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这一辈子,没太多遗憾的地方。他打小家里穷,可后来,全凭自己努力,再加上有贵人拉一把,就当上总统,身份可高贵了。他心里头的抱负都实现了,还被好多好多人敬仰。
那时候,叶利钦心里明白自己没多少日子好活了,可他啥抱怨都没有。他还觉着生老病死在这人世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就顺其自然呗。
不过,临死之前,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位老友。这个老友以前可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后来他俩因为某些事就各走各的路了,打那以后就再也没联系过。
就在这个时候,叶利钦特别想念他,想在自己快死的时候跟他道个歉。然后,叶利钦就对自己的女儿提了个要求,让女儿把他的老朋友找来。
叶利钦特别想念的这个老朋友,就是苏联最后的总书记兼总统戈尔巴乔夫。
1975年,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通过电话有了初次的交集。那时候,戈尔巴乔夫担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书记,叶利钦,是斯维尔德诺夫斯克州的书记,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农业发达,斯维尔德诺夫斯克州工业发达。
戈尔巴乔夫那边有好多地方要大搞建设,可木材和钢材都特别缺,好多工程根本没法开工。有人就寻思,叶利钦那边也许能帮上忙。巧的是,叶利钦所在的地方食物不够。这俩地方互相帮衬一下不就挺好嘛。为了能发展得更好,戈尔巴乔夫就给叶利钦打电话求帮忙。
两人从来没见过面,可一聊天,叶利钦就察觉到对方特别真诚。于是他很痛快地答应了,还说这两个州能长期合作,资源上互相补充。
就这么着,叶利钦老是给戈尔巴乔夫送钢材还有木材,戈尔巴乔夫,就给叶利钦送吃的和农产品。叶利钦跟媒体说过,戈尔巴乔夫这人可大方了,每次都送来好多肉和禽类。
1977年9月,叶利钦到莫斯科参会,戈尔巴乔夫也受到邀请参加这个会。这可是他俩认识之后的首次线下碰面。
之前发生了一些事,这之后,两人一见面,就跟多年没见的好朋友似的,热情地拥抱在一起。叶利钦特别欣赏戈尔巴乔夫,觉得他是个开放、真诚又坦率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印象也挺好的。
戈尔巴乔夫家庭富裕,打小就受父母影响,他可是个热诚的共产主义者,一直梦想着进入政治圈。
在大学的时候,就因为写了一篇赞美斯大林的文章,他开始有了知名度。戈尔巴乔夫21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就加入了共产党,这可是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铺好了路。戈尔巴乔夫的个子不怎么高,可他长着一双淡褐色的眼睛,那眼睛特别迷人,头发是银色的,特别引人注目,让人看了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眼睛都舍不得挪开。
另外,戈尔巴乔夫脑子转得可快了,口才那也是超棒的。他老是能从别人说的话里找出破绽,接着就反击回去。他,让人感觉就是个天生搞政治的,总是擅长玩各种各样的政治把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再看看叶利钦,他出生在一个穷村子里,家里就只有一间破破烂烂的小屋子和一头奶牛。他家住的地方可差了,连睡觉的地儿都没有,只能睡在地上,一到冬天的晚上就冻得直打哆嗦。叶利钦两岁的时候碰上饥荒,差点就没命了。
但正是贫困的环境造就了叶利钦不服输、争强好胜的性子,还有强硬专断的做事风格。叶利钦打读书起,就事事都想做到最好,不管他转到哪所学校念书,都能迅速适应环境,学习成绩也老是排在前面。
叶利钦受父亲影响,特别喜欢建筑行业,打算大学读相关专业。可他祖父不同意,祖父觉得干这行的得技术特好才行,不然很难赚到钱,以后就没法帮衬家里。
叶利钦想让祖父点头同意,咋办?他就自学建筑学。花了一整个夏天在院子里造了个带更衣室的小澡堂子。嘿,这一下可把祖父惊到了。祖父马上就决定让叶利钦去学工程学,等毕业以后当个模型建筑专家。这段经历对叶利钦后来的发展可重要了。
跟戈尔巴乔夫比起来,叶利钦的长相可真不咋的。大家看他的模样,一下子就能猜到他是从农村出来的。叶利钦个头又高又壮,可眼睛小小的,脸黑黑的、糙糙的。而且,叶利钦说话有点笨笨的,不太会表达自己。
