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出身泰国豪门,母亲是周总理的泰国女儿

逗逗娱 2025-03-21 14:02:30
前言

2016年7月,《海棠依旧》这部电视剧在央视热映。这部剧是依据《我的伯父周恩来》这本书改编来的。

在《海棠依旧》这部剧里,有兄妹俩小朋友是从泰国来的,他们的爸爸在泰国是大官儿,权力可大了,地位也特别高。

有这么两个小朋友在中国生活着,可他们的爸爸在泰国因为一场政变被抓进监狱了,这俩孩子有段时间和泰国那边的亲人都联系不上了。

可他们并没有因此被冷落,周恩来总理反倒对他们更加关怀、呵护。

何香凝女士,给这兄妹俩分别取了个中国名字,一个叫常媛,一个叫常怀,这兄妹俩可就是剧里那两个小朋友的人物原型。

后来,常媛这个从泰国来的人,居然成了周恩来总理的养女。常媛给自己儿子取了个中国名字,叫常念周,这名字的意思就是“怀念周恩来”。

【周总理泰国养女的中国情缘】

西林·帕他诺泰来自泰国,她的中国名字是常媛,她的爸爸桑•帕他诺泰在泰国是很有名的政治家。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桑•帕他诺泰可是为中泰两国友好关系的建立出了大力!

在各个国家的外交活动里,有一种做法既古老又传统,这做法被叫做“人质外交”。就是两个国家互相把皇室里那些尊贵的子弟当作送给对方的人质,这么一来就能建立起信任,让两国关系变得更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泰两国搞外交的时候,真就发生了一件事儿,周恩来总理还打趣说这是“人质外交”。

这事儿,得从泰国这个国家的外交传统开始讲起。

泰国是个小国家,在安全、经济之类的各个方面,一直都特别依赖美国势力。

但是,这种得看别人脸色、仰仗别人的日子可不好过。美国对泰国的控制那叫一个严厉又冷酷。

1955年,泰国的外长万亲王在首次亚非会议上就和咱们中国的周恩来总理有了往来,万亲王对周总理的为人那是打心眼里喜欢。

12月的时候,泰国那边第一次借助中国驻缅甸大使跟中国取得了联系。

那时候,桑•帕他诺泰有一双儿女,儿子才12岁,小女儿正好8岁。

这主意,是桑•帕他诺泰自个儿主动提出来的,就是想获取中国的信任。

事情来得太突然了,刚开始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是不同意这件事的。为啥?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人质外交”。可是桑•帕他诺泰一直坚持,没办法,周恩来总理只好无奈地答应这个请求了。

就这样,两个小朋友被秘密地送到了中国。

周恩来总理除了给兄妹俩安排了一套精致的四合院,还安排了一名专职厨师和翻译。兄妹俩的生活水准都是按照贵宾身份的最高待遇来的,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北京最棒的学府。

1956年中秋佳节的时候,周恩来和邓颖超这对夫妇把兄妹俩接到中南海西花厅见面了。

周恩来总理问兄妹俩在这儿生活得如何,常怀就光笑不吭声,常媛,很直率地讲:“周总理,我在这儿住得不适应,太没意思了,我想回泰国去。”

那时候,兄弟俩刚到这儿的时候,新中国才刚成立,经济发展也才刚刚开始,就连首都北京都挺落后的。

常媛这个小女孩又爱美又活泼,她老是私下偷偷跟哥哥嘟囔:“这儿的糖果可难吃了,连块拿得出手的巧克力都找不着。这儿的人咋都不穿亮色的衣服,那种灰扑扑的衣服真难看,我还想要能让我扎出漂亮头发的彩色发带……”

常媛,总的来讲,特别想念那多姿多彩的老家。

时间一长,常媛也慢慢变得焦虑了,老是不停地问哥哥:“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那阵子,常媛可调皮捣蛋了。每次教他们中文的老师一来,她就各种捉弄人家。让她好好跟着老师读书写字,她也不愿意。有时候,还故意把屋里的灯泡和花瓶都打碎。

常媛和常怀兄妹俩,因为母亲的到来,懂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母亲说:“你们代表泰国到中国学习,就是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和这里的人民,要做中泰两国沟通的桥梁。”

周恩来总理一有空,就经常把兄妹俩带到西花厅做客、吃饭。

周恩来总理怕兄妹俩太拘束,总是很亲切地跟他们讲:“西花厅就是你们的家,家里的大门永远都为你们敞开着。”

最初,兄妹俩对这位老人一直恭恭敬敬地称“周总理”。后来,兄妹俩和周总理相处的日子久了,感情也深厚了不少,兄妹俩就改了称呼,开始叫周总理“周伯父”了。

周总理出国处理国家事务的时候,还专门叮嘱自己的亲信廖承志,一定要照顾好那两个小朋友。

1956年国庆节那天,兄妹俩被周恩来总理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跟好些国家领导人一块儿观看庆典和烟花表演。

1957年的时候,泰国总理披汶•颂堪由于跟中国秘密接触的事儿被发现了,他和军人集团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变得更严重了。

桑•帕他诺泰运气还不错,他出生在很有势力的帕他诺泰家族。后来泰国军方同意他继续在泰国住,不过,军方把他软禁起来了,他跟外界根本就联系不上。

这种情况下,桑•帕他诺泰当然也不能按原计划把自己在中国的一双儿女接到身边了。

常媛和常怀兄妹俩原本计划在中国生活一两年就回国的,结果却被迫在中国待了十多年。

廖承志把桑•帕他诺泰被软禁的消息告诉常媛和常怀的时候,兄妹俩在一旁哭得像泪人儿似的,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把廖承志心疼得够呛。

