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插混车型的快速普及,指向插混车型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此前,有纯电车主抱怨,理想车主过节期间在服务区和纯电车型抢充电桩,尽管这条新闻已经不新,但几乎每逢过节都会上演;前不久又有充电站明确表示不支持插混或增程式车型充电。
那么,插混车型作为一种完美解决限行、续航焦虑,能耗以及购置税开支的六边形战士,为什么总是被针对?
其实原因很简单,高速服务区被针对,是因为插混车型可以加油,但充电的话,会让后面纯电车主等待时间加长,从而引起不满;而在充电站被针对,则是因为插混车型的充电效率大都不高,甚至有部分车型不支持快充。充电效率过低,意味着同样时间内,充电站的收益偏低,作为充电站运营方,自然不喜欢这类充电功率较低的车型。
比如纯电车型在某充电站充满电,需要四十分钟到一个半小时,这段时间,纯电车型可以轻松消费50~70度电。
但作为电池更小的插混或增程车型,其充电功率往往只有不到20kW,高一点的能达到60kW附近,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充电桩并不可能全程按照最高功率充电,因此插混和增程车型的充电功率还会再打折扣。这时候,同样消耗四十分钟到一个半小时,插混和增程车型却只消费了十几到三十多度电。这笔买卖对充电站来说怎么都不划算,因此部分充电站从营收出发,拒绝了插混和增程式车型的充电需求。
这种做法虽不合理,但并不能说明充电站存在什么过错。
那么,这种拒绝插混和增程车辆充电的行为,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
我们认为,肯定不会。为什么有如此肯定的回答,主要原因就是插混车型在当前来看,是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前,汽车能量来源的最佳替代方案,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此类车型。
插混用并不太高的成本,大幅降低了燃油消耗量,很好地解决了消费者在使用成本和出行便利性上的痛点。尽管这种做法和国家所鼓励的寻找新型能源有所偏差,但在纯电全面来临之前,消费者的需求并不会因为能源形式的转变而有所减弱或改变。此时,插混显然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形态,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插混,充电站面对一个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又怎么会轻易放过。
我们认为,这种不友好行为其实是在释放信号,催促汽车企业尽快给插混和增程车型提供高功率快充技术。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让插混车型的电池真正起到续航作用,而不是一个获得绿牌和免税的工具;另一方面,当插混大规模普及,必然会遇到和纯电相似的排队充电问题。这个时候,高功率快充就显得很有意义。小电池遇上高功率,其充电速度提升会立竿见影。
如果插混车型始终不能提供高功率快充,那么插混车型大规模普及后,必然会有相当数量的车主给PHEV车型只加油不充电,此时PHEV车型从能量利用角度来看,还不如HEV车型。当电池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届时不排除政策层面会出手干预。毕竟在那个时候,大多数电池已经成为获得有利条件的道具,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新能源”的作用。
资本家投资只管利益最大化,国家必须打压这种苗条才行
看到没,等大家买电池车,只要国家想怎么收税,分分钟加电价里面
充电时间也收费不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