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影后”周冬雨,又一次“下凡”失败了。
近期,周冬雨、许凯主演的古装仙侠剧《千古玦尘》开播了。当初演员阵容曝光的时候,就曾引起过一波质疑。周冬雨与天界神女,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果不其然,剧集播出之后,这部剧的所有讨论点几乎都聚焦在她身上。
只不过,几乎都是差评。有说周冬雨古装扮相惨不忍睹的,有说周冬雨外形和配音完全不搭的,还有人直接吐槽起周冬雨的演技,说她挤眉弄眼、大呼小叫。“又一位演电视剧暴露演技短板的电影咖”,颇有周也被吐槽那味儿了。
有趣的是,这不是周冬雨第一次被质疑了。可以说,她在电影领域飞得有多高,在电视剧领域摔得就有多惨。《麻雀》《春风十里不如你》《幕后之王》……几乎每部戏都要受到批评。
事实上,电影咖“下凡”电视剧水土不服的问题,已然不知是翻炒过几次的旧议题了。但凡有电影演员主演的剧集品质不尽人意,就会招来颇多恶评。
如周迅之《如懿传》,如张震、倪妮之《宸汐缘》,如汤唯之《大明风华》,如章子怡之《上阳赋》。今时今日,又轮到了周冬雨。网友批评的角度,往往又是相似的。比如,演员太老、扮相太丑、没有CP感,以及“演技差”。
电影咖主演电影剧,为何频频受挫、恶评颇多?我想,大抵有四条原因。
其一,是剧本本身存在问题。如果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那么,电视剧就更需要编剧来扛大旗。当视听语言被多数框定在中景时,剧本就成了灵魂。
倘若观众看过上文所说的几部剧的话,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大女主剧。可要写好大女主剧,需要编剧笔如修椽。围绕一个人打转的故事,本就难写,具备这般水平的编剧,又有几人愿写大女主剧呢?大女主剧早已不复当年声势。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大女主剧堪称国产剧的第一商业类型剧。彼时,《甄嬛传》《芈月传》《花千骨》《女医明妃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延禧攻略》接连涌来,可谓百花争艳,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但套路总是相似的,故事总是雷同的,人设总是不变的。
要么是惊心动魄的宫廷之争,你受宠来我争宠,最终熬死皇帝自己当家作主。要么是远离朝堂纷争,来江湖之中纵马逍遥、轰轰烈烈。前者是宫廷剧,岔路又分出宅斗剧。后者是武侠剧,岔路又分出仙侠剧。
宫廷剧何者能超《金枝欲孽》?武侠剧何者能越金庸、古龙?没办法,只能不断拼凑,四处找辄。
就拿《千古玦尘》举例。这归根到底就是个谈恋爱的故事。问题是,谁见过神仙?神仙怎么谈恋爱?皇帝种地金锄头,还是那套凡人的男欢女爱。
周冬雨拜师学艺那段,被网友骂了个底朝天。孙悟空拜师菩提老祖,其实也是个差不多的故事。桥段还是好桥段,只是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效果。
更遑论,这几年也不只有电影咖主演的大女主剧扑街。强如赵丽颖,《有翡》也没有延续《陆贞传奇》《花千骨》《楚乔传》的高热。换个角度看,请来电影咖出演,是不是早知剧本不成,意图为一艘普通船加根龙骨呢?
更离谱的是,大女主剧多用配音,而配音总是那几个人。先不谈季冠霖的声线和周冬雨搭不搭的问题,单说数量,她配音的剧,我今年已经看了三部了。
其二,电影和电视剧是两种艺术形式。
中国的演员类别,可分为三种:话剧演员、电影演员、电视剧演员。在大众眼中,这三者大抵又存在一条鄙视链:话剧演员>电影演员>电视剧演员。
话剧演员毋须多言。倒不是说话剧演员演技一定好,只是甘于清贫者,总能获得或多或少的好感。再加上部分演员成名后也总想上舞台演几场话剧,久而久之,话剧演员就成了“清流”了。
而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观众更为熟悉。所以电影演员出演电视剧,就成了奇事。
章子怡确定主演《上阳赋》(当时尚名《帝王业》)时,网友最大的疑惑便是“她为什么要来演电视剧”。即使后来章子怡给出了官方解释,但大家依旧将之概括为“挣钱嘛,不寒碜”。
必须承认,电视剧的拍摄手法和电影是不同的,演员转换起来并不容易。
首先,拍一部电影的单位智慧含量更高。两小时长的电影,拍四五十天是常态。碰上王家卫那样的导演,一部电影的产出时间更是要长达数年之久。而电视剧呢?一部40集的长剧,拍摄至多百十来天。雕琢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大银幕和小荧屏需要的演员脸型不同。《上阳赋》里,不少观众吐槽章子怡长相刻薄,但她的脸型放到大银幕上,又是典型的东方美人。《宸汐缘》里,张震的战神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可到了《缉魂》,他的精湛演技堪称惊艳。
再次,是文本疏密程度的问题。在话剧舞台上,演员可以十分钟不说台词,只靠动作来展现情感。电影虽不会如此极端,可几十秒的静默也不奇怪。但剧集不成。演员一分钟不说话,观众就不耐烦了。
那些电影演员为丰富人物情感静默时加的小动作,到了电视剧里就成了“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前期症状。
其三,选择错位与用户错配问题。
像章子怡、周冬雨这般咖位的电影演员出演电视剧,必然片酬不低。其出演的剧集,通常是所谓的S级项目。可这些S级项目,真的需要电影咖吗?
就如《千古玦尘》,这般故事逻辑简单、戏剧冲突薄弱的剧本,何必请周冬雨呢?平时喜欢看这类古装偶像剧的观众,真的想看周冬雨谈恋爱吗?“ta”们真的会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周冬雨身上吗?从播出效果来看,并非如此。
要我说,作为商品属性更重的产物,电视剧还是要满足观众的朴素刚需。
男观众想看美女,女演员得选得匹配“直男审美”。譬如当年之《鹿鼎记》。
女观众就想契合价值观,所以女性剧必须鞭辟入里,和她们达成情感共鸣。
出品方如果真的想请“章子怡们”,拍个更展现演技的短剧不更好吗?纵然电视剧是按集卖钱的物什,但将80分的演员用成40分,还是有些说不过去。
其四,大众舆情已然对电影咖形成一种倒逼之势。
我之前谈到,如今的反智、反权威行动愈发激烈。精英主义被轰成残砖破瓦,民粹主义变成流行时尚。互联网让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权利,也为那些反智行动提供了最好的温床。再说明白一点,观众和演员之间已经撕裂了。
“208万”事件一出,演员这个职业身上就多了个放大镜。稍有差错,就会遭遇群嘲。章子怡愤怒时发出的“分羹说”,最终就反噬到了自己的身上。
当然,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电影咖演技争议的另一面,是观众变得不好糊弄。
有网友戏称,如今文娱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标准文化艺术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是有道理的。
【文/冯壹】
不是说大咖就拍的烂,是几乎所有的电视剧都烂!国产剧精品极少,烂剧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