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开国之君都有自己的“嫡系战队”,比如明代的李善长就被朱元璋视为自己的“萧何”。这样的评价,是相当了不得的。
投靠朱元璋以来,李善长不辞辛苦,出生入死地帮助朱元璋打江山、治天下,还为朱元璋确立了儒法杂糅的治国理念,贡献值确实也是与萧何不相上下。
年岁渐长后,李善长更是选择告老归田,远离官场,相当于急流勇退,将自己对朱元璋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但是最终,76岁的李善长却没能像萧何一样得到善终,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1.辉煌的前半生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和出生于安徽凤阳的朱元璋是同乡。与李善长相识之前,朱元璋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义军首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李善长却已经是地方上的知名人物,号称“里中长者”。
1353年,朱元璋南下攻打滁阳(今安徽滁州)的时候,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朱元璋非常高兴地接待了他,并认真讨教:“如今乱世当道,先生有什么办法帮我平定天下吗?”
李善长的回答是:“刘邦当年成就帝业,最根本的原因是做到了‘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这三点。只要您向刘邦学习,就一定能够成就他那样的帝 王之业!”
朱元璋听后十分激动,认为李善长是萧何、诸葛亮一般的人物,必然能够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李善长没有辜负朱元璋对自己的厚望,此后的十几年间,他不间断地立下大功,帮助朱元璋扫平了称帝路上的一切障碍:
他建议朱元璋不断招募有识之士,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在笼络人心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他出色地完成了军机檄文之类的文案工作,对后勤供应安排得妥妥当当,使得朱元璋可以心无旁骛地用兵打仗,减少了攻城略地时的后顾之忧;
他力劝朱元璋树立“以仁义夺天下”的基本理念,在攻城时约束手下士兵不乱杀人,因为“百姓会自动远离残暴的军队,去投奔不乱杀人的武装!”;
他还为明朝政权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经营盐茶、铸钱、开矿冶炼等活动做出了明确规范,使得朱元璋的统治区域不仅仅兵强马壮,经济上也称得上繁荣昌盛。
通过李善长的帮助,朱元璋无论是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还是在与张士诚决战的过程中,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元末起义军中拔得头筹。
也正因为有这些突出贡献,等到明朝成立大封功臣时,李善长虽然没有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但还是获得了超级奖励,他被授太师、中书左丞相,被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
他还得到了让别人垂涎欲滴的免死铁券,得以享受“尔免二死,子免一死”的待遇。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李善长的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只要他不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行,基本上可以平稳着陆,享受自己辛苦半生得到的胜利果实。但是此后的李善长,却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
2.做大淮西集团,为悲剧命运埋下伏笔李善长能够被朱元璋器重,除了依靠他本人的强大能力,也和他与朱元璋的特殊关系密切相关。
明朝建国之初,实权派人物大多是朱元璋的安徽同乡,比如汤河、徐达等人,俗称“淮西勋贵”。
淮西勋贵们和朱元璋说着一样的方言,有着大致相同的儿时经历,又在多年的战争过程中,和朱元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助力朱元璋从草根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顶峰。
朱元璋非常信任这些人,认为他们是自己最最亲密的战友,是“自己人”,而李善长恰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因为有这层关系,李善长在明朝成立后,绞尽脑汁将淮西集团做强做大,不断打压其他势力团体。其中刘基所代表的浙东集团,便是李善长苦苦打压的目标。
1368年,因为李彬事件,李善长和刘基正式“开火”了。
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一次,李彬因为犯了罪被身为御史中丞的刘基抓了起来。
李善长赶紧去找刘基说情,但是刘基毫不犹豫地拒绝帮忙,并将事情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
正巧朱元璋的朱批落在了李善长的手上,他忍气吞声,再次找到刘基恳求说:“天下大旱已久,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宜行刑。”
结果刘基一点面子都不给地回应:“杀李彬,天必雨!”
