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实是很有两下子的,他会打仗,善用人,懂权谋,有胆略,最终推翻了牛气哄哄的元朝,重新恢复了汉室江山。就算秦皇汉武见了,也得给他竖起大拇指。
可是与此同时,朱元璋又做了很多不靠谱的选择。比如他捡回了被扔入故纸堆的分封制。
分封制的历史太久远了,想当年周朝是怎么灭亡的?不就是大搞分封,最后搞的周天子有名无实导致的吗?汉高祖刘邦实行分封制,后来也引发了七王之乱,要不是想出个推恩令,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
在有这么多前车之鉴的情况下,朱元璋依然敢于推出分封制,不得不承认,的确是条“汉子”。
那么,朱元璋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分封制又为明朝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1.朱元璋为什么要推出分封制?明朝刚一建立,朱元璋就将分封视为一项核心制度,他命令朝臣们编《祖训录》,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1370年,朱元璋更是在大封功臣之前,先完成了分封的议程,从而确立了诸王、功臣的尊卑之序。
从此以后,所有公侯大臣见亲王,都要俯首拜谒,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无权节制亲王和亲王府,这无疑给了藩王们至高无上的尊荣。
对此,朱元璋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意思是,周朝沾了分封制的光,所以能存国800年。而秦始皇消灭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所以秦朝二世而亡。
朱元璋这种看历史只看表面不研究本质的习惯,让朝臣们十分无语。
1376年,一位叫叶伯巨的明朝地方官员,大胆上万言书,指责朱元璋:“皇上您对诸王的分封太过奢侈,王爷们拥有富丽堂皇的宫室,不亚于南京城。他们还握有重兵,将来有可能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到那时再进行削地夺权的话,恐怕会酿成大祸。”
叶伯巨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信口开河,只是对历史教训的消化吸收。没想到朱元璋收到奏章后勃然大怒,痛骂叶伯巨:“狂妄之徒竟敢离间皇帝的骨肉之情!”
很快,叶伯巨被抓到南京,不久死于狱中。从此,朝中再无人敢言分封制的不是。
朱元璋为什么宁愿冒着巨大风险推出分封制呢?这和当时明朝面临的特殊形势息息相关。
首先,因为明朝的“前任”是“特别能战斗”的元朝,接过元朝指挥棒后,明朝的疆域也非常广阔,包括了现在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周边的蒙古、越南等地区。
这么大的土地面积,依靠偏安一隅的首都南京来发号施令,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而如果派驻大将驻边的话,又很可能会对朱元璋的统治产生威胁。
因此,派遣儿子们去各地做藩王,有利于在保障边疆及偏远地区安全的同时,把地方的实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其次,朱元璋也参考了元朝的制度。元朝成立后,为了加强皇权,着力于培养诸子势力,让他们出镇地方,充当地方的军事长官,这也就是新型的分封制度——宗王出镇制度。
朱元璋认为,正是通过这一制度,元朝才能享国百年,没有马上被赶出中原。
在这样的认知下,朱元璋对分封制的威力是拥有迷之自信的,就算他知道儿子们之间有可能会争权夺势,但和维持统治相比,带来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朱元璋对分封制的理解和改良虽然信心十足,但在真正推出分封制时,朱元璋还是做了一番“改良”。
首先,朱元璋规定了明朝的皇位继承顺序,明确规定皇位只能由皇太子及皇太孙继承,不能由藩王继承。这样一来,朱元璋的儿子们即使被封为藩王,也无法直接继承皇位,从而降低了他们对皇位的觊觎和威胁。
其次,藩王可以被分封到全国各地,但吴、越等南京附近的地皮不给封,以免影响到明天子的权威。
第三,被分封到当地的藩王不可以插手地方事务,但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同时,还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不给封,因为这些地方太远太危险。
第四,规定藩王必须在首都定期朝见,并且不能擅自离开封地,否则将受到惩罚。
第五,通过设立巡抚、按察使等官员来加强对藩王的监督和管理,这些官员具有对藩王的巡视、监察和督促职责,可以防止藩王对朝廷产生威胁。
经过朱元璋的一番“改良”,之后明朝有统兵权的将领几乎都是朱姓的亲王,连蓝玉这样的猛将,后来也没了统兵权,在朱元璋收拾他的时候只能够束手就擒。
朱元璋本以为,自己这种做法可以实现家国一体化,没想到等到接任自己的皇帝朱允炆当政的时候,形势已经大不一样了。
