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资料看,岳飞之死不是大家固有印象中奸臣昏君预先设计的阴谋。
岳飞之死偶然成分很大,历史上岳飞的死因源于赵构杯酒释兵权。
不管一些人如何诟病收兵权,说什么是自毁长城,其实军队完全服从朝廷,由朝廷统一指挥,是一个朝代建立的象征。
因为如果军队指挥权分散,各成一体,极易形成军阀割据甚至混战的局面,所以,战争期间,为了提高军队的灵活性和决策权,最高统治者都会给部下较大的权利,而随着国家逐渐成型,收兵权就是必定上演的保留节目,因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个君王都知道,而有枪杆子才有话语权,这那位佣兵大佬也都明白。
所以,收兵权的过程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无数的功臣名将,以谋反等各种罪名被杀、甚至被灭族,汉朝刘邦、明朝的朱元璋都有大规模的诛杀功臣名将的名声。
收兵权也是赵构的无奈之举,淮西之战,充分暴露了各路家军的嘴脸,消极避战、互不配合、保存实力、蔑视皇权等等。
其实这种情况一直存在,但这一次,面对胆敢孤军深入的金兀术,赵构认为是教训一下金军的大好时机,所以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希望集中优势兵力,打痛金兀术,那么以后的和谈就有了底气,本来以为胜算在握。
结果却让赵构彻底失望!
岳飞在赵构一封封书信的催促下,行动缓慢,始终离战场很远。
韩世忠是在濠州大败后第二天才到达。
张俊在杨沂中的禁军配合下取得了柘皋大捷。说是大捷,其实和“平型关”大捷类似,只是小胜而已,但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令人懊恼的是小胜后的濠州大败,杨沂中的禁军几乎全军覆没。
对于军队的表现,文官们看在眼里,整编军队又提到议事日程。
说到又提到议事日程,是因为从主战宰相张浚到主和的赵鼎、秦桧等都在做着整编军队的努力。
公元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8月8日,原刘光世部将郦琼、王世忠等人杀死监军吕祉,率领4万多大军,挟裹十余万百姓投降伪齐政权,史称准西军变。
这次兵变的起因是张浚担任宰相主持对伪齐作战时,深感各大将手握重兵难以节制,不听调遣,所以想整编军队。
整编的是刘光世的部队,就是收兵权的一种尝试,但这次尝试并不成功,导致兵变。
失败的原因在此我们不做讨论,我只是想说,正是这次“淮西兵变”,埋下了岳飞死亡的祸根。
刘光世被解除兵权后,高宗一时糊涂,答应将刘光世的军队交给岳飞统管。
对此,宰相张浚与刚出任枢密使的秦桧认为有违祖制,坚决反对。
赵构可能一下子想到了自家祖宗玩的“陈桥兵变”,所以马上反悔变卦了。
按说,军队是国家的,皇帝即使出尔反尔,作为臣子也不能说什么,毕竟人家是皇帝,如果皇帝连这点家不当,那还叫皇上吗?
但岳飞由希望变失望,接受不了,愤然辞职,且不等高宗批准,就以为亡母守孝为名,擅自离开军去上庐山了。
岳飞这一举动,在当时是明显的“抗上”“要君”。
也说明,赵构当时对这些带兵大将控制能力很弱。
高宗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不得而知!换位思考一下,即使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下属一不高兴就撂挑子走人,那也很难忍受?
但形势不允许赵构和岳飞翻脸,当时刘光世的部队还没有完成整编,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果岳家军再闹腾起来,那南宋一大半的军队就会失控,南宋根基就会动摇。
必须稳住岳飞,赵构再不高兴,也只有隐忍。
赵构三次写御札给岳飞,命其复出治事,但岳飞坚辞不出。
赵构无奈,只得命王贵与李若虚往庐山敦请岳飞下山。说,请不出岳飞,你俩就不要活着回来。
《宋史·岳飞传》的记载。高宗多次下诏催促岳飞回军复职,岳飞极力推辞,高宗下令岳飞的幕僚前往岳飞守丧的居处,以死恳求他回来,用了六天时间,岳飞才赶往朝廷等待处罚,高宗安慰他后派他回部队。
看看,皇帝派人去请,用了六天的时间,你岳飞还把皇帝当回事吗?
这边刘家军几万部队,杀了朝廷命官集体投敌,那边岳家军因为不满朝廷派人来接管岳家军在闹事,如果你是赵构是什么心情。
岳飞这次辞职要君,也是赵构对岳家军态度的转折,从依赖转为提防,甚至逐渐渗透。
1138年岳飞上奏请求增兵,高宗很老实的告诉他:“上流地分诚阔远,宁与减地分,不可添兵。今日诸将之兵,已患难于分合。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古人所戒。今之事势,虽未至此。然与其添与大将,不若别置数项军马,庶几缓急之际,易为分合也”。
一句话,如果你觉得地盘大,兵少管不过来,可以缩小防区,兵是不能再给你了,不知岳飞听不懂或者假装听不懂。
朱熹对岳飞的评价是:有才,但也有些横!
