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皇帝”萧衍:一心向佛,半生英明,为何最终活成了笑话?

晴朗书阁 2023-04-28 17:02:23

在古代,坐拥天下,成为一言九鼎的皇帝是很多人的梦想。为了争夺皇位,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血流成河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但也有一位皇帝,他先后四次出家为僧,每次都要求大臣们耗费巨额赎金来赎他回宫。他到底是想干啥?

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神人”,就是梁武帝萧衍。

萧衍出身于南北朝时期南齐的皇亲国戚萧家。他自幼热爱文学,颇具才华,对带兵打仗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可是他却很不凑巧地赶上了南齐末年的乱世。

当时,南齐的小皇帝萧宝卷十分残忍愚蠢,经常诛杀功臣。萧衍的哥哥萧懿,忠心耿耿,勇武有加,多次救南齐皇帝于危难之中,但还是为萧宝卷所不容,得了个无辜被杀的结局。

萧衍心寒无比,从此结束了自己岁月静好的生活,以“号令天下,谁敢不从”为口号,召唤军队灭掉南齐,建立了梁。

虽然是马上得天下,但因为有着文人的思维和底蕴,萧衍称帝后,拥有很鲜明的明君特征。

他选择大赦天下,对之前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各种式样的刑罚劳役,各种类别的混乱制度,一律予以废除。

他强调忠孝伦理观念,重建战乱多年被破坏殆尽的社会秩序,为百姓创造了安定生活的机会。

他对待政务非常勤勉,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章,冬天天寒地冻时,手都冻裂了。

他在生活上提倡节俭,一床被子能盖三年。

在萧衍的积极进取和身体力行的带动下,梁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百姓生活富足,是魏晋南北朝少有的一段盛世时期。

如果萧衍能坚持这么认真搞事业,梁朝的未来将很有想象空间。最起码,统一中国的大业,不需要等到50年后隋文帝杨坚那一代才能实现。

但萧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却和前半生大相径庭。

公元527年,63岁的萧衍清退后宫,脱下龙袍,来到同泰寺出家为僧。大臣们大惊失色,哭声震天,恳请萧衍回宫。

萧衍却说:“既然出家,便是佛门中人。若要贫僧回宫,需得为贫僧赎身。”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最后,臣子们只能凑了一亿钱交给佛寺,才算赎回了萧衍。

529年,萧衍第二次到同泰寺出家,这一回他坚决拒绝回宫,要一辈子当和尚。可是他既不传位,也不指派继承人,让大臣们非常头疼。

十天后,大臣们终于在无奈之下,再次挤出了一亿钱送进寺里,萧衍才算“勉为其难”地回到了皇宫。

546年,萧衍第三次出家,这一次,群臣凑够了两亿钱才赎回了“皇帝菩萨”。

547年,83岁的萧衍第四次出家,这回他在寺里住了一个多月,最后又被朝廷以一亿钱赎回。

四次出家四次赎身,萧衍的做法花光了朝廷和大臣们的钱财,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佛寺倒是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萧衍对自己的做法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功德无量,但是佛祖却再也不肯“保佑”他了:第四次出家回宫后,萧衍很快遇上了自己命中的生死劫——侯景之乱。

侯景是北齐大将,因为和北齐皇帝高澄不和,所以背叛了北齐,投奔了萧衍。萧衍明知道侯景反复无常,还是“宽厚”地封其为河南王、大将军,并派军接应。

不过,与此同时,萧衍又和高澄讲和,说是要以侯景的人头为条件,换回被北齐俘虏的侄儿萧渊明。结果惹怒了侯景,决议反梁。

侯景只有8000名士兵,本来不是萧衍的对手。但侯景这个人很有策略,他先是说服萧衍的另一名侄儿萧正德和自己合作,许诺事成之后,拥立萧正德为南梁皇帝。接着在萧正德的帮助下,一路顺畅地渡过长江,直逼南梁首都建康城下。

这时,负责守卫城门的萧正德再一次“放水”,给侯景打开了宣阳门,放侯景进城。南梁士兵只得死守宫城,保卫萧衍。

侯景又出奇招,招募了1000多名南梁奴隶,大大壮大了队伍的士气,最终成功攻破宫城,将萧衍软禁在了宫殿之中。

549年6月12日,85岁的萧衍被软禁多日后,饥渴交加,嘴里发苦,他向侍卫说:“给我吃一口蜂蜜吧。”侍卫摇头苦笑:“哪里有那好东西?”

萧衍发出两声”嗬!嗬!”(表示惊讶)的声音后,便含恨去世了。

写在最后

作为南北朝时期赫赫有名的梁武帝,萧衍的一生,堪称一个大写的矛盾体。

他建立梁朝,当了47年皇帝,在建国前些年颇有作为,得到了很多名人的正面评价,甚至有统一天下的实力,是当仁不让的“创业英雄”。

(“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康熙)

(独有一萧衍老翁,俭过汉文,勤如王莽,可谓南朝一令主。——钱穆《国史大纲》)

(梁萧氏兴于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欧阳修)

可他又任性妄为,沉溺佛教,怠于政事,崇尚空谈,妄自尊大,最终导致辛苦一生打造的基业从此分崩离析,落得一个身死灯灭、未得善终的结局。

不过,萧衍又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在败亡之时坦然自嘲:“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萧衍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当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

诚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国君,成为大人物,但是,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不要说什么“我打下的江山,当然要毁在自己手中”,你为什么不能呵护自己的奋斗成果,不能尊重自己的努力,去一鼓作气、一往无前、一以贯之呢?

心存敬畏,方能行稳致远;保持清醒,方能一世无虞啊!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53

晴朗书阁

简介:一起聆听旧时光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