就这样,李彬被处决,李善长和刘基之间的矛盾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李善长联合满朝文武,指控刘基在祈雨坛下杀 人,才会闹得天怒人怨。刘基知道自己斗不过势头强劲的淮西集团,于是主动选择退出。
刘基的请退让朱元璋对李善长产生了忌惮心理,他认为此时的李善长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同乡了,而是让自己十分头疼的竞争对手。
一天,朱元璋暗戳戳地对李善长说:“人应常自检点,凡事必求至当。今每遇斋戒,必思齐整心智,对越神明。”
意思是说,作为臣子,你得时刻检点自己,不能时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凡事得讲究一个度。
李善长闻言大吃一惊,这是朱元璋在对自己敲警钟啊,鸟尽弓藏等典故一下子冲入他的头脑中,他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否则接下来,恐怕要大祸临头。
1371年,李善长以生病为由,向朱元璋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来探朱元璋的口风。在他看来,如果朱元璋驳回自己的辞职报告的话,那接下来还有得调整。如果朱元璋让自己辞职,那就意味着,自己真的已经被朱元璋忌惮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拿到辞职报告后,眼都没眨一下就批了。李善长十分无奈,从此退休回到了老家,当时的他,年仅58岁。
3.称病还乡,却不肯放下对权力的执念按理说,既然已经退出,那就好好地颐养天年,打消皇帝对自己的怀疑,为自己和家人求一个善始善终好了。但是,李善长实在是不甘心那。
在回到家乡的第二年,李善长接连向朱元璋发了几道奏疏,说自己病已经好了,希望朱元璋能够重新启用自己,让自己为帝国效力。
朱元璋看完后冷笑两声,给李善长安排了一个活计:在凤阳重修一座皇城。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把李善长的儿子李琪召为驸马,以便安抚李善长那颗不甘寂寞的心。
李善长知道朱元璋不想让自己重回宰相之位,郁闷了一阵子后,他想出了新的策略。那就是,给朱元璋推荐宰相,这样自己可以继续做躲在暗处指点江山的那个人。而李善长推荐的人就是胡惟庸。
之后,胡惟庸当上了新任宰相,他为人极其任性,随意扣押奏章,欺下瞒上,排除异己,结果彻底动了朱元璋的逆鳞。1380年,胡惟庸因为陷入谋逆案被处死。
为了借胡惟庸之案彻底消灭淮西集团,朱元璋纠着胡惟庸案不放,在短短五年时间内,牵涉进去数万人,来了一个大血洗。
而李善长虽然已经年近八旬,依然没有被放过。1390年,李善长被赐死,灭三族,结局凄惨至极。
据说,在行刑之前,吉安侯陆仲亨大骂朱元璋薄情寡义,鸟尽弓藏。
李善长却大声斥责陆仲亨:“你凭什么骂陛下?陛下是千年不遇的豪杰,他当皇帝是天意,换做我当皇帝,也会杀了我这个李善长,还有你陆仲亨!”
其情其景,令人感伤。
4.写在最后李善长曾被朱元璋视为萧何,最终却没能和萧何一样得到善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他遇上的不是刘邦,而是刻薄寡恩的朱元璋。
对于朱元璋来说,无论是李善长、胡惟庸、徐达还是刘基,只要有可能威胁到朱明王朝的统治,统统要被清算血洗。
李善长或许到死也想不到,曾经让他誉满天下的荣耀,恰恰是置他于死地的屠刀。
其次,李善长对自己和朱元璋的关系过于自信,在明哲保身方面做得不够到位,结果引发了朱元璋的忌惮。
朱元璋的目标很简单,将所有的权力都攥在自己手中,总领全局,拒绝与士大夫集团共治天下。
在朱元璋看来,李善长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依然念念不忘干涉朝政,这大大触发了自己的逆鳞。
如果李善长能够效法张良和范蠡等人,辞官之后彻底远离朝堂,归耕田园,或许不至于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