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投研:棉纱——织料之王
极简说商业
2025-04-17 13:26:56
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496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一、棉纱介绍
1、概述
棉纱是由棉纤维经过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线,根据纺纱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
棉纱是棉花最直接的下游应用,90%以上的棉花都用于纺纱。
棉纱经合股加工后成为棉线,也就是一团棉纱,后可纺织成棉布。
因而,产业逻辑是:棉花——棉纱——棉线——棉布——纺织品。
棉织物拥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能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水和湿气,使穿着者感觉柔软而不僵硬;拥有良好的柔软度和耐用性,质地柔软、触感舒适,具有良好的亲肤感,且不易起毛球,可经多次洗涤;拥有天然环保的特性,对人体无害,特别适合与皮肤接触,天然环保。
虽然纺织纤维多种多样,包括天然纤维(棉、毛、丝、麻)和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但是棉纤维依旧占据不可替代的行业地位。
2、历史&现状
自古以来,人类生活就与各种纤维密切相关。
5~10万年前,随着体毛的退化,人类开始用兽皮、树皮和草叶等天然衣料遮体保温;1万年前,人类已能直接使用羊的绒毛;公元前2640年,商朝已经有了养蚕及蚕丝,说明那时已经有了蚕衣;麻衣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当时,麻衣被诸侯、大夫、士等阶层的人用作上朝之外的日常家居之服,也作为丧服,而当时的老百姓则穿大麻、兽毛织就的衣服;我国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棉制的“袄”,明清时代,棉布已十分普及,棉衣成为普通大众的防寒衣装。
与天然纤维悠久的历史相比,化学纤维的历史还很短。
化学纤维伴随着人类对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而发展起来,与天然纤维相比,化学纤维具有结实耐用、抗皱免烫、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特点,而不必像天然纤维那样占用土地、加工费时费力、产量有限。
除此之外,化学纤维种类繁多,短短百年间化纤新品就达上百种,作为对比,人类找到并真正利用的天然纤维不过几种或十几种。
在我国,恐怕无人认同化纤面料的性能优于天然纤维面料。但在发达国家,观点正好相反,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化纤面料在舒适性、功能性、高感性等方面更具优越性能。
3、产业链
棉花(70%)加工费(15%)运费(10%)涤纶黏胶——棉纱(90%)——棉线——棉布——家纺(床单&被罩&窗帘)针织(汗衫)工业(电工黄蜡布&轮胎帘子布&刺绣线)
生产一吨棉纱大概要用1.08吨棉花。
我国棉花产地在新疆,交割地也在新疆,籽棉在新疆当地进行初加工,得到棉花(35-40%)棉籽(60%)后,其中,棉花会被运往中原地区,在当地的工厂进行深加工,制作出棉纱。
目前,棉纱的交割地在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4、供求
1)供给端
2024年,我国棉纱产量为616.4万吨,比2023年增加了54.6万吨,增长率为9.7%,同年,进口152万吨。
2)需求端
2024年,我国棉纱消费量为794万吨,同比略增0.5%。
纺织业属于低端制造业,随着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如今棉纺织业已经陆续搬迁至人工和土地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因而,在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棉纱,24年,进口数量占到总消费量的19%。
二、棉纱期货介绍
盘面上交易的棉纱是C32S,其中,C是棉质,32是纺织工艺,S是粗细类别。
棉纱期货的报价单位是元/吨,交易单位是5吨/手,最低交易保证金是5%。如果做多1手棉纱,假设价格是20000元/吨,这意味着以2万元/吨的价格,购买了5吨棉纱,一共花费了10万元,由于棉纱的交易保证金是5%,实际上花费0.5万元。
三、棉纱期货的投资逻辑
棉纱是一个很小众的期货品种,交易量很小,一般和上游的棉花差了一个数量级。
棉花和棉纱,二者紧密相关,由于存在加工费、运费等,二者之间存在价差,即花纱差。
花纱差的经验数据是6000元/吨,当脱离这个经验数据时,可以进行套利。例如,如果超过6000元,那么可以做空棉纱,同时做多棉花;反之,做多棉纱,做空棉花。
除此之外,棉花的历史价格底部是10000元/吨,据此推至,棉纱的价格底部是16000元/吨,这也是我的预警价。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