就这样,常怀和常媛成了周恩来总理的“养子”与“养女”,常媛还老是说:“我,就是周伯父的泰国女儿。”

桑•帕他诺泰在泰国可是坐了差不多七年牢。就在这七年里,常怀和常媛在中国学会了一口特别流利的汉语。常怀,对中国的古文诗词可感兴趣了,后来还成了泰国挺有名的汉学家。

周恩来总理的行为,让桑•帕他诺泰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两兄妹刚到中国的时候,那可是以“人质”身份来的,不过桑•帕他诺泰……

谁能想到,周总理把自己的一双儿女照料得这么细致周全。

桑•帕他诺泰一出狱,马上就想到滞留在中国的常怀和常媛兄妹俩,然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访华的那些事儿了。

可那时候中泰双方都已经断交好多年了,来中国访问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桑•帕他诺泰到中国的时候,正赶上中国处于动荡时期。所以,桑•帕他诺泰想面见周恩来总理的请求最后也没能得到回应。她就看了看自己的儿女,然后又急急忙忙回国去了。

【常媛给儿子取名“常念周”】

1966年的时候,中国处于动荡时期,常怀被送回自己的国家了。周总理,他担心常媛在中国的情况会不好,就把常媛送到英国去留学。

常媛到英国的时候是秘密入境的,都没护照。就因为这事儿,周恩来总理还专门给英国大使馆写了信,为常媛证明身份。

常媛留学的时候和一个英国当地的学生谈起了恋爱,然后就一直在英国待着没走了。

中美两国关系慢慢走上正轨后,桑•帕他诺泰发觉中泰两国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安排常媛从英国返回中国。

1972年,常怀和常媛这兄妹二人跟着泰国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在北京又一次见到了周恩来总理。

中泰两国正式建交的时候,常怀和常媛可都起了大作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了。

就在这一年,常媛的大儿子出生了。

常媛特别敬爱周恩来总理,为了缅怀他,常媛给儿子取了个中国名字,就叫“念周”。

1978年的时候,常媛带着才两岁的儿子常念周回到中国,邓颖超还专门到机场把这母子俩接回来。

常念周,就跟他母亲似的,很小的时候就来到中国生活,而且亲身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小学毕业以后,常念周就回英国去了,后来还拿到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毕业证书。

现在,帕他诺泰家族好几代人还积极奋战在推动泰中关系发展的最前沿。

常念周做了父亲之后,就像当年母亲教导他的那样,总是把自己对中国的热爱挂在嘴边,跟儿子讲自己和母亲在中国的故事,还有中国一路走来的发展历史。

常念周,给自己的两个娃都起了中文名字,一个叫“常恩周”,另一个叫“常颂周”。

他每年都要抽出好几个月的时间,带着儿子回中国小住一阵子。

算一算的话,父子俩每年回中国的次数也能有个四五次。

常念周领着儿子去自己以前上小学的地方转了转,又把儿子带到博物馆里,让儿子和自己小时候的历史照片合了影。

常念周特别希望儿子学汉语,在家的时候,常媛跟常念周交流用汉语,常念周的儿子也总用汉语跟他们聊天。

常念周,打从一开始,他的育儿观念就是想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儿子对中国的责任感和认同感给培养出来。

周总常常教育儿子说:“咱家族和中国的情谊可长远,帕他诺泰家族的人全都是中泰两国沟通的桥梁。”

常念周说到儿子的教育时,还表示以后得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

常媛和常念周这母子俩,在泰国可都是亲华派的代表人物。

常媛为了宣传帕他诺泰家族和中国的历史缘分,就在泰国首都曼谷那块寸土寸金的地方,自家的豪宅里弄了个陈列馆。这个陈列馆专门介绍帕他诺泰家族和中国的历史关系,馆里放的全是常媛一家跟中国有关的照片和历史资料。

常媛现在已经嫁给了一个外国男人,一直在巴黎生活。

常媛对自己在中国的成长经历始终难以忘怀,还专门用英文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名叫《龙珠》的书。

现在,《龙珠》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好多种语言了,在各个国家都特别畅销。泰国还把这部书改编成了电视剧。

在电视剧《海棠依旧》的首映活动现场,常媛把自己的丈夫、儿子儿媳还有两个年幼的小孙子都带过来参加典礼了。

那时候,常媛和她丈夫戴维都已经是老人了。他们一家三代人不辞辛劳,大老远地跑到中国来,就为了缅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常媛只要一提到周恩来总理,就总是热泪盈眶。

我在中国生活了14年,是在周伯父夫妇身旁长大的。我跟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亲生爸妈相处的时间都长,中国就是我的家。中泰之间的友谊可不容易得来,咱们得用心去守护这份难得的和平。

现在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那可是老深厚了,就像一家人似的,为啥会这样?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好多去泰国的华人把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带过去了。而且,在漫长的生活里,两国人民互相交融,慢慢地对彼此就越来越熟悉。

自打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起,经贸合作内容就始终是中国对外交往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泰国被叫做“水果天堂”,在中国有六个口岸专门用来进口泰国水果。截至2022年,泰国水果的进口量在中国水果进口量里一直排在第一位。

中国除了广西,别的省份也和泰国有着往来,好多泰国企业还经常在中国各个地方办商品展。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这个大背景之下,中国南方的广西、云南这些省份,它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泰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还带动了两地在公路、铁路这些交通建设方面快速地发展起来。

2022年7月6日,中泰两国共同建设的“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也就是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开始全面建设。

对泰国老百姓来说,这条铁路可是泰国内第一条标准轨的高速铁路,这对泰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来讲,那可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0 阅读:55
逗逗娱

逗逗娱

逗逗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