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一天,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风正村,一件事情的发生,让这个村子顿时热闹了起来,因为村子里来了一群说着韩语的人,到这里认祖归宗,既然说的韩语,那不就是韩国人吗?怎么会到中国来寻找亲人呢?
面对疑问,其中一人拿出了一个族谱,并表示“我们是中国人”,果不其然,他们族谱上的一个名字“田好谦”, 就能够证明他们的确是中国人,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前在他们的祖先身上又都发生了什么呢?
从商2004年,一群说着韩语的人,到中国河北省邯郸市风正村寻亲,这件事情的最开始还要从一个名为“田好谦”的人说起,这个人毋庸置疑,正是他们当地田氏一族的祖先。
田好谦,1610年出生于广平府风正村,也就是现在的河北邯郸,他出生的时期也正是明朝中后期,当时田氏一族是当地的一户名门望族,族人大都是在朝廷内当官,而身为世家大族,对于家里的孩子,自然是比较重视教育的,希望他们能学成一身本领,将家族的荣耀一直继承下去。
田好谦就是孩子们的其中之一,他身为男孩,自小就被家族寄予厚望,从小就识文断字,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年纪轻轻也一下考中了秀才,学问颇深,如果能够继续参加科举的话,凭他的本事,定是能在朝廷中有个一官半职的。
但是生性洒脱的他,最后却对经商起了兴趣,可是他那么大的家族,根本不需要他去经商赚钱,只希望他能够像祖先一样,好好的在朝廷当官,更何况,在古代,商人是没有什么太高的地位的,因此家里的人都不希望他去从商。
但是他对经商太感兴趣了,就算家里人不同意,他也会偷偷的去做,家人看也拦不住他,就直接随他去了,不管他了,所以田好谦就把精力完全投放在了做生意上,他很有经商的头脑,很快就把自己的生意做大了。
为了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他继续努力,他要看看自己到底能把生意做到哪一步,不过他这生意之路,也充满了意外和挑战,因为当时已经是处于明朝后期了,各地战乱不断,这没有稳定的经商环境,势必会影响做生意的效率,因此他也遇到过不少的麻烦。
一次,为了做成一笔大买卖,他便亲自到了外地去谈生意,期间好巧不巧的就遇到了叛贼,生死一线,他为了保全性命,也不管那么多了,看哪儿有路,就直接往哪儿逃,当他感觉安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朝鲜。
当时朝鲜国是我国的附属国,也就是朝鲜王朝,他没想到自己跑了这么远了,那既然这里安全,他就想干脆就在这里待一段时间,等危险过去了,他再返回家乡也是可以的,于是就在朝鲜待着了,但是因为只顾着逃命,他身上早已分文不剩,只好在朝鲜乞讨,过了一段很苦的日子。
田好谦的家族,是明朝中后期的名门望族,家里的人都希望他能够入朝为官,但后来他却去经商,在外谈生意时,又因遇到战乱被迫逃到了当时为我国附属国的朝鲜王国,他打算等危险过去、情况稳定之后再返回家乡,谁知他到死都没能再回去,这是怎么了?
