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刚从中国拿到1500亿大单,转身就和美国联手,给中国挖坑

旧闻档案 2023-05-11 15:02:19

当今世界的多极化格局变得日趋明显,经济全球化的联系也越发紧密。持续三年之久的全球性疫情给各国都带来难以磨灭的、巨大的负面影响。

而推行国家宏观调控式“封控”的中国与奉行“自由意志”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交出的答卷并不相同——至少从社会稳定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遭受到的损伤并不算多。

由此,在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来,中国不外乎是一个进行多方面经济合作的良好选择。

法国的想法也是如此,并且主动展开了行动。

一、密切往来的中法关系

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起,先后经历了被制裁孤立、被联合同盟、而后又被联合针对的外交局面。

而法国,实际上是第一个以国家官方层面主动从中国进行友好建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同时,也正是因为法国的友好表态,法国是我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2024年(即明年),更将会是中法友好建交六十周年的重要纪年。

多年来,中法关系一直处于相对友好的合作关系之中——尤其是在进出口贸易往来的经济领域——中国在法国的投资范围广阔,主要涵盖航空、制造、能源、金融和物流等行业,同时和涉及农业与科技信息等相关方面。

仅在2019年时,法国就已经成为了我国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投资的主要目标。而同样的,法国对于我国的贸易投资也在众多国家中占有非比寻常的地位。

紧随而来的2020年,中法之间的经济关系又从原本的贸易合作伙伴,晋升成为法国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整个欧盟最大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

更有关于外贸投资的资料数据显示,我国与法国之间一直存在着大额的、稳定长期的、密切的往来。

在2022年时,法国对于我国的投资已经达到60亿美元的份额,而我国对法国的投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18亿美元,如此高倍数的投资比例与双方大额的互惠投资,不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明。

而除却对于彼此外贸投资,中国还针对性的为法国的高级奢侈品行业,例如香奈儿、迪奥、路易威登等,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作为世界第二的奢侈品消费大国,中国在法国的全球性消费市场中占据有高达30%的份额——这对于法国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但是近两年内,由于法国奢侈品品牌所做的一系列类似模特扮相辱华、设计抄袭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不尊重中国消费者、道歉声明浮于表面毫无真心等行为让众多消费者好感尽失,中国对于法国高奢品牌的购买存在有一定的降低波动趋势。

二、马克龙访华事件

2023年4月5日至5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动访问中国,并在此期间与我国开展并参与了一系列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外交活动。

在整个访华过程中,他多次强调说欧盟自身要不断加强战略自主的意识,并认为应当继续与中国构建并加深现存的友好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不应当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成见所裹挟。

这原本应当会是一个良好的再次合作的机会。我国甚至在马克龙此次访华的行动中,为了表示诚意并维护后续关系,并基于该国国情(为增加法国航空公司与空军领域的发展空间及具体实力),还花费了约合1500亿人民币的巨大财力,同法国官方处购买了200多架的民航飞机和直升机,不可不谓是出手阔绰诚意十足。

基于此次来访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结束后甚至还公开在媒体上表达友好回应,就连外网上也大都喊起“中法友谊万岁”的口号。

奈何纵然中国递交了如此巨额的、法国切实需要的订单,马克龙的这次访华活动与随后获取的投资,并没能让中法友谊持续加深构建友好。

反倒是马克龙刚一拿着成绩回国,转身就投到了美国的怀抱,并联合美国一起就俄乌战争问题的中国态度给我国“挖坑”。

更有消息称,“马克龙预计去往北京访华之前,就已经给美国总统拜登打过电话声明此事。”

同为西方资本主义大国,身处于美国主导控制下的欧盟阵营内,或许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对马克龙抱有任何期待。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也没必要将马克龙放在多么主观故意的位置上,纵观历史,法国与美国之间本就关系紧密,马克龙与拜登“一丘之貉”的表现所体现的,无非是背后两个大国关系的本质。

我们不得不承认,此次马克龙主动友好的访华行为,根本目的不过是打着合作的旗号来中国“骗订单”。

三、复杂的美法关系

法国与美国同样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扮演着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重要角色,自近代美国建国起就一直经营着一种复杂却稳定、富有挑战但又总体平和的交往关系,直至今日依旧如此。

美国历史上最具重要意义的战争之一当属独立战争。彼时的美国还处在英国的殖民控制之下,正通过武力斗争的方式奋力谋求独立自主,最终赢得胜利。而在此之后,法国更是主动的在第一时间便开始宣称美国的政治独立性。

而论及促成美法关系友好和谐的因素——英国在其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萌芽源自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三角贸易”,而在当时实力最为强劲的当属海上常客——西班牙与葡萄牙。

随着英国不断发展其自身的综合国力,大量扩张海外殖民地掠夺资源,先后击败了葡萄牙与西班牙。在此之后,又将目标放在了荷兰与法国的身上。

历经几年的战争纠缠,英国最终成为“海上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

被多次击败的法国,自然会心有不甘。而与此同时恰逢美国武装反抗英国寻求独立自主,法国便主动向美国提供帮助,为初出茅庐的美国提供大量经济财力与军事配给等领域的援助。

法国此举是试图以此来制衡阻止英国前进的步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也正是因此机缘,法国成为美国在军事领域内的第一个盟友国,也因为法国对于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美法两国在此之后也建立起了长久的友谊。

