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孝文帝迁都平城,推动汉化,婚姻生活却遭遇背叛

雁玉历史 2024-10-12 08:29:09

孝文帝,姓拓跋,名宏,生于公元466年,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可谓前途光明灿烂。

这时候,他还是个依偎在母亲怀中的娇儿呢,可是被立为太子的同时也意味着悲剧的产生,按照鲜卑祖制“立其子杀其母”的老规矩,他成为太子后,母亲必须被赐死,谁让他是拓跋氏家族的成员呢,这是他不能选择的,就像他不能选择自己不当太子那样,好的坏的,不管他想不想要,统统都安排好了。

当时,冯太后掌握大权,只要她说声话,完全可以将拓跋宏的母亲保下来。然而,她没有,冯太后却毅然决然地依照祖制赐死了拓跋宏的生身母亲。

太子之位,沾染了血腥。

年幼的太子失去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在幽闭的深宫中号啕大哭。

拓跋宏是个幸运的孩子,小小年纪便被立为太子。拓跋宏更是个可怜的孩子,那么小就失去了亲生母亲,母亲只是曾经存在的温暖而模糊的梦,是令人魂牵梦萦的难解之谜!

母亲被赐死后,拓跋宏由冯太后抚养。

五岁时,拓跋宏登基。他的父亲献文帝被尊为太上皇,朝中大权基本上都掌握在冯氏手里。这时冯氏已经从当初的皇太后荣升为太皇太后了。

拓跋宏在冯太皇太后的严格调教下,很难体会到人间的温情,生活在“高处不胜寒”的宫中,他过早地成熟了。

拓跋宏登基后,称魏孝文帝。魏孝文帝经常对着禅位的父亲哭泣,哭诉着说自己不想即位,他真的不想当那毫无乐趣的天子,可他的祖母能够同意吗?不可能的。(若干年后,孝文帝确立太子后,太子的母亲林氏也被赐死,为此孝文帝跪拜在祖母跟前苦苦哀求,最终没能如愿。即使贵为天子,在传统规矩面前,他是渺小的、无力的,只能以无奈而消极的方式与命运抗争!)

冯氏当政

冯氏是个非常有本事的女人,富于谋略而且心狠手辣,她喜欢猜忌别人,做事雷厉风行。

冯氏不喜欢拓跋宏,觉得这个小孩儿对自己抱有偏见,难道是因为下令赐死其母亲的缘故?这是我们拓跋家族的老规矩啊,我怎么能破坏祖训呢!更重要的是,她似乎看到孝文帝很叛逆,很可能在日后做出对拓跋氏统治不利的事情来。当初,冯氏逼迫献文帝下台后,将年幼无知的小孩推上帝位,目的就是想自己掌握大权,她在治国安邦方面很有想法,想使历史进程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她要尽可能推倒路途中存在的障碍。

拓跋宏失去母亲后,曾将爱母之情移至父亲身上。根据史书记载,在父亲生病期间,他曾用嘴吮吸那疮口的脓水,近乎达到病态的程度。

于是,冯氏决定把事情做绝。公元475年,即孝文帝还不到十岁的时候,冯氏把咸阳王拓跋禧召进宫内,毒死了孝文帝的老爸,并以天子名义在平城永宁寺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

脸上的泪还没干呢,冯氏又开始了进一步的行动,她嫁祸给孝文帝。意图很明显,冯氏准备以此废掉他,让拓跋禧接替他的位置。

孝文帝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商讨此事。冯氏首先发难,心想你名义上是皇帝,可是实权都在我手里掌握着呢,我想做的事情谁也不能阻拦!我说的话谁也没有资格推翻!于是,她说皇上身边的宫女假借皇上的名义,在太上皇吃晚饭的时候,进献了毒酒。

为了具有说服力,她命人把那名宫女带上来,并吓唬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之类的话,这名宫女很冤枉,极力辩解那酒是太皇太后指使她献上去的,而且被要求以皇上的名义送去,自己就按照要求去做了,根本不知道酒里有毒。

冯氏矢口否认,训斥宫女说你死到临头还敢胡言乱语,大骂一通。大家心里都明白,可谁也不敢说出来。

孝文帝镇静地说:“事关重大,这件事情如果搞不清楚,朝廷肯定会发生大规模动乱,从而偏离了我们正在实行的大政方针,破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好局面。毒死太上皇之事肯定有知情人,幕后肯定经过精心系统的策划,现在我们就要找出过程中的漏洞,你们做臣子的平时说要为国尽忠,如今太上皇被居心叵测的人陷害了,国家处在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口,为什么没人站出来说实话呢,你们到底有没有忠心?”

