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6岁,搭档老伴退休金六千五让我随便花,3个月我匆匆结束搭伙

鸿毓说过去 2025-03-18 01:56:14

文|时光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在女儿和朋友的劝说下,我尝试着找了个搭伙老伴。

他每月六千五的退休金全都让我随便花,日子原本应当过得悠然自在。

可谁知,仅仅三个月,我便毅然决然地结束了这段搭伙生活……

我曾为故事会、意林杂志撰稿多年,专业创作扣人心弦的作品!想体验更多类似的精彩故事?点击头像进主页,发掘更多让心灵共鸣的创作!这篇文如果您觉得可以,别忘了----收藏点赞关注----

01

客厅的光线有些暗,窗帘半掩着,透进一缕微弱的阳光,落在茶几上。我的手轻轻摩挲着玻璃相框,里面的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但他笑得还是那么温和,眼角的皱纹堆叠着岁月的痕迹。

“老李,你走了三年了……”我轻声呢喃,声音仿佛被时间吞没。

自从老伴去世后,我的生活就像一条被截断的小溪,少了流动的方向。每天清晨五点,我都会习惯性地醒来,摸向身旁的空位,再愣愣地盯着天花板,直到天色大亮。我也去过公园,和一群老姐妹跳广场舞,或者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可到了晚上,回到这间屋子,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女儿来看我时,发现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忍不住叹了口气:“妈,你不能总这么一个人过啊。”

“怎么?”我放下手里的杯子,看向她。

“找个伴儿吧。”她的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我一愣,随即苦笑:“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找什么伴?”

“56岁哪儿算老?”女儿坐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劝道,“你看看你现在,日子单调得跟白开水一样。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也好有个说话的伴儿,遇到什么事儿,身边总归有人。”

她的话让我沉默了。是啊,余生还很长,可我却像个孤零零的影子,在日子里游荡。

过了几天,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人。“刘国庆,61岁,老伴去世了很多年,是个退休干部,人挺正派的,平时也爱干净。”朋友在电话里说,“他一个月退休金6500,自己也不怎么花钱,要是你们能合得来,日子不会差。”

我本来不太愿意去见,但朋友再三劝说,我也就答应了。

第一次见面,我们约在公园里。他穿着一件熨得平整的白衬衫,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干练。他主动向我伸出手:“你好,我是刘国庆。”

“你好。”我轻轻握了一下他的手,客气地笑了笑。

我们找了一张长椅坐下,聊了起来。他退休前在某个单位做管理工作,说起以前的经历时,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你平时都做些什么?”我问。

“看看书,下下棋,偶尔在家练练书法。”他说,“还有就是看足球比赛。”

“足球?”我有些意外,毕竟我身边的老年人里,喜欢看这个的并不多。

他笑了笑:“是啊,年轻时就喜欢,后来退休了,更有时间看了。”

我不懂足球,但觉得人总得有点兴趣才好,便点点头:“这样挺好的。”

他聊得兴起,又讲了几个年轻时的故事,语气幽默,倒也有几分风趣。我听着,不时笑着附和几句,心里渐渐对他有了些好感。

就这样,我们又见了几次面。他为人讲究,举止得体,和我相处起来也很舒适。我开始觉得,或许搭伙过日子,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人久了,总归还是觉得冷清。”那天散步时,他突然开口,“你看咱们聊得也挺投缘的,要不试试看?”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期待,我心里微微一动。

是啊,人生已经过了一半,谁又愿意在往后的岁月里,始终形单影只呢?

那一刻,我点了点头:“行,那就试试吧。”

02

搭伙的头一个月,我们的生活倒还算平稳。

他每天起床得有些晚,洗漱后会去阳台活动筋骨,偶尔练练太极。我起得比他早一些,泡一壶茶,坐在餐桌边看窗外的景色。等他活动完,我们就一起吃早餐。我做饭的手艺不错,家常小菜能变着花样来,他吃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夸我一句:“还是家里饭香。”

白天,他喜欢坐在客厅里看书、练字,有时出门和朋友下棋。我会去菜市场买菜,顺便和街坊聊聊天,日子虽平淡,却也过得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我们的习惯和性格,其实并没有那么合拍。

比如花钱。刚开始,他对我挺大方,总说:“家里的钱你随便花,想买什么就买,不用问我。”我起初没当回事,毕竟我自己的退休金也够花,不需要动他的钱。可后来,我发现他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

他喜欢买保健品,什么鹿茸、人参、冬虫夏草,只要听说有点好处,他就恨不得买一堆回来。我有次劝他:“你吃得了吗?别买那么多,放久了浪费。”

他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保健品不嫌多,吃不完还能送人。”

更夸张的是,有一次他路过商场,看见了一只红木雕刻的麒麟,非要买回家放着,说是能“镇宅旺运”,花了六千多。我当时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你一个月退休金才六千五,这一个摆件就花了小半个月的钱,值得吗?”