3.朱允炆面临的被动局面1398年,朱元璋正式下线,他的皇太孙朱允炆还没来得及处理好丧事,由分封制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已经将明朝变成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库。
此时的明朝,共有25个藩王,每一个藩王,都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一个藩王,都有三个护卫。
这三个护卫可不是有三个人保护的意思,护卫是一个总称,更像是一支队伍的意思。一个护卫,从三千人到五千人不等,三个护卫,可想而知藩王的势力有多大。
当然,单凭这些护卫挑战明廷的话,还是有些不现实的。
真正可怕的是驻守北部边境的九大藩王,这九大藩王按照从东北到西北一字排开,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在这九王里,又以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这两位的军力加起来,有十余万人。还有宁王,虽然没有燕王、晋王的队伍这么庞大,但拥有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全部由蒙古骑兵组成,是明军中的超级纵队,实战能力极强。
朱元璋在时,这些藩王们惹不起能力强悍、手腕刚硬的老爹,但现在换了个刚满20岁的侄子当政,能安安分分听从指挥就奇了怪了。
为了加强统治,防止帝国出乱子,朱允炆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重新设定官制,提升文官地位。
他裁撤大量的收税部门,淘汰冗官冗员,减轻民众负担。
他确立以儒家治国,以仁义治国的基本理念,希望达到崇文抑武,慢慢消解藩王势力的目的。
只可惜,他太过着急了。
1398年8月,朱允炆刚刚上台三个月,便以加强北方防务,防止北元南侵为由,派李景隆率军北上,收拾了属地在开封的周王朱橚(sù)。
此举大大刺激到了各路藩王,但他们由于师出无名,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但朱允炆的削藩计划并未中止,不到十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连续废掉了五位藩王。与此同时,他还想用仁政和说教的方式,来替代削藩过程中必须采取的铁血政策。
这也导致他最终“成功”逼反了燕王朱棣,再加上朱允炆自身缺乏军事思维,更缺乏厉害的大将为自己冲锋陷阵,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朱允炆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4.后世帝王对分封制继续“改良”作为分封制最大的受益者,朱棣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制度,在他上台后,13位手握重兵的藩王大多被削夺了护卫,只给自己的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留了三支护卫。
到明宣宗朱瞻基上台时,继续实行削藩政策,但这时的削藩已经不是撤藩了,而是“藩禁”:禁止藩王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禁止藩王征发徭役赋税,禁止藩王享有领民亲政的权力。
最夸张的,是亲王出任藩王之后便永远没有了入京机会,甚至连出城都不可以,藩王相互之间也不能够相见,出仕当官更是想都别想。
那么,不让从军,不让从政,不让出城,不让从事士、农、工、商四业后的明朝藩王们,靠什么维持生活所需呢?
那就只能依靠朝廷拨款了。
当年朱元璋登基的时候曾立下遗嘱:凡是皇室子孙,出生就有供银,生老病死全部都由国家负责。
现在把藩王们的权力都收走了,人家也配合了,总不能过河拆桥,手足相残吧?
一句话:只要你们好好听话,吃的喝的玩的管够!
从此,藩王们被迫当起了废物。除了在家里吃喝玩乐,或者寄托于琴棋书画,再也没有了任何建功立业的机会。
从此,藩王的家庭不断增加人口,呈等比数列式发展,给朝廷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嘉靖年间,京师每年能收上来400万石粮食,但藩王们的宗禄就高达853万石,一半都不够。
崇祯年间,在籍宗室人口竟然高达33万人!
为了养活藩王们,朝廷不断向普通民众加派赋税,最终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酿成了明末农民大起义。
有意思的是,农民一旦爆发起义,往往先拿藩王开刀,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几乎把宗室藩王们杀了个遍,仅在山西一地,李自成就杀了朱元璋10000多名后代。
“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
“恐宗人为变,闭门搜捕,得千余人,杀之海子堰,若歼羊豕。”
写在最后或许朱元璋也想不到,当初自己本着“家天下”的目标而设立的分封制度,未来竟会成为送子孙后代走上不归路的锋利铡刀,也成了明朝灭亡的催命符。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这或许就是身为朱元璋子孙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