孝文帝还联系到商末,说当年比干不怕剖腹挖心,也要直谏其君主的过错,所以才有亘古忠臣的称号,而现在国家遭遇挑战,你们不为国家出力,却个个沉默不语,不啻于助纣为虐!

这话对大臣不管用,对小人物却有着莫大的鞭策力。

且说太皇太后身边有个宫女,知道冯氏的阴谋,也知道后者是如何毒死太上皇的,甚至亲身参与了该过程中的某个环节。

她听了孝文帝的讲话,强烈的使命感从心中油然而生,决心向商纣王时代的比干同志学习,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主尽忠,她勇敢地站出来,证实是冯氏指使送酒,说得很具体,让冯氏无从辩驳。太皇太后的阴谋败露了。

然而,聪明的冯氏将皮球又踢出去,承认是自己派人送的酒,但至于是谁往酒中放入毒药的,她就不清楚了,并建议深究下去。孝文帝很知趣,随便把事情了结了。

当然,替罪羊依然是宫女。

锐意改革

公元490年,冯氏驾崩,孝文帝开始亲理朝政,这时候他刚满二十四岁。

这时候,北魏政权已经走向下坡路,社会矛盾很尖锐,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鲜卑贵族压迫百姓,商人剥削百姓,从而导致北方地区人心不稳,甚至爆发规模不等的农民起义,以孝文帝在位的前十二年为例,竟发生了二十多次农民起义。

孝文帝掌权后,决心积极采取改革措施,比如明文规定官员的俸禄,堵住“当官暴富”的门径;制定相关法律,以严格惩治贪官污吏;实行“均田制”,把闲置土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农作物,另外还分给林地,等等,前提是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和服役,种地者死了,土地都要归还官府,即只给土地的使用权,保留国家对土地的拥有权。

这项政策收效很好,田地种植面积扩大了,粮食产量得到提高,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趋向稳定,北魏政权的统治基础更牢固了。

孝文帝深知,鲜卑人文化很落后,中原汉族文化很发达,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他认为要巩固北魏的统治,必须积极借鉴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改掉带有深刻游牧民族印记的落后风俗,比如他感触颇深的“立其子杀其母”的荒唐规则。

为此,孝文帝决心把国都从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市东北,迁移到居天下之中的洛阳。

迁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反对迁都的人很多,他们的力量异常强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孝文帝怕大臣们反对迁都,导致该计划陷入僵局或干脆泡汤,就想出一个迂回的策略,他先给大臣们吹风说,南齐是个好地方,我们要得到它,并请大臣们探讨此事的可行性,希望他们能够拿出具体方案来。

数天后,在朝廷开会时,他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很郑重的样子,大臣纷纷反对,认为南齐是个好地方,却不是我们的,攻打南齐是军事冒险行为,其中反对声音喊得最响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此时攻打南齐确实不是好主意,但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孝文帝对着众大臣发火说:“国家是朕的国家,而不是你们的国家,你们想阻挠我用兵吗?”

任城王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们是国家的大臣,也是这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嘛,现在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呢!”

孝文帝想了想,知道君臣之间需要坦诚,有必要和部分人做进一步的沟通,就明智地宣布退朝。

退朝后,他单独召见拓跋澄,和颜悦色地跟他说:“我很欣赏你,你敢于说真话,令我感到十分欣慰,现在我告诉你,刚才向你发火,乃是为了吓唬大家。我计划出兵征讨南齐的真正原因,是要离开平城,因为你我深知,国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而这里旧势力很强大,决非推行改革的理想之地。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可。这次我想借出兵伐齐的名义,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可行吗?”