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全球之际,美国与法国彼此鼎力合作相互帮扶,尤其是在战火并未涉及到北美洲时,以发战争财起家的美国更是向法国出售了许多军事装备,以此提升法国自身的战斗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直至美苏两集争霸陷入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抵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发展其势力,将目光与手段投向了欧盟。

此时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因为战争而损失惨重,不得已接受了“马歇尔计划”。此计划表面是在复苏欧洲经济,实质却是将欧洲的发展收拢在美国自己手中。

同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军事联盟,使得西欧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法国就是其中非常之典型的例子——无论是在政治表态、经济合作亦或是军事战略安排等多方面,都与美国挂钩。

但一个独立国家的发展自然不愿意处处受到别国的牵掣,美法两国之间在和平友好关系下,依稀可见裂痕。

就近而论,从马克龙这次的访华事件便可窥出一二。

一方面,马克龙意图从中国处获取经济合作,以促使自己逐渐脱离美国的控制;

另一方面,又因为美国的实力与强硬的态度,避免美国对于此事心存不满或是生疑,又事先在电话中表明自己的政治与外交态度,而后更是联合向我国施压,行事作风难免有些阳奉阴违的割裂感。

纵观历史,其实早在1794年时,两国就曾因为美国与英国在私下签订了《杰伊条约》,并开始正式友好往来而发生过分歧——对于法国来说,自己与英国的关系还未缓和,作为盟国的美国竟然主动私下建交,这无疑不是一种利用和背叛。

而心生不满的法国也采取了相对应的打击制裁行动,曾多次雇佣海盗船袭击美国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船舰,同时也收受到了美国的反击。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两国初始建交时多么和谐友好,所有的国家在本质上都是自身利益至上,美国尤甚。

现如今,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盛,更是开始借助着一系列经济交融、政治友好、军事同盟的手段不断控制欧盟成员国。

而长久看来,这绝不是一件好事。也正是由此,欧盟成员国逐渐开始同中国寻求多方面、多领域的友好合作,以减少自身对于美国的依赖,追求战略自主权——这也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此次访华的目的之一。

四、态度坚决的中国

美法两国联合挖坑的由头事件在于俄乌战争,而中国对此态度坚决——这是两个独立国家之间的冲突,中国没有权利、也绝不会干涉其中。

同时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世界大国,也呼吁其他各国不要横加干涉、火上浇油,让战争停火,使俄乌关系回归到谈判的正常轨道中。

为了给中国施压,美国甚至搬出了《联合国宪章》——尽管中国的法案一直都在遵循着这个条例法案,甚至也以此来反对美国的霸权行为。

毕竟《联合国宪章》的其中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与中国“独立自主”、“不结盟”、“不站队”的外交准则不谋而合。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当时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就克里米亚半岛的归属问题产生分歧。

最终通过一场短暂的冲突,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半岛纳入本国的疆域版图。乌克兰对于这个结果并不能满意,随后双方便经常爆发局部战争。

这原本只是他们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与争论问题,美国却非要横插一脚,并试图通过向乌克兰运送大量军火,联合欧盟成员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集体制裁的方式对俄罗斯进行打压,甚至代表北约军事同盟向乌克兰递交橄榄枝。

也正是因为美国等国的参与,俄乌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近两年内爆发的越发频繁激烈,而中国在这战争存续期间,一直处于中立状态,甚至在西方制裁俄罗斯之后依旧与俄罗斯进行密切友好往来。

俄罗斯与中国长期的战略友好关系不受动摇,这绝对不会是美国愿意看到的情况,因此美国总是试图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队,以离间破坏中俄关系。

但从公理来说,中国自建国以来便奉行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甚至在国际形象中历来树立着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自然不会因为美国的“精算盘”与表态而“自砸招牌”。

况且若是中国开了干涉他国政治的先例,难免美国日后会拿着这个由头开始插手台湾问题、支持“台独”,破坏我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一方面俄罗斯在资源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都与我国进行着密切交往,甚至在西方国家看来中俄早已处于同一阵营。

而另一方面,乌克兰同样也与我国有着友好重要的经济贸易往来,双方共同经营着许多战略合作项目。

综上而述,俄乌爆发冲突这件事本身就会让我国利益受损,更何况若是真表态站队,也只会使得与两国之间战略合作的友好关系均拥有裂痕。

因此从长久的眼光来看,面对俄乌冲突,中立才是最优解——尽管这并无法让唯恐天下不乱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理解与满意,但中国一直态度坚决。

当然,我国近年来一直在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也日益强盛,这早已经成为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纷纷使出手段试图阻碍我国的崛起之路。

且如今的国际关系越发混乱紧密,尽管没有俄乌冲突,他们也一定会再找由头来拖我国下水,纵然不能让我国实际利益受损,也会努力在国际上破坏我国长久以来的和平形象。

可纵然周围威胁四起,我国也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中立态度,并同时采取回击手段,坚决捍卫自身利益及相关权利。

以此次法国的“过河拆桥”事件为例,我国目