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广西两条通往大湾区的高铁开通、开建,有点想写一写“东融”。
前几天,写了南宁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有网友私信,建议写写“东融”。
但一直觉得这个话题敏感,放着没写。
刚好跟一个老板聊到这个,感触挺深,今天就拿出来分享一下。
01
东融,和大湾区玩
先说一下,什么叫东融——
东融,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借力长三角、京津冀等沿海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招商引资,以带动经济发展。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和大湾区玩。
而为了和富裕的大湾区愉快的玩耍,早在2019年,《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印发。
东融甚至被提高到了广西发展的四大战略,即南向、北联、西合、东融。
其实广西和大湾区玩,是有地利优势的——
广西是唯一与粤港澳大湾区既有省界接壤,又有陆海江三中通道接连的西部省区。
去年,广西还喜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腹地”称号。
这些年,广东在广西也有一些融合结果,比如梧州、贺州都有相关的产业园。
南宁与深圳,在2023年还共建了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
这个合作区位于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核心区范围内,规划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涵盖空港片区、铁路港南片区、沙井片区等三个片区。
这一两年大热的东部新城,正是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容器之一。
从广西及各个城市发布的新闻和成果来看,广西融入大湾区是相当努力,决心很大,干劲很足。
02
错失的先机
虽然有地利也有干劲,但不得不说,广西也错过了和大湾区玩耍的最早一波“天时”。
大家还记得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开启的产业迁移吗?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东部迁往中西部。
借助这一波产业西移,叠加西部大开发、天量转移支付等政策助力,包括成都、重庆、郑州、西安、贵阳等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省市后来居上。
但是,这波产业转移红利,广西没能拿到多少。为什么这样?
普遍的观点认为,除了广西早年在承接广东工业的重视程度不如“大西南出海通道”这个定位外,广西连通广东的交通硬件实在跟不上发展。
广西先修了柳州、桂林、南宁、北部湾一带的高速,再修往西南向的邻省高速,往东只在2008年修了南宁到梧州的南梧高速公路。
而直通珠三角的南广高铁、贵广高铁是2014年才开通运营。
路不通,广西就是想要跟广东愉快的玩耍,那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干瞪眼。
或许因为这个教训,广西这些年在交通建设上强练内功,高铁、高速路、运河全面开建,交通优势正在全面重塑。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
盼了13年的合湛铁路(北海合浦到广东湛江)广西段开工了,全线建成后,从北海到广州仅需2个小时,到湛江仅需30多分钟。
这是广西东向高速的新通道,也是串联北部湾、珠三角、海南、长三角的沿海高速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条高铁建成,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和海南就能拼到一张桌上打麻将了。
同时,上个月,南珠高铁南玉段也开通运营。
南珠高铁,即更名后的南深高铁,是连接广西南宁和广东珠海的高铁线路,全长约64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南珠高铁南玉段开通后,玉林进入高铁时代不说,南宁到玉林只需要50分钟,未来,到珠海、深圳的时间也大大缩短。
不过,南深高铁突然更名为南珠高铁,很多人担心,只修到珠海,那南宁还怎么跟深圳愉快的玩耍?
但是,这一点,不必担忧。因为,南珠高铁可“借道”深江铁路实现与深圳直连,借助在建的珠海至江门铁路,可实现南宁至珠海段高铁连通。
未来,合湛高铁、南珠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等将一起形成广西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从南至北4条快速通道。
此外,根据“南宁发布”的消息——
广西基本建成连接东盟、通达港澳、辐射云贵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体系,除了高铁,广西通往大湾区的高速公路、货运铁路等大能力运输通道也在加速建设。
以上看似都是“要想富先修路”的新闻,实际上底层逻辑一致,而且都在推向其中一个重大结果:
广西的“东融”战略!
03
分享2个老板的观点
去年,和一位在南宁做新材料的企业老总联系,发现他已经把公司搬到了珠海。
为什么搬?原因很多,包括城市的产业氛围、厂房租金、人才等。
他说到三点:
1)南宁没有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公司业务开展有难度。而珠海相对更容易被接受,还可以申请到更多的配套资金。
2)南宁很难找到相关的人才,即便给到一线城市的薪资,人家也不愿意来。
3)他把企业搬到珠海,珠海不仅帮他搞掂了各种前期落户工作,还解决了他的孩子入学问题。
最近我们和常在大湾区和长三角考察的广西私企老板聊天,他一针见血的说:
“现在全国哪个省、市不拼经济?2024年我们考察珠海、惠州、江门等大湾区一带城市,不少空置的厂房、产业园,有些地方给租金已经5元/㎡的租金,有些甚至免租金,帮你做好企业服务,只要你把产业引进来。”
这位老板甚至发出了灵魂拷问:
广西拿什么和大湾区的兄弟城市抢产业?
或许是被卷到了,这位老板说:
“广西是可以做好产业转移的路网等准备,能找到大企业、优势企业当然很好,但是现在的经济情况,走出去招商不见得就是南宁最好的产业发展方式。能不能培养广西当地的产业优势?广西本身就是水果大省,能不能利用本地优势,形成水果深加工的产业?培养起我们自己的广西特色产业链?”
这位老总话里有话,指向3个重点:
一则,经济不景气,产业引入难。这个很好理解。
二则,招商引资很卷,各个城市都很拼。
一个四川的私企老总说,四川为了引入大湾区的产业,很多年前就在大湾区各个城市成立办事处,有专门人员常驻,像业务员一样去定点招商。
三则,广西有优势,但和其他省份一比较,优势就没那么显了。
引入以上两个老总的故事和观点,不是给东融泼冷水,只想说:
产业引入是一条千帆竞发的赛道,即便是东融这一个产业赛道上也站满了省份和城市,而刚够着弱二线的南宁,招商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接触过挺多南宁的招商人士和部门,感觉到他们的努力,但也感觉到了他们面临的压力。
毕竟,在当下的经济行情下,南宁自身发展经济的途径和资源相对有限,怎么样能更快地抢到大湾区的产业,这是个难题。
广西如果只凭借临近大湾区与东盟桥头堡的地缘优势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吸引和真正落地并投产,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成本。
往后,产业引入和附加条件的代价,如何平衡?极度考验着广西人的智慧。
神经蛙
因为很简单啊,广西不屑于和广东玩。要当西南老大!
文wen
一条广昆高速公路就知道广西的意图!居然准备扩建百色至南宁段,还获得审批四车道改8车道。也不扩建南宁至云浮路段![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