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到的关于包产到户和大集体最奇葩的言论!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4-11-01 09:54:35

这是我看到最奇葩的一句话,但也代表了一些反对包产到户的人的思维!

这位网友说:

“集体化效率低不存在!

粮食增产,它跟什么模式没关系,它是种子、化肥决定的,你把这个种子种到地里去,它就长了,你天天跪在地里磕头,它也不可能长的快,它也不可能长的多,那不就是这么点事吗?”

听这话,说的很决然,很果断,但有点自视过高了。

虽然,农业集体化效率低,对真正的农民来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包产到户后,据一些怀念大集体人说,原来生产队里机械都拆了卖废铁了,农民又回到了刀耕火种的时代,但农民种同样的地花的时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农民可以腾出不少时间来搞养殖、做生意等,你说这不能证明包产到户比大集体效率高?

不过,咱还是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大集体效率低:

首先要明确一点,农户不是工厂流水线作业,需要不同工种的配合才能完成。

农活锄地,一个人一个锄头,一个人和一百个人,或是一万个人,都是自己干自己的。

一个人或者是一家人干活,干活受外界影响较小,包产到户后干活都是和自己的利益挂钩的,一般都会尽心尽力,精益求精。

集体干活,劳动成果归大集体,不是和自己的利益无关,是不明确,干多干少,质量好坏,虽说按劳分配,但实际操作起来,针对很难量化,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干一样的话,记一样的工分,所谓的评工分实际很难操作,这样都会影响干活的效率和质量。

再就是,集体劳动肯定存在着窝工现象!

但说实话,那时的农民是专职的农民,不让干别的,内地平原地区,大多数地方不到二亩地,除了抢种抢收,平时真的没有多少活干,平时为了保证农民天天出工,人人有活儿,还要按点上下班,四五个人活十个人去干是常事,所以也无所谓窝工不窝工。

其次,网友说:粮食增产,它跟什么模式没关系,它是种子、化肥决定的。

其实这也是说劳动积极性的问题,一些人不承认积极性会使粮食增产,那么你承认没有积极性,干活不认真,应付了事会减产吗?

你知道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取代奴隶社会吗?

按照一些人的标准,奴隶社会应该是大集体吧!

起码是集体劳动,这应该是没有错吧!

奴隶相当于社员,监工相当于生产队长,他们不但安排奴隶干活,还监督劳动。

奴隶社会后期据历史或政治教材记载: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很尖锐,因为奴隶只是劳动工具,对劳动果实没有分配权,奴隶主只是给奴隶提供仅够果腹的粮食,应该也就是吃七八成饱吧!还要经常忍受奴隶主的打骂,奴隶经常用消极怠工和破坏生产工具来反抗奴隶主的压迫,奴隶不但难管理,劳动成果也越来越少。

这样一些开明的奴隶主,尝试着给奴隶自由,把土地包给奴隶种植,每亩地收取一定数额的农作物果实,剩余的归奴隶自己所有,不但收取的农作物果实没减少,而且还减少了管理成本,奴隶主的效益大大的提高了,而作为奴隶不但有了自由,而且可以多劳多得,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奴隶主成了租赁土地的地主,奴隶成了有自由的农民,实现了双赢,而且,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积极的改进工具、筛选选育新品种,推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要知道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是劳动方式的转变,有点类似于“包产到户”,那时可没有正好赶在七十年代引进化肥生产线,化肥、农药、种子大量使用的节点上吧!

那时的粮食增产肯定和化肥、农药没关系!

我从小就经常听老人说,“庄稼活就是良心买卖”,意思是庄稼活的质量很难量化和监督,主要靠自觉,人能不能把活保质保量的干好,其实就是取决于有没有积极性,有没有积极性,表现就是“应付”还是“精心”!

庄稼活环节很多,人为的因素很大,播种早晚、播种深浅、底墒怎样、能不能一播全苗,都影响庄稼产量。

生产队时期,农民的自留地的粮食产量,比生产队平均亩产量要高一二百斤。

主要来自哪里?

列举一两项:自留地收了小麦种夏玉米,一般一两天就能种完,而且,农民都会在地头种点预备苗,即使有缺苗,大墩移苗,不缓苗,能够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反观生产队淋淋拉拉要种十多天,而且往往间苗不及时,缺苗断垄严重,晚播的玉米不能正常成熟,对产量影响很大。

包产到户后头一两年,品种、化肥、农药没有多大变化,主要是靠农民精细管理,一亩地多收一二百斤,每人1.5-2亩地,每人的口粮就增加了二三百斤。

每人粮食增加了二三百斤,吃饱肯定就不是问题了。

所以,农民吃饱并不需要多么高精尖的技术,也不需要多好的品种、化肥和农药,农民要吃好,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产量大幅度提高,才需要良种良方配套,需要充足的化肥农药作保证。

包产到户头四五年,也就是到八六年、八七年我们这里的小麦产量一直在500-600斤左右徘徊,直到八十年代末,适合密植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小麦产量才突破八百斤,没有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大肥、大水、密植小麦易倒伏,拿不了高产。

这位网友,你说:你把这个种子种到地里去,它就长了,你天天跪在地里磕头,它也不可能长的快,它也不可能长的多,那不就是这么点事吗?”

你说的这话像农民说的话吗?

种子种到地里是它就长,磕头也没用,但长好长不好不需要管理吗?

比如:

不需要浇水吗?浇的早晚,是不是及时,也有区别!

不需要防病治虫吗?

玉米小麦不需要打壮杆、抗倒伏的调节剂和叶面肥吗?

现在的农村,种同样的小麦品种产量都一样吗?为什么有差别!

同样的品种、化肥、农药还要看是不是科学使用,用的是不是及时,这些都取决于农民是不是有种植积极性,是不是精心管理。

这位网友在视频中,不只是无知还是有意,混淆集体所有制和集体劳动的概念。

包产到户后,不管多少家合伙,那也是互相帮忙,只是集体劳动,和原来的大集体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谁家地里收的,还是谁家的,产权很明晰!

这样的合作即使一百人在一起干活,性质也是“单干”,生产队即使二三十人,收了庄稼是归大伙儿,然后重新分配,也是集体。

0 阅读:0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