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一些怀旧的人会说,那个时代虽然穷,但有浓浓的人情味,邻里庄乡之间有事互相帮忙,从不谈报酬,只要管顿饭就行,那像现在都一切向前看,什么事都要用钱解决。
有些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人心不古,人不如以前淳朴善良了。
事情真是这样吗?
咱这里先不做分析,我先说一说农村过去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一个家庭无论有多少个女孩,都要坚持要个男孩,为什么?
不单单是传宗接代的问题,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就是农村看似无偿的互相帮忙,其实内在的是一种劳动交换,那时的帮忙大都是体力活,比如盖房搭屋、婚丧嫁娶等等,必须男劳力出头干活或跑腿,女孩帮不上忙。
因为那个时代是大集体,不允许搞私营经济,没有建筑队和红白喜事礼仪公司等,而且那时人不允许随便流动,还没有钱,所以盖房搭屋一类的活只有靠邻里庄乡互相帮忙,好在那时盖的都是土坯平房,有两个木工、几个瓦匠、几个壮工就能干的了。
那时没钱,也不允许私自干活挣钱,因为那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所以,那时大事小情大都是在村子范围解决,所以,那时的人情,很大程度上,是货币的替代品,表面是重感情,其实实质是交换劳动,给别人帮忙,其实就是积累债券。
那时的农村,你没有人情的积累,也没有还人情的潜力(没有男孩),大多数人不会主动帮忙的,因为主动帮忙的很多是欠你情的。
说实话那时互相帮忙,管顿饭,也能改善一下生活,比在生产队干一天挣十分也合算,所以,帮忙不但积累人情、还人情,还能省上一顿家里的粮食,所以大家还是乐意帮忙的。
有些人怀念以前人情味的同时,都会感叹现在人铜臭气太重,只认钱。
其实,钱只不过是劳动交换的一种媒介,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
改革开放后,人们挣钱的机会多了, 分工越来越细,即使在农村,各种服务也很健全 。比如农村换煤气、送煤球、餐馆送餐、婚丧嫁娶、修房搭屋等等都有专业人员在干,大家都是干着自己擅长的职业,然后以货币为媒介交换劳动。
这样的好处
一是能方便快捷、
二是节约成本、
再就是提高质量。
其实,大家都是趋利避害的,以货币代替人情债券,大家觉得更符合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因为以前那种方式,只能停留在简单的交换,比如以前盖土坯房,请人帮忙可以盖起来,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就需要专业建筑队才行。
再比如,家电坏了可以请人帮忙修吗?
汽车出故障了,可以请人帮忙修吗?
现在很多事都必须请专业人员干才行,那么就只能以货币的形式交换才方便!
其实,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后,大家越来越觉得,原来邻里庄乡之间盖房搭屋,既不经济、质量也难以保障,因为你根本对质量无法监督。
再说帮忙大多数不是专业人员,即使经常干此类的活,也是局限在本村,技术和能力都很有限,盖原来的土坯房还能凑合,档次稍微高一点就干不了。
而专业的建筑队不但有必备的机械,而且有技术相对成熟的工人,干活不但能保证质量,而且效率高。
请庄乡邻里帮忙,即使不给工钱,其实管饭就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尤其是单干后生活水平高了,要抽烟、要喝酒,招待不好了干活就受影响,工期拖得很长。不但花费大,还要欠下还不完的人情债,人情债比欠钱更难还。
请建筑队,不用考虑“招待”问题,只要找个内行的亲戚、朋友监督质量就行。
农村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包括建房搭屋、婚丧嫁娶等,之所以现在在农村发展的这么完善,其实就是因为大家更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不可否认专业的比业余的干的就是好,还省事、省钱、效率高!
而这一切都是以货币为媒体实现的。
六七十年代,不仅物质匮乏,而且农村的农民只能种地,也不能干别的挣钱。
那时农民除了不缺时间和体力,其他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人民币,买个盐、火柴等日用品,很多时候拿鸡蛋换,到了以物易物的境地。
所以,原来邻里、庄乡互相帮助本质上就是一种无奈的抱团取暖。有些事说的太透,有些人感情上可能接受不了,但事实如此!
如今,人情看似淡漠了,其实是交换的媒介改变了,不是现在人太看重钱,是很多的事都必须有专业人士来做,而这些只能以货币的形式交换,靠人情债券很多事没法操作。
要知道,人们的自由选择都是趋利避害的。
自由选择的,肯定是最经济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