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少将,晚年却企图叛乱被取消军衔军籍,究竟发生了什么?

开卷于甲子 2024-10-16 21:27:39

前言

“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开国少将,居然做出叛乱这种事情来,真是丢死人了,对得起人民和国家吗!”

开国少将为国贡献自己的一生,结果人到晚年却企图带兵谋反,背叛革命信仰,这人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叛乱后的结局又如何呢?

一、最初的革命战士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张宜爱,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了解十年浩劫那段惨痛历史的人应该多少有过了解,他是反革命集团分子的帮凶,但最终也承受了属于他自己的代价。

他出生于1913年,是个地道的安徽六安人,他的童年故事和很多参加革命的同志们没什么两样,在经过那些黑暗之后,工农红军的出现就像是一束救赎的光,十八岁那一年他正式加入到中国工农红军,由于他十分进步,参加红军没多久,就多了一层共青团员的身份,第二年就被组织发展为了党员。

张宜爱的入党历程可以说是十分的顺利,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当初的他一心向党。土地革命期间,由于小时候受过地主的迫害,他积极的参与其中,打倒土豪将土地还给了人民,他表现十分优异,还被组织上任命为红军第四方面军特务第四大队分队长。

1932年,我军的主力部队遭到了国民党的又一次冲击,第四次“反围剿”一触即发,只不过这一次我们失败了,军队里也有很多人因为这场失败,产生了退缩的心思甚至脱离了组织,不愿意再“受苦”军队中最忌讳的就是人心涣散,张宜爱作为一个入伍时间尚浅的士兵,非但没有退缩,反而选择和革命队伍共进退。

他的这种态度自然是受到了上级的认可,组织上对这个不太爱说话的高个子越来越看重,从1932年到1935年,三年多的游击作战生活,非但没有磨灭张宜爱当初的斗志,反倒让他坚定了跟随党的决心。

二、为革命奉献一切

1935冬季的一天,红军还在艰苦卓绝的战斗着,此时的张宜爱已经是手枪团的指导员,他在和敌人的战斗中,不幸被子弹射中,敌人的刺刀又猛烈的刺向他的腹部,好在旁边的战士紧急关头救下了他,但他的腹部还是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将他背下战场又火速送往医院,当时的他已经奄奄一息,医生都说他可能挺不过这一关了,结果在他强大意志力的加持下,他非但没死,经过抢救后还从鬼门关回来了,并且术后只用了二十天,就重返战场。

可能是吃童年时吃过太多的苦,跟随红军的日子里,张宜爱只看到了红军是真的为百姓做事,如今的困境也只是形势所逼,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挺过来的,所以即使让他付出生命,他也觉得是值得的!

国民党的危险还没完全解除,可恶的日本鬼子气势汹汹的入侵了我们的家园,为了赶走侵略者,国共两党从原来的“仇人”变成了合作关系,部队也进行了新的改编,张被组织任命为新四军七团三营的政治委员。

1938年八月,他奉命带着三营的士兵们在桐城公路附近接连袭击了日军好几次,并配合正面战场,将原本打算往西方进攻的日本鬼子给牢牢地控制住,三营看似只是个后方“捣乱”的,但实际上他们的这一举动,实在是“一举两得”既抑制住了日军的侵略,又帮正面战场上的同志们消灭了部分敌人。

1939年六月,张宜爱奉命到江浦一带展开敌后游击战争,因为有过“反围剿”时参加游击的经验,他带领着部队做的很是到位,不仅打击了敌人,还扩大了战线,号召了更多的青年革命同志加入游击队伍中来,组建了农村游击队,对打击敌人这方面增添了更多的力量。

抗日战争期间,他所在的第四支队再次被改编为新四军2师第四旅第十一团,新四军在抗日的队伍中可是出了名的存在,张被任命为第十一团第一营的营长,并随队继续为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一次“反扫荡”行动中,他曾经带领着手下的士兵和敌人展开了一场七天七夜的战争,最终胜利结束,击退了敌人七千多人。