拓跋澄恍然大悟,当场表示坚决支持孝文帝的想法。

迁都洛阳

公元493年,孝文帝率领三十多万人马南下,里面有步兵、有骑兵,有武将、有文臣,他们从平城出发,来到中原的洛阳。“天公作美”,大队人马走到这里的时候,正好遇见秋雨连绵的日子,大部队只好暂时驻扎下来,等到雨停后继续赶路,谁料小雨下个没完没了,足足持续了三十多天,这时候地面上都是水,道路上泥泞得没法走,是最不利于行军的时刻。

孝文帝装作不愿耽搁的样子,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大部队继续赶路。大臣们听到命令后,都很心虚,他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幸好遇见雨季,才没继续往前走,否则离老家越来越远了,他们就私下里商量好,一起站出来阻拦继续行军。

孝文帝满脸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那就是失败,有伤我大魏体统。更严重的是,这会让敌人轻视我们,如果你们不愿前进,想在这里多待几天,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个条件,那就是长期在这里待下去,我们不回去了,就把这里当做攻打南齐的基地,把这里当做我们的国都,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都没有表态,他们盼望着尽快回去呢,不愿意长期待在洛阳。

孝文帝接着说道,“时间是宝贵的,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右边站,不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

这时候,受到点拨的拓跋澄站出来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有拓跋澄带头,很多大臣同声附和,虽然部分文武官员不赞成迁都,但是他们更不赞成南伐,对这些人来说,南伐而不迁都比迁都而不南伐更难以接受,他们掂量掂量,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这边安抚得差不多了,就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广大王公贵族告知消息,同时宣传迁都的种种好处,给他们时间衡量自身的利弊得失。

不久后,孝文帝亲自到平城,召集诸位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宜。这已经很给面子了,洛阳的新国都地位成为既定事实,孝文帝之所以亲自赶来说服大家,无非是期望此举能弥合迁都导致的分裂。

且说平城的贵族中反对声音很大,他们搬出的理由却经不住推敲,都被孝文帝轻松驳倒了。

最后,这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就不讲道理了,说:“迁都是国家大事,陛下可要慎重对待,至于到底是凶是吉,干脆卜个卦吧。”

孝文帝当然不上当,心想:你们够搞笑的,迁都之事经过了周密思考和论证,岂能让占卜这类鬼把戏来决定!他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定的事。迁都已经没有疑问,没有必要卜卦了。要治理天下的,就要拿出治理天下的胸怀,应当以四海为家,而不能偏安一隅,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哪有什么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祖上也数次迁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问得哑口无言,于是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孝文帝发布命令,给贵族们限制了搬家的期限,在规定期限内到达洛阳的,将能享受到很多便利;在规定期限内没到达洛阳的,将受到变相惩罚。这招很灵,孝文帝返回洛阳之时,贵族们基本上都加入了同行的队伍。

彻底汉化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可以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了。所谓改革,就是汉化改革。

有一次,孝文帝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以闲聊的语气说:“你们觉得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这就叫与时共进嘛,因循守旧是要不得的,它会导致思想僵化,使社会发展停滞。”

孝文帝说:“嗯。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孝文帝又要发布什么命令。

第二天,孝文帝宣布推行完全汉化的政策。内容包括改穿汉服,改姓汉姓,改说汉话,鼓励胡汉通婚等方面,其全面性、深刻性、彻底性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穿鲜卑服、说鲜卑话被严厉禁止。

关于改说汉语,考虑到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执行,三十岁以下的人,特别在朝廷做官的,必须改口说汉语,违者会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罚,于是,在神州大地上,首次掀起大规模学习“外语”的运动,鲜卑语和汉语差别很大,几乎没有相通之处,但在高压政策的鞭笞下,鲜卑统治阶层终于从对汉语的排斥,转向为对汉文化特别是汉语的青睐。

鲜卑贵族大姓全部改为汉族姓氏,包括他自己的姓氏“拓跋”改为“元”。孝文帝不但自己娶汉女为后妃,还亲自安排亲族重臣娶汉族士人之女为妻,可以说引起鲜卑贵族和普通鲜卑人的极大震撼。

为了化解广大鲜卑贵族阶层的不满,孝文帝引进了士族门阀制度,规定鲜卑族的八个豪门大姓,让他们在内部互相通婚,其子弟可世代任高官,这样一来,原鲜卑族以军功封官晋爵的传统被废止了。

