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末清初,一大批耶稣会士,怀着虔诚的信仰,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传播信仰。尤其在清代宫廷中,还出现了一位历康雍乾三代的大师级画家——郎世宁,他以自己独到的风貌在宫廷画中开启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新体画风,同时也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画技相结合,为中国绘画体系向近现代迈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耶稣会士之所以会成为宫廷的艺术家,除了他们自身拥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外,也与他们的使命以及当时的环境息息相关。
1715年,意大利传教士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不远万里来到大清,没过多久,就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召见。然而召见并不意味着他的传教能够顺利进行,相反,康熙认为西方教义违反了中国的正统思想,但教士们身上的科学和艺术才能可以留有大用。由此,康熙帝赐给了这位传教士第二职业——宫廷画师。而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郎世宁。
这是他人生经历的一点转折,也是他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改变。
把郎世宁归纳于中国绘画史无疑很“突兀”。那个时代,从西方远渡重洋来中国传教,郎世宁的目的显然并不是想成为一名艺术家的,然而现实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来到中国不久,郎世宁便被派遣到如意馆担任专职画师,这一当就是数十余年,历经康雍乾三朝。在这数十年中,郎世宁虽未能完成最初的目的,却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画技相结合,开创了新体画法,因深受清三代皇帝之喜爱,他留下诸多的作品也都被收入《石渠宝笈》之中。
清 郎世宁《聚瑞图》
身为历经康雍乾三代的宫廷画师,郎世宁除了每日辛勤作画之外,还通过学习汉文、满文等方式,不断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情感思想,并将这些融入到绘画上去。一方面是出于作为画家的主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符合皇帝的品味。
《心写治平图》令妃
康熙朝时,康熙本人不喜油画,因为时间长了之后,油画颜色变黑,画面内容也会模糊不清,于是郎世宁便和其他外籍画家潜心研究如何用胶质颜料在绢面上作画;乾隆朝时,郎世宁因其娴熟的技巧及与乾隆的个人交情而受到重用,乾隆初年郎世宁受命画《心写治平图》(《乾隆帝后嫔妃图卷》),在图中郎世宁一方面融入了西方明暗的画法,让人物拥有立体感,另一方面做了适应中国审美让步,画作既有西方精细写实感,又有东方含蓄优美之风。
《心写治平图》忻嫔
据说此画作成后乾隆立即将其放于匣中收藏,乾隆自己也仅在该画完竣、七十大寿及让位时看过三次,随后将画密封于盒内,旨谕如有偷窥者即令处死。此画也是郎世宁所绘人物肖像画中最著名的一幅。
此后,郎世宁一直都致力于探索西画中的新路,而他也做到了。从现今留存的郎世宁亲笔画迹来看,它既有油画写实的艺术概括,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之笔墨韵味,堪称为郎世宁的新体画。
雍正二年郎世宁为雍正祝寿的所绘《嵩献英芝图》中,就充分展示了郎世宁将西画技法与东方韵味融合的深厚功底。
《嵩献英芝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逐渐地在为皇帝作画的过程中,以其严谨扎实的写实功底、注重明暗效果的绘画特色、作品整体上浓厚的欧洲绘画风格和情调,加之融合了传统中国画的写意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宫廷画师中的地位。
除此之外,郎世宁还曾大力在宫廷内推行西式技法,康熙在位时期,他就曾向康熙帝提议建立一所绘画学校,但遗憾的是康熙帝未曾采纳这一建议。不过郎世宁也并没有就此放弃这一想法,雍正年间,学者年希尧(年羹尧之兄)就在郎世宁的帮助下,在中国首次出版了介绍西画焦点透视法的专著《视学》,序言中特别说明曾受益于翰林院画院的“郎学士”。
郎世宁虽说是宫廷画师,但是当时的生活和创作条件却并不好。他的欧洲伙伴王致诚曾在写往欧洲的信件中说起他们作画的情形:
“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热。视为属民,皇上恩遇之隆,过于其他传教士,但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掣肘,不能随意发挥。”
又因为他不是中国人,是欧洲人,受到的限制则更多。这种生活条件一直到乾隆帝继位之后,才逐渐变好。
郎世宁墓碑 北京西城区欧洲传教士墓地
1766年,郎世宁去世,年78岁。丧礼备极哀荣,葬于城外数公里御赐的一块土地上,乾隆亲撰墓志铭,以示对这位高年教士永远怀念。郎世宁死后被赐予侍郎之衔,在总计536卷的《清史稿》里,对他的全部记述是:“郎世宁,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赏异。凡名马,珍禽,异草。辄命图之,无不栩栩如生。设色奇丽,非秉贞等所及。”
郎世宁死后葬在北京城门外的耶稣会士墓地,与同会的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