他不耐烦地笑笑:“我高兴就行,你管那么多干嘛?”

我心里顿时一阵不舒服。虽然这钱是他的,我没权利干涉,但想到将来要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的消费观念完全不同,难免会有摩擦。

后来,我干脆不再管他爱怎么花钱,可没想到,他的不靠谱还不仅仅是花钱这件事。他作息混乱,尤其是喜欢熬夜看球。

他是个铁杆球迷,几乎每场比赛都不会错过,特别是欧洲的比赛,总是在半夜两三点才开始。只要有球赛的晚上,他就窝在沙发上,盯着电视目不转睛,有时候看到激动处,还会兴奋地拍大腿、喊一声“好球”!

我睡眠本来就浅,他一闹腾,我根本睡不着。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在卧室里喊了他一声:“小点声,快凌晨三点了!”

他嘴上答应得痛快,声音却一点没降,甚至还打电话和朋友讨论比赛走势。我气得睡不着,第二天顶着黑眼圈跟他说:“你要看球能不能戴耳机,或者关小点声?半夜吵得人睡不着。”

他一脸无所谓地笑笑:“这么精彩的比赛,不看太可惜了。”

我心里堵得慌。

最让我难受的,是他的子女对我的态度。

他有一儿一女,平时不怎么来家里,可一旦来了,总是对我爱搭不理。他的女儿尤为直接,有一次吃饭时随口问了一句:“听说我爸退休金随便给你花,真的假的?”

我一愣,连忙摆手:“哪有的事?他的钱他自己管,我又不是图这个。”

她冷笑了一声,拿起筷子,没再说话,但眼神里透出的不信任,让我心里极度不舒服。

我本来以为,搭伙过日子是为了彼此照应,可现在看来,倒像是进了别人的家,还得小心翼翼防备着。

这天晚上,我失眠了,盯着天花板,心里说不出的压抑。

我开始问自己——这样的日子,真的比我一个人过更好吗?

03

这段搭伙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憋屈,我时常在夜里醒来,盯着天花板,问自己:这样真的比一个人过更好吗?

矛盾像蚂蚁啃食着我的耐心,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我彻底忍不下去了。

那天,我提前和刘国庆说好,第二天要和几个姐妹出去玩,早就约好了,还答应了一起去郊区农家乐吃饭。他当时没什么意见,点点头,随口应了句:“好,你自己注意安全。”

可是第二天一早,我刚换好衣服准备出门,他突然拦住我,语气不容置疑:“别去了,中午给我做红烧肉吧。”

我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是说好了我要出去吗?”他理所当然地说:“就一次,改天再去呗,红烧肉好久没吃了,今天突然想吃。”

他那态度,好像我随时得围着他转似的,完全不考虑我自己的安排。我心里的火腾地一下窜了上来,忍着脾气说:“国庆,我不是你的保姆,搭伙过日子是互相尊重的,不是你一句话,我的计划就得改。”

他皱起眉头,似乎没想到我会反驳,语气带上了几分不耐烦:“不就吃顿饭的事吗?怎么还这么大脾气?”

我冷笑了一声,把包往肩上一挎,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出了门,我的心里还是一阵阵发凉。

这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他总觉得,我的时间、我的习惯,甚至我的自由,都是可以让步的,而他从来不会为我改变任何一点点。他可以大半夜开电视看球赛,可以花上千块买补品摆设,却容不得我按自己的计划去和朋友见个面。

这样的日子,跟以前有啥区别?以前,我至少是自由的,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傍晚我回到家,他正坐在客厅看电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见我回来,他连头都没抬,语气冷淡地说:“饭在锅里,自己热一下。”

我的心,彻底凉透了。

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这日子,没法再过了。

我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一件一件放进行李箱,动作虽然平静,内心却翻江倒海。三个月前,我还对这段关系抱有期望,觉得找个搭伙的人,能让彼此的晚年过得轻松一点,可现实却狠狠给了我一记耳光。

不是所有的搭伙,都能带来温暖。有些关系,反而是束缚,是消耗,是折磨。

晚上,我和他说:“国庆,我想清楚了,咱们散伙吧。”

他愣住了,电视里的新闻还在播报着,可他的目光已经不在屏幕上,而是定定地看着我。

过了很久,他才缓缓开口:“这么快就要走?”

“是啊。”我轻轻地笑了笑,“搭伙是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不是为了让自己越来越累。”

他没有挽留,也没有争吵,只是沉默地坐着,仿佛终于意识到,我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第二天,我提着行李离开,站在熟悉的街道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阳光暖暖的,风轻轻地吹过,我感觉自己久违地放松了下来。

回到自己的家,我环顾四周,忽然觉得,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

手机响了,是女儿的电话:“妈,你回来啦?”

我笑着应了一声,语气轻松得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嗯,回来了。”

余生,我还是一个人,但这次,我不再害怕。

年纪大了找个人搭伙过日子,道德是福还是祸?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鸿毓说过去

鸿毓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