这以后,三大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后的命运其实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也就是说,对待削兵权的态度,决定了三大帅的最终命运。
韩世忠
此时的赵构对三大帅是极力的安抚,武将进枢密院这是极高的荣誉。
此时赵构还希望三大帅出头帮助整编军队,因为收兵权不是一句话,下个红头文件就能解决的,当初淮西之战,刘光世部队郦琼部几万人哗变就是教训。
要把军队牢牢的掌握在朝廷的手里,就要打破各家军的建制,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大帅的参与会充满了变数,
此时朝廷最担心的就是岳家军,韩世忠、张俊都是老将,和赵构感情深厚,赵构对他们的性格也非常了解,淮西兵变岳飞的表现让赵构很担心。
张俊
张俊对军改是采取的配合态度,主动配合整编自己的军队,
韩世忠开始有抵触情绪,赵构派张俊和岳飞去整编韩家军,查出来韩世忠贪污、吃空饷等很多问题,被朝廷抓住了把柄,韩世忠及时认清了形势,幡然醒悟,找赵构哭诉认错,赵构本不想把事闹大,只是想借此敲打韩世忠,见韩世忠服软,也就既往不咎了。
张俊和韩世忠的军队整编后,就看岳飞的表现了,如果岳飞此时认清形势,对改编岳家军采取配合的态度,只要岳家军被整编,牢牢掌控在赵构自己的手中,想来赵构也不愿落个诛杀功臣的名声,君臣相安无事,岳飞也可和韩世忠一样,颐养天年。
再者宋孝宗继位后北伐,也不是没有可能启用岳飞,因为主战宰相张浚被重新启用,刘锜也带兵出征,岳飞肯定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从赵构解除兵权后,对岳飞的态度,可以推测赵构其实一直希望岳飞配合自己军改。
当初,让岳飞参与韩家军的整编其实就是让岳飞有个思想转变的过程,韩家军起初也是人心不稳,但只处理了一个韩世忠的亲信耿著,发配了事,其它吃空饷、小金库等经济问题都没有追究,也没有处理任何人,其实这也是让岳飞明白,他只是想收兵权,整编军队,以前的事都可以既往不咎。
但其后岳飞的表现让赵构失望,岳飞一直对失去军队耿耿于怀,《宋史·岳飞传》这句话很关键:岳飞坚决请求交还兵权。
就这一点,而且对解除兵权表示不满都会引起赵构怀疑,赵构宣布三大帅新职务时,对三大帅说过这样的话:你们常觉得自己军队不够多,现在把军队整编成统一的国军,你们进入枢密院,可以统领全国的军队,是权力大了。(大概意思)
站在文官、朝廷和皇帝的立场上,你岳飞不愿放弃兵权,到底想干什么?
面对岳飞表现,“言官”开始弹劾岳飞,岳飞的职务也是一降再降,其实这也是朝廷惯用的手段,目的还是希望岳飞能配合朝廷整编岳家军。
但岳飞的表现越来越使朝廷失望,因为岳飞开始使用惯用的对抗方式,辞职!
辞职!肯定会勾起赵构以前的记忆,岳飞要君的经历。
这次赵构只是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就同意了,这让岳飞更加失望,因为辞职这招不灵,就不但意味着无法恢复兵权,而且君臣的互不信任的程度提高了,自己地位和安全可能也会收到威胁。
随后出现了王俊举报张宪企图鼓动军队闹事,要挟朝廷让岳飞重新执掌岳家军的事,
这让朝廷仿佛有看到了当年淮西兵变的危机,而走到这一步,岳飞也就死定了,局势已无法挽回。
从历史资料看,赵构本不想杀岳飞,他也想像赵匡胤那样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一直希望岳飞配合,因为这样对自己更有利,整编军队风险性更小,自己也不会落得杀功臣的恶名,所以岳飞之死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但从岳飞的性格看,又是必然的,岳飞有心高气傲,桀骜不驯,我行我素的的一面,而这是封建朝廷不能容忍的。
还有个因素就是岳飞成长的太快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经过官场历练,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再不情愿也知道低头。
悲剧!不该发生,但各朝各代都会发生!
岳飞案是冤案,因为岳飞没有谋反的事实,岳飞的罪名“指斥乘舆、不援淮西”等,
韩世忠、张俊就不存在吗?
为什么不追究他们?
因为人家戴上紧箍咒了,赵构放心了,岳飞始终不愿戴,那就没有办法了。
在这圈子里混,就这规矩!
如果是想给某人洗白,那小编还得继续努力。
一句话,到底是以个人利益角度处理问题,还是以民族角度处理问题。
秦后人来洗白了[笑着哭],不过岳飞要迎回二圣,劝立太子,这换谁是领导都接受不了,把赵构的军队当成岳家军来使,陈桥兵变赵构至少还记得[得瑟]
一篇文章,处处不提秦桧,处处在为秦桧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