之后的每一次“反扫荡”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靠着勇猛的作战风格多次击退敌人,组织上看中他身上那股子闯劲,任命他为津浦铁路的便衣大队队长,张宜爱接到命令后,火速投身到工作中去,带着手下多次捣毁了敌人的铁路运输线,缴获食物武器无数,同时还削弱了敌人的力量。

解放战争时的他同样骁勇,凭借着之前抗日战争的经验,这一次他不再是普通部队中的指挥员,而是野战军中的参谋长,参加了多次战争,包括解放济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表彰那些在革命历程中做过贡献的战士们,我国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张宜爱也参与其中,被授予大校军衔,并任上海警备区参谋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

三、背叛革命

和革命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如今终于苦尽甘来,张宜爱作为党最忠诚的追随者,本该继续为了革命和新中国奋斗的,结果他却一步踏错,和那些反革命集团分子搞在了一起。

那是新中国刚解放的时候,张被分配到上海担任工作,也就是这一年,他和那些反革命集团的危险分子接触到了一起,他的思想也逐渐向着左倾路线靠近,利用职权,多次帮助反革命集团分子,工作中的许多行为和言论都变得十分激进。

1967年,王洪文在上海发动了革命叛乱,史称“一月革命风暴,张宜爱也加入其中,并且十分支持,还被提名为上海革委会常委,此时的他满眼都是”革命“浑然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只一心跟随反革命分子,和党组织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他以为自己跟随的是革命,实际上却是这场政治风暴中被人利用的一颗棋子。

1971年,张宜爱被推举为上海市常委,而这背后自然也少不了反革命集团的“暗箱操作”他被那些人画的“大饼”给迷惑了双眼,迷失了自己革命前进的方向,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他一直都在和那群人狼狈为奸,他不再是一个革命同志,而是成为了那群人的“走狗”。

“四人帮”做下了无数的恶行,毛主席逝世后,他们更像是丢掉了枷锁一样,加快了夺取政权的脚步,好在华国锋主席和叶剑英将军及时出手,代表中央政治局揭发了他们的罪行,并将这帮坏人彻底粉碎!

“四人帮”是粉碎了,可他们的余孽还存在,妄想着给他们的“主子”报仇,他们居然再次发动阴谋暴乱,张宜爱自然也参与其中,好在中央工作组及时察觉到了他们的动作,立刻前往上海制止了他们的行为。

事后,张宜爱被隔离审查,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判决,张宜爱被判处反革命罪,剥夺了他的军衔,党籍也被开除了。

1981年,张宜爱因病保释出狱,并回到上海开始了新的生活。经历了这么多以后,他的心态和以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而是老老实实的做了一个退休工人。

党组织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不会慢待任何一个好人。张宜爱的改错态度十分良好,组织在后来也慢慢的提升了他的生活待遇,不仅给他配置了保姆和秘书,考虑到他在上海花销大,还提高了他的退休金额度,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张宜爱也明白,自己作为一个曾经参加革命暴动的人,老了还能有这样的待遇,已经是组织上对自己法外开恩了。晚年的他经常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一定要时刻跟随党,走正确的道路,任何时刻都不能产生背叛党的心思。

2002年,张宜爱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九岁,临终之前,他还不忘嘱咐家里人,他是个罪人葬礼一定不要过于隆重,从简即可。家人遵照他的遗愿,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带着他的骨灰回到了安徽老家,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总结

张宜爱的一生是动荡的,也是错误的,他原本是一个坚定的革命同志,却因为那一瞬间的歪念,葬送了自己原本安稳的一生,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可能是他激进的革命态度,又或者是他被一时的利益迷惑了双眼,好在党没有放弃他,虽然有所惩罚但依旧记得他对国家做出的贡献。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党是宽容的也是不容侵犯的,而每一个革命同志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错误思想给带偏,最终走向不归路!

0 阅读:54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