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锡绘梅竹图康熙帝临米芾书折扇
扇子乃招风引凉的工具,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扇子不断被赋予着美好的寓意,既可高居庙堂附庸风雅,又可身处江湖之野谈笑风生,它是映照新娘娇容的明月,又是士子挥毫笔尖的仁风。
折扇的起源很早,最早出现于《南齐书》的记载:“褚渊以腰扇障日。”其中的“腰扇”据宋代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解释就是折叠扇的意思。
相比团扇送来的阵阵香风来讲,文人墨客好似更偏爱折扇的风流洒脱。从元代开始,团扇日渐衰颓,因折扇方便折合,易于携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折扇也成为墨客们挥洒诗意的载体。人们赋诗赞之曰:“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风翅长。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持花傍。宫罗旧赐休相妨,还汝团圆共夜凉。”
蒋嵩 山水图扇页
虽然折扇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折扇最广泛流行的时期还是在明代。明朝永乐皇帝命令内务府大量制作折扇,制作折扇时,一面命待诏学士在扇面上写下诗词文句,一面由画苑的画师绘上精美的图案,由皇帝赏赐给嫔妃、大臣们,一时间折扇一跃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手持折扇也成为品味高雅的象征。
蒋廷锡 绘梅雀图康熙帝书雪梅诗折扇
宫廷所制折扇,个个都精美绝伦,价值不菲。用玳瑁、檀香、沉香等珍贵木料所制成,制作的手工艺也十分精巧,有镂空通身,并在扇内填满香料的;还有空圆钉铰中,在其中藏入极小的骰子的方法。
明瞿佑在他的《北双调·清江引》描绘了折扇之用与折扇之趣:“双环结成连理枝,舒卷随人意。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时清风阵阵起。”
扇子不仅在制作上精美异常,而且明清之际扇面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沈周《江亭避暑》
清代藏书家吴荣光在他的题记中说:“到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为书画,蔚为吴下人书画扇面之风气。”明四家们也都留下不少的佳作,例如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寅《雨竹》扇面和《秋葵》扇面;沈周的《江亭避暑》扇面个个都是上等之作。到了后来的“松江画派”、“清六家”、“扬州八怪”等文人画家更是为扇面增添许多光彩,折扇又因此被称为怀袖雅物,同僚友人之间互赠折扇之气更是蔚然成风。
宋代著名文学家宋祁就有一首赠扇诗《谢提点刑狱李郎中赠扇》:“规裁珍素裂轻云,柄剪春篁燥丛露。制以为扇持赠君,拂君怀袖袪君暑。蜀天六月苦炎歊,赤龙秋秋驻云雾。火走肤脉汗若流,暗逗浮凉下天宇。画作飞蝇缘误点。徐隔游尘不成污。何以为报我知之,奉扬仁风慰黎庶。”一把扇子,一首题诗,无需多言,他们君子之间淡淡如水的感情便悄然出现。
竹股烫花素面折扇
扇子如此得文人的喜爱,当然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在《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如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当年题扇的地方,时至今日,桥上还竖有一块一人多高的“晋王右军题扇桥”大石碑。
在文人眼中,扇子不再是单纯的扇子,它们是雅、是情也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