,不过这个皇帝的名号还没有坐实,因为家族内外还有一些反对势力,耶律阿保机经过多年争斗,终于完成了契丹族的统一。
随后,耶律阿保机建立大契丹国,终于成为了真正的皇帝,大契丹国也在90年以后,正式定下国号为“辽”。在五代十国时期,频频进犯中原,后来利用中原动荡,一度甚至占领河南开封地区,差一点成为第一个统治中原大业的北方少数民族。
不过,随着宋朝的实力衰落,大辽国开始内部腐化安逸,失去了斗志的大辽国,虽然还能与宋朝对抗,但是对于后来迅速崛起的女真民族,却束手无策,只有短短十年的时间,就被女真民族灭国,取而代之的,是金国。
随着辽国的灭亡,曾经不可一世的契丹族,也不得不开始收敛自己,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只能隐世埋名。当辽国灭亡时,皇族耶律大石还在中亚作战,随即重建辽国,称为西辽,不过后来被蒙古国所灭。
在后来蒙古灭金国的时候,很多契丹人已经臣服于蒙古国,随着蒙古军队四处征战,因为本民族的辉煌不再,因此也不再单独使用契丹的名号,只能混迹在蒙古国的其他黎民百姓之中。
除了与其他民族通融之外,现代DNA技术通过对古代契丹人的比对,终于发现,目前居住在东北的达斡尔族,和契丹人的DNA有着更加密切的关联,因此断定,达斡尔族就是契丹人的后裔。
后来通过民族文化的比对,更是坚定了这种推断,目前,除了在东北地区有达斡尔族以外,在俄罗斯境内,也有一部分达斡尔人。
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名称,契丹只能存在于历史的记载中,但是契丹人的血脉,却在漫长的历史中,依然得以延续下来,其中一部分,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还有一部分,依然倔强地保持着契丹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