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成了地产老大

潘堂 2024-04-24 10:20:02
10强房企观察系列

文|李奕和

4月18日,中建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文兵,出席在深圳市集中连片区域招商推介大会现场。

六天前,54岁的他,上任中建集团总经理。

4月12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集团”)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文兵任中建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免去张兆祥的中建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此次调整,是中建集团近段时间以来人事调整的动作之一。

而在去年9月,原华润置地总裁吴秉琪,被调任中建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在中国建筑4月19日的年度业绩会上,吴秉琪以中国建筑副总裁、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的职务出席。

频繁的人事任免,伴随着中建集团所面临行业环境的激荡变化。

近几年行业下行,但中建集团旗下除中海地产外,中建地产的影响力也逐渐显现,各工程局在全国跑马圈地,销售规模日渐高涨。

2023年,中海地产合约销售额2670亿元,中建地产合约销售额1844亿元,分别逆市增长4.9%、25.3%。长时间以来,中海地产以及中建各工程局的地产业务多被单独拆分来看,但如今从中国建筑整体年报看,在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两大品牌的共同助力下,中国建筑全年实现4514亿元的地产销售规模.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发展商。当然,行业的周期性影响在中建集团身上同样有所显现。与众多地产开发企业一样,毛利率走低,盈利水平下滑以及低迷行情下的资产减值损失等,也是中建集团在地产业务上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今年一季度,中国建筑披露的经营情况显示,其合约销售额778亿元,合约销售面积263万平方米,分别下降了30.8%、48.0%。

part1 最大“地产商”

2023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4.32万亿,同比增长10.8%;

营业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2.6亿,同比增长6.5%。

具体而言

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2.7万亿,营业收入1.4万亿;

基建业务新签合同额1.2万亿,营业收入5566亿;

房地产业务合约销售4514亿,营业收入3088亿;

勘察设计业务新签合同148亿,营业收入117亿;

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860亿,营业收入1158亿。

中国建筑年报中表示,2024年力争新签合同超过4.5万亿、营业收入超过2.4万亿。

多年发展,中国建筑旗下形成了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两大房地产品牌。

其中

中海地产是该公司下属中国海外集团房地产业务的品牌统称。

而中建地产是各局院地产业务所使用的品牌,主要业务围绕一、二线城市,开展地产开发、城市更新、资产运营、综合服务等四大板块业务。

近几年里,中建各工程局在全国跑马圈地,纷纷独立地产品牌如

中建智地(中建一局)、中建玖合(中建二局)、中建壹品(中建三局)、中建信和(中建五局)、中建东孚(中建八局)等扩张房地产业务。

中建地产销售规模日渐高涨,在地产行业的影响力也逐渐显现。

2020-2023年,中建地产分别实现销售金额

1327亿、1238亿、1472亿、1844亿

除了2021年有短暂下滑,其余两年均保持较高的增长。

2023年,中建地产全年实现合约销售1844亿,逆市下同比增长达到25.3%。而中海地产实现合约销售2670亿元,也仅增长了4.9%。两大地产品牌的合力之下,中建集团全年实现4514亿元的地产销售规模。

这个数字,比去年行业排名第一、销售签约额4222亿元的保利发展还要高出292亿元。

克而瑞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

中建东孚296.5亿元权益销售,排名38位;

中建壹品权益销售243.8亿元,排在44位;

中建玖合权益销售162.6亿元,排名64位;

中建智地权益销售148.1亿元,排名69位;

中建信和权益销售115.5亿元,排名87位。

均保持在百强以内。

规模急速扩张背后,是前期土地储备的有力加持。

2023年,中国建筑土地储备8523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储备1310万平方米,总购地金额2127.1亿。

当中,中建地产新购置土地59宗,新增土地储备546万平米,购地金额785亿元。

2021、2022、2023年,中建地产新增的土地储备分别为667万平方米、750万平方米、546万平方米。中海地产三年的新增土储1165万平方米、739万平方米、764万平方米。

中建地产2022年的新增土储甚至超过了中海地产。

对于两大地产品牌,中国建筑管理层表示:“中海地产将聚焦于确定性相对较强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以及优质的改善型项目;局院地产将推进“农民工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城中村改造”、“银发经济”三大课题研究,积极推动相关优质项目落地,开拓投资新领域、打造增长新亮点。”

part 2 毛利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中建系规模突进的近段时间,房地产仍未筑底,行业毛利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中国建筑的地产业务也不例外。

2023年,中国建筑的整体毛利率为9.8%.

具体而言,其三大业务房建、基建、房地产开发的毛利率为7.3%、9.8%、18.2%,分别降了0.7、0.6、0.8个百分点。

2021-2023年,中国建筑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1.3%、105%、9.8%,2022、2023年连续两年有所下降。

期间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从21.1%下降至19%,再下降至如今的18.2%。

市场持续低迷,中国建筑在过去一年对相关资产作了减值准备。

其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2023年,累计计提减值准备合计143亿。

具体而言,计提应收款项减值准备85.96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4.58亿元,计提合同资产减值准备26.05亿元,计提其他资产减值准备6.43亿元。这导致其合并财务报表信用减值损失增加85.9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增加57.06亿元,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利润总额减少143.02亿元。

年报显示,中国建筑的实际应收账3029.83亿,但对452.85亿元的应收账款作了坏账准备。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一项,同比2022年增加了19.38%。

中建各工程局曾多次因被拖欠工程款而发起诉讼。

今年2月、4月,中建二局、中建四局分别起诉方圆地产、要求支付拖欠的工程款8023万元以及1300万元。

part 3 债务增长与拿地凶猛

中国建筑随着各业务的扩张,债务规模也有所增长。

截至2023年末,中国建筑全公司带息负债总额7911亿,较年初增长。

主要由于该公司订单量增长,与之相匹配融资增多。

数据显示,该公司2023年短期借款1243.52亿,同比增长了59.1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278.73亿元,同比也增长了8.2%。

总负债增加,中国建筑期末的资产负债率增加0.4个百分点至74.8%。

但是,以上这些因素似乎没有减缓中建系在地产业务上的扩张步伐,旗下各工程局24年仍不断在各地土拍市场攻城略地。

1月,中建信和(中建五局)在北京2024年首拍以38.53亿摇中丰台区大瓦窑L42地块。同月,中建三局&白云城投超68亿元摘得广州白云黄边村旧改项目。

2月,中建壹品(中建三局)在北京、深圳土地市场超百亿拿地;

3月,中建八局以26.57亿元竞得上海宝山顾村镇地块。同月,中建六局&中建丝路以22.8亿竞得西安幸福林带178亩土地。

2024年一季度经营简报显示,中国建筑1-3月新购置土地储备162万平米。

对中建成为地产老大,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2024年,华润、龙湖、绿城都在做这8大调整

中海与华润的差距:不止一个“万象城”!

2027年3季度见底,靠谱吗?

优等生万科,为何今天如此被动?|复盘

2024,万科的“大考年”!

房地产到2025年调整完成

房地产调整期将3~5年

0 阅读:1141

潘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