就因为这样,叶利钦特别喜欢那种亲力亲为的管理方式。他,老是为了把一件事干成,就跑到基层去走访。有时候,他还跟工人唠嗑,一起商量政策啥的。这事儿,好多领导人可都做不到。
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他俩个性和生活环境那是完全不一样,咋看都不可能成为好朋友。可缘分这东西真让人捉摸不透,最后他俩还是在政治上成盟友了。
叶利钦大学毕业之后就成了模型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一直努力努力再努力,后来就被提拔成总工程师。在这之前,叶利钦一直就在建筑这行发展,看起来和政治那一块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
建筑集团要选拔处长的时候,叶利钦特别想得到这个职位。但竞选处长有个要求,得是共产党员才行。为了能顺利晋升,叶利钦在三十岁那年就申请加入共产党了,这可是他以后踏入政治领域的最基本条件。
叶利钦靠自己的本事和人格魅力,顺利被提拔成建筑集团的处长。1976年,他又被推选为这个地区的第一书记,要管理450万人口。对于这个职位,叶利钦心里满是感恩,不过这还不是终点。
1977年的时候,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在一场会议上碰了面。戈尔巴乔夫可太欣赏叶利钦那种强硬又专断的行事风格,还有那不服输的性子了,他俩一见面就特别投缘。
1985年,苏共总书记去世了。当时党内好多高层领导年纪都很大了,没什么活力了。于是很多年轻势力冒了出来,就这么一下子,苏联国内的政治气候就发生了急剧变化。
在这些变革当中,戈尔巴乔夫开始崭露头角了,他着手竞选苏共总书记。当时不少人都不赞成戈尔巴乔夫来担任这个职位,觉得他太年轻,好多事情都处理不好。要是他竞选成功的话,那就意味着党和国家离末日不远。
可在叶利钦心里,戈尔巴乔夫精力旺盛、知识丰富还特别自信。所以竞选之前,叶利钦和几个州委书记就去拜访了一些政治局候补委员,告诉他们自己是铁了心支持戈尔巴乔夫的,还劝他们也支持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顺利当选为苏共总书记。叶利钦特别高兴地握住戈尔巴乔夫的手,真心地向他表示祝贺。就因为这个,他俩的关系变得更亲近。
叶利钦是真心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没什么别的目的。嘿,就他这举动,对他日后的提升可太重要了。
那时候,好多地方都没吃的供应,可首都,食物却在仓库里烂掉了。而且,贪污和欺诈到处都是。戈尔巴乔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决定搞改革了。
可是那时候党内好多领导人年纪都大了,思想都僵化了,新事物在他们眼里根本看不见,老是反对改革。要知道改革会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他们就千方百计地去阻拦。
戈尔巴乔夫想让改革顺利推进,那就得对党领导进行大量的调整和更替。这些事儿只靠他自己可不行,他特别急需一个真诚、跟腐败官员没任何利益瓜葛、做事还特果断的助手。
这时候,他就想起了当初毫不犹豫支持自己的好朋友叶利钦。叶利钦这人吧,有点反应慢,还爱争强好胜,可他却能满足戈尔巴乔夫的所有需求。
1985年的时候,戈尔巴乔夫让叶利钦当上了首都的第一书记,还给他权力去整顿风气。这就表明叶利钦要被提拔成政治局的候补成员了,他快速晋升的野心也能得到满足了。叶利钦对这份工作可感激了,还说会无条件支持戈尔巴乔夫的工作。
叶利钦当上中央书记之后,他有个特别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陪着戈尔巴乔夫去各个工业和企业视察。当时,国家的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发展得慢吞吞的。为了弄清楚到底为啥会这样,他俩就一块儿下基层去视察了。
后来,戈尔巴乔夫许可之后,叶利钦就主持了一个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要全面落实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还提出把石油、天然气当作优先建设的项目。
另外,叶利钦为了弄清楚真实状况,干了好多出人意料的事儿。他老是不打招呼就跑去参观工厂,要么就和工人一块儿下到矿场里,再不然就挤在破破烂烂的公交车上听大家讨论问题,有时候还跟着一起讨论,还会让市民打举报电话。