士族门阀制度兴起于汉末,在两晋时期达到顶峰,也在那时候彻底腐朽,因为此举阻碍了汉族人才的升迁,不宜成为治国安邦的长久之计。但在眼下,重建士族门阀制度是必要的,它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完全融合,这是历史的进步。

后宫争宠

孝文帝的老婆,即其皇后叫冯媛,她出身高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她是个淑女,所以被孝文帝选为皇后。

冯媛当上皇后,从来不摆架子,从不欺负人,她不仅对孝文帝的其他嫔妃恭敬有礼,而且还建议孝文帝不应只宠爱自己,要对宫妃们一视同仁,依次召幸,以免引起她们之间的争风吃醋,导致后宫不安分。

孝文帝接受了她的建议,使得各宫嫔妃们都很满意,心情舒畅。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冯媛的天真,显然在风云诡谲的宫廷斗争中,这可万万要不得。冯媛发扬妇德发扬得失去了分寸,很快就被颇有城府、工于心计的女人钻了空子。

这个女人并不是别人,她是冯媛的同父异母姐姐冯妙莲。

冯妙莲入宫后很快就得到了孝文帝的宠爱,能够在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可见这个女人很有手腕。可是,冯妙莲入宫后不久就得了慢性病。被送回老家做了尼姑。按照常理推测,在那样的时代,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也就基本可以定性了。

但是,在冯妙莲削发为尼后没过多久,孝文帝就开始怀念起来了,男人在女人面前都经不住诱惑,即使皇帝也很难超越出这个世间常理。

皇后太端庄、太淑女了,以至于不苟言笑、没有情趣,她不知道男人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孝文帝对皇后越来越失去了兴趣,对妩媚婀娜的冯妙莲的思念却日见疯长。于是,孝文帝出尔反尔,派人把冯妙莲接入宫中,封其为左昭仪。这个头衔很有象征意义,表明冯妙莲在经历短暂的失落后,已经成功超越她以前所享受到的宠幸地位。

冯妙莲第二次进宫,很珍惜这个机会,她的心思都花在如何取悦皇帝上面。她知道,要想长期得到皇帝的宠幸,必须除掉皇后这个障碍,她想取冯媛而代之。为此,她对孝文帝大献殷勤,不断钻研揣摩房中术,想借用床上功夫来缠住孝文帝的心。在这样的诱惑面前,男人是挡不住的,很快使孝文帝对她情有独钟,从而享受到别人不能享受的待遇。得到孝文帝的专宠,这就是资本,从现在开始,冯妙莲就敢于挑战皇后了。

冯妙莲故意触怒后者,让缺少阅历的皇后在皇帝面前失态,从而达到抹黑其形象的效果。同时,冯妙莲暗中收买孝文帝最信赖的太监王遇,让王遇有机会就在孝文帝面前说皇后的坏话,当然也少不了为自己说恭维话。

本来孝文帝对皇后已经有些冷淡了,现在又有冯妙莲和王遇两个人不时在耳朵边吹风,说皇后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如何心胸狭窄、经常抱怨下人,等等。冯妙莲心里很清楚,孝文帝最讨厌的就是后妃的妒忌、蛮横了。

废旧立新

这样一来,孝文帝就产生了废冯媛立冯妙莲为皇后的念头。

冯妙莲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向皇后发动了最后的攻击,也是最为狠毒的攻击。

这天,她趁孝文帝心情郁闷的时候,在其面前说起皇后的坏话,说皇后背地里议论孝文帝的政改得失,说什么迁都是错误的做法,改姓也不可取,等等。这还了得!孝文帝大怒。将国都从平城迁往洛阳是孝文帝最自豪的大手笔,竟然有人说这是错误的、得不偿失!