只能说田好谦就是做官的命,他刚开始到朝鲜之后,因为身无分文,就只好去乞讨,在乞讨期间,他也见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事情,也算是体验了一把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这对他来说也是有益的。
有次他遇到了也正在乞讨的人,但跟他不同的是,这些都是孤儿,这就让田好谦不禁想起来了自己家族的孩子,都是同样的年纪,一个能够坐在书桌前安安静静的读书,一个却只能在大街上乞讨,真是天差地别,他于心不忍,就主动过去跟这些乞讨的孩子进行交流,互相熟悉后,他就教他们学认字,这些孤儿都学的很认真。
一天田好谦又在教字,他那非凡的谈吐碰巧被路过的一个官员给注意到了,那名官员走近一看,教的还是汉字,于是就上前询问田好谦,这时他也明显感觉到田好谦的不一般,那种高贵的气质,即便是身穿破烂的衣服也是遮挡不住的,在大概了解田好谦的情况后,这名官员就把田好谦带回了府里,好生的给照顾着。
当时的朝鲜王朝作为大明的附属国,一直致力于学习中华文化,这名官员正是看田好谦懂汉字,又是大明的人,就给直接带回去了。
在府里,田好谦换洗了一下,当他身着整洁的衣服站在官员面前时,官员明显能感觉到他身上的那种大气与贵气,不愧是大明的人。
之后官员就与田好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时官员才知晓田好谦的真实身份,竟然还是大明的名门望族,而让他更兴奋的是,田好谦学识渊博,这可不就是送上门来的人才吗?眼前的人必定能够帮到自己,所以就让田好谦做了自己的幕僚。
田好谦出身名门望族的田氏一族,自小就对朝廷的事情耳濡目染,朝鲜王朝内的情况,田好谦有的是策略应对,因此他帮助这名官员很快就得到了朝鲜王的赏识,这可让官员很是感激,如此优秀的人才,这名官员直接推荐给了朝鲜王。
博学多识的田好谦,根本没用多久,就让朝鲜王赞叹他的才学与能力,直接给他封了一个大官,田好谦真是没想到,自己没在明王朝当官,却在朝鲜当官了,他笑称自己不愧是田氏一族的人,就是当官的命运。
田好谦外出做生意时,为躲避战乱危险,就流落到了朝鲜境内,后因为被一个官员发现懂汉字就给带了回去,因他博学多识,便前后得到了官员和朝鲜王的重用,但即便他在朝鲜什么都有了,可心里还是记挂着家乡,一直都在等待时机回到家乡,可他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田好谦得到朝鲜王重用后,不愁吃穿,不过他并不留恋,而是一直在关注回到家乡的机会,当时明王朝岌岌可危,清军虎视眈眈,正伺机入关推了明王朝,各地战火不断,这也是他当初选择先留在朝鲜的原因之一。
当了官之后,田好谦也试着跟家里写过信,但都因战乱原因,石沉大海,得知清王朝建立后,田好谦清楚自己能联系到家人的希望更加渺茫了,他虽然不知道国内到底是怎样的具体情况,但他清楚的是,他田氏一族,必定会随着明王朝的覆灭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族人如今都在哪儿,他根本无法得知,更不用说再把信送出去的事情了。
不过田好谦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家族,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在朝鲜也成婚生子了,以他为主的新家族就此出现,他不仅有了儿子还有了孙子,他就向自己的子孙反复讲起自己的过往,还立下了家训,整体的意思都指向“不忘故土,寻找族人”。
为了让后代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田好谦还在朝鲜那里仿建了自己家乡的房子,也保持着家乡的风俗习惯,并编写族谱,而在族谱的第一页就写着他是一个中国人,他的子孙后代也都只会是中国人。
他教育有方,治家有道,他的子孙也如他一样,十分优秀,深得朝鲜朝廷的重用,因此在朝鲜多了一个田家的朝鲜大族。
从初到朝鲜那天起,田好谦就思念着家乡,到了晚年的时候,思想家乡的心情达到了顶峰,后来在他弥留之际时,他留给子孙最后一句话便是“一定要找到族人,回到故乡呐……”,而这一句话也成为了每个田家当家人最后的遗愿。
自田好谦之后,谁做主田家,谁就会继续上一辈人的愿望,继续到我国寻找族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了,再然后朝鲜战争爆发,将朝鲜一分为二,田家便在韩国,是在韩国居住的中国人。
之前因为战乱,田家的子孙还是未能找到族人,后来中韩宣布建交之后,田家当时的主家人是田文俊,他立马就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在中国寻找当时的田氏一族,但时间过去太久了,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根据祖上留下的信息去进行寻找,找到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不过这是几百年来祖先的遗愿,田家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没想过放弃。
好在在中国的田氏一族,这几百年来,也在寻找田好谦这一脉,也是想法设法的去搜寻他们的信息,于是在2004年的时候,寻找彼此几百年的双方,终于要碰面了,当时田文俊带着家中的长辈,来到了河北邯郸风正村,当双方都在族谱上找到“田好谦”这一名字时,他们全都潸然泪下,他们这一家族的人总算是团聚了,历代祖先的遗愿总算是实现了。
之后,田文俊等人就跟着族人祭拜了祖先,在河北邯郸风正村的田氏后人,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一直流落在外的田家人的名字,全都增添在了族谱上,田氏一族几百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血浓于水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