在工作的时候,他向来是胆子大又心思细,根本不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要是他察觉到有不称职还贪污的管理者,就直接把人给开了。
叶利钦工作起来那叫一个雷厉风行,还特别大公无私,就因为这样,戈尔巴乔夫可喜欢他了,特别赞赏他。结果,还不到半年,叶利钦就被提拔成莫斯科市第一书记。这职位可老重要了,按照惯例,第一书记最后是能直接进苏共中央政治局工作的。
叶利钦不想辜负戈尔巴乔夫,于是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他觉得官员之间相互巴结奉承这种现象已经特别顽固了,只有把人都换一换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可这次他搞错了,为啥?就算换了官员也白搭。新上来的官员和被撤掉的官员一样腐败得很。
改革都搞了两年多了,可还是没啥改善。这期间叶利钦越来越觉得自己应付不过来。慢慢地,叶利钦就有了自己的主意,他这主意和戈尔巴乔夫不一样,所以他俩每次商量事儿的时候都会大吵大闹。戈尔巴乔夫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就叫叶利钦主动辞职。这事儿对叶利钦的打击可大了,他也就辞了职。
后来,经历了一连串的变革之后,政治方面乱得不行。叶利钦就趁着这个机会又回到自己的职位上了,还当选了俄罗斯总统。接着,他就逼着戈尔巴乔夫把职位给辞了。
戈尔巴乔夫下台之后,叶利钦说会给他每月4000卢布的退休金。可那时候国内卢布一个劲儿贬值,就这么点儿钱,哪够戈尔巴乔夫生活的。就因为退休金这事儿,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误会变得更深了。
戈尔巴乔夫得养活自己,所以就开始写回忆录,这样就能拿到版税了。而且,他还在好多地方办讲座,每场讲座差不多能挣2 - 10万美元的出场费。
叶利钦当了九年总统之后,年纪越来越大了,工作干起来都有点费劲了。得嘞,他就主动把位置让给普京,自己去过退休日子。叶利钦当总统那阵儿,俄罗斯政治形势特别严峻,经济都快崩了,他压力那叫一个大。咋缓解压力?他老是酗酒,这坏毛病可把他身体给整垮了。
叶利钦压力很大,工作还特别忙,忙到有好几次都被送去医院抢救。1996年的时候,他还做了心脏手术。
叶利钦退休后,尽管一直在健身,可身体素质不断下滑这个事儿也改变不了。他心里明白,自己没多久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人上了年纪,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好多以前的事儿,叶利钦也不例外。
一有空,他就老想起以前的事儿。这时候,就想到以前的好朋友戈尔巴乔夫了。他能仕途顺遂,和戈尔巴乔夫关系可大了,是戈尔巴乔夫一直带着他往前走的。
后来,两人因为意见不合关系就崩了。现在,叶利钦站在对方的角度一寻思,觉得两个人其实都没错,错就错在他们都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想跟戈尔巴乔夫表达心里的歉意,可叶利钦这人傲,就是拉不下脸去找戈尔巴乔夫。
没过多久,叶利钦由于身体状况住进了医院。2007年的时候,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到了最后关头,叶利钦想和老友见个面,可这个想法没能成真,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来探望他。
4月23日,叶利钦突发心脏病离世了。戈尔巴乔夫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很不好受,他懊恼自己当时没去看望叶利钦,最终还是决定去参加叶利钦的葬礼。
朋友,那可是世界上最难找到,可又最容易弄丢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这俩人,刚开始的时候,在政治方面挺一致的,做事的风格还能互补,他俩,互相都挺欣赏对方的,在事业上也是彼此帮扶着。
后来,就因为有些矛盾,这两人就各走各的路。都快到离开人世的时候了,才又记起对方的好来,觉得这段友谊就这么没了怪可惜的。可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也没法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