强迫少数民族复姓改为汉人单姓,是整个改革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定它就是否定改革!孝文帝很生气。平常大臣议论尚可理解,毕竟他们身上担负着相关责任,你作为一个小女人,这关你什么事啊?以为是皇后,就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啊!后宫女人不得干政,这是我们祖上留下来的传统!这个孝文帝真是的,太讲究原则性了,忘记他的老祖母当年怎样在政坛呼风唤雨了。

孝文帝实行政治改革的重大措施,是他经过多方论证作出的最后选择,决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和反对。冯妙莲不编造别的故事,而单挑这一点,也说明在她看来这一状告上去是最足以置冯媛于死地的。

果然,听了冯妙莲的话后,孝文帝当即勃然大怒,他没做调查,以确认皇后是否真说过那些话,便匆匆地下诏书废除皇后为庶人,并将其调进瑶光寺,削发为尼。

可怜的仁慈皇后,只好面对青灯度过余生。

很快,冯妙莲摇身一变,成为大魏的皇后。

好大一顶绿帽子

孝文帝胸怀天下,从他策划的迁都事件中就能看出来,他很想完成国家的统一,建立自己的霸业。公元497年,他即发兵二十万进攻南齐,并且进展顺利。就在这时候,大后方出事了,确切地说是后宫出事了。

主角是皇后,是冯妙莲。

冯妙莲趁孝文帝南征,与宫中执事高菩萨勾搭起来,竟然在宫中公开淫乱,宫中上下都知此事,只有皇帝蒙在鼓里。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孝文帝真不敢相信他的耳朵,想象不到宠后竟会做出如此对不起自己的事来。这次他倒是谨慎,派人暗暗察访,说明他仍是半信半疑。

孝文帝很镇静,事业心很强,他决定先把仗打完,再回去处理皇后私通野汉子的事情。这时候,已经很确凿了。

数月过去后,孝文帝才率领部队回到洛阳,他亲自对皇后宫中的贴身宫女进行秘密审讯,这小宫女在皇帝面前怎敢隐瞒,况且从她个人而言,对皇后的做法很看不惯,只是不敢公开评论而已,现在当着皇帝的面儿,便将皇后与野汉子私通的事儿全盘托出。这下,孝文帝气得几乎晕倒,决定亲自审问冯妙莲。

野汉子的名字叫高菩萨,本是宫中太医,前文讲到冯妙莲因患病被打发到尼姑庵里,有种说法是两人就是在该时期勾结上的,虽然身为尼姑,冯妙莲并不安分。且说高菩萨不但治好了她的病,还教会她很多云雨之术,使得她在这领域的功力大大加强。冯妙莲二次入宫后,就把那位高菩萨带进宫中,私下里继续与其私通,只不过孝文帝在洛阳期间,他们做得比较低调而已,当孝文帝带兵出去打仗的时候,他们就肆无忌惮起来了。

胆子太大了。

孝文帝先将高菩萨那厮抓起来,发誓要严刑拷打,不动用狠手段是不行的,如果高菩萨承认了,那肯定是死路一条。

但在酷刑面前,高菩萨最终屈服了,死的滋味并不比苟延残喘更难过。他承认,冯妙莲在家养病时,与其勾结相识,进宫后,前者将其引入宫中,等等。

把高菩萨搞定后,孝文帝让人把已经失去人身自由的皇后带上来。冯妙莲早就预感到事情不妙,看到三堂会审的架势,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她表现出平生第一次失态,使尽浑身解数为自己开脱,一边还使出哭闹撒娇的伎俩。

孝文帝心如死灰,一方面是不忍心对曾经宠爱的女人下狠手,二是不忍心听到令自己蒙羞的丑闻。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他没有必要求证什么了,他让人拿来两团棉花堵住耳朵。毕竟,戴绿帽子不是光荣事,此时他希望在场的人都变成聋子,即使不能让他们成为聋子,自己堵住自己的耳朵还是可行的。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孝文帝没有马上处置冯妙莲。他可能认为,知道皇后在后宫淫乱之事的人很少,起码人们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此事,若将名正言顺的皇后置于死地,肯定会在社会上下引起广泛猜测,他宁肯选择暗暗地吞下这枚酸涩的苦果,待到临终前再收拾她不迟。或许,他已经被此事折磨得很憔悴,没有力量去伤害任何人了。他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女性作为弱者,总是成为牺牲品。或许,他曾把冯妙莲当成红颜知己,即使后者背叛了自己,那份旧情仍在··

于是,孝文帝头顶上的绿帽子,显得更加沉重、更加扎眼。

公元499年,孝文帝与世长辞了,年仅三十三岁。临死前,他下了诏书,把皇后赐死。有人送来毒酒,冯妙莲不配合,就像疯了似的。但这由不得她,被强灌了下去,小命很快就没了。

1 阅读:37

雁玉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