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一些古代影视剧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唐之前,皇帝们往往在历史上被称为某文帝、某武帝;而到了唐宋元时期,皇帝们大都被称为某太宗或某太祖;明清之际则又换了称呼改用年号称呼,例如,永乐帝、雍正帝、乾隆帝等......
这种称呼为何每隔段时间就会产生变化呢?这还得从区分谥号、庙号、尊号、年号来说起,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小小的称呼,它们都是皇帝名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地位,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谥号——帝王和公卿大臣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所定的称号
秦始皇(图片来源于网络)
谥号最初来源于西周时期,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故而秦代帝王称呼较为特殊。秦二世而亡后,西汉建立又恢复了谥号制度,为历代所沿袭。
谥号一般用一两个带有褒贬的字来表明善恶,基本分为三大类:美、平、恶。例如,“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暴慢无亲”曰厉等。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由继位君王许可,诸侯大夫们的谥号则由天子或朝廷赐予。随着时间的发展,到唐以后,谥号字数越来越多,且多为美谥,失去了褒贬的意味,故而唐以后史家不再用谥号称呼帝王了。
庙号——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在太庙中所处位置的称号
庙号起源也很早,一般认为其起源于商朝,汉承其制,亦称某祖、某宗。庙号一般按照嫡传世系编排,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则,由继位皇帝议立,能够享有庙号的,就意味着被推入帝统系列。如西汉高帝庙称太祖,文帝称太宗,但并非每位皇帝都有庙号,一般都是有功绩者才有,因此有一定的评价性作用。
隋唐以后,所有皇帝都能取得庙号,一般开国或有重大贡献者称某祖,其余的称某宗,不再按世系和政绩排位,庙号就成为皇帝确立正统、加强权威的重要工具,唐以后因谥号失去了褒贬作用且字数过长,不便称呼,故而多以某宗、某祖来称呼帝王。
尊号(也称徽号)——皇帝在位时由臣下加以尊崇的称号
武则天(图片来源于网络)
尊号出现于唐高宗当政期间,于武则天时成为一种制度。尊号往往是一大串赞美之词,如唐玄宗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实际上是谥号延伸到活着的皇帝,既满足了皇帝的虚荣心,又给了臣下巴结以求名利的机会,因此在位皇帝常常多次被群臣上尊号。但尊号有一种“臣议君”的评价意义,明朝朱元璋在位时,便废除了该制度。
年号——帝王纪年所确立的名号
汉以前帝王没有年号,一般认为年号创始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自此以后,如果有所谓祥瑞或者发生重大变故以及新皇帝即位,都要立号改元。年号的内涵和更替,与各个时期的政治局势、皇帝本人所处环境、特点,以及皇帝的统治意向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当听到某位帝王的年号时,便可根据其年号内涵大致推断这位帝王的施政特点,做一点初步的了解。
雍正帝(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清以前皇帝的年号经常更改,有的皇帝甚至用过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明清两代一般每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故习惯上以年号称明清两代的皇帝,如建文帝、永乐帝、雍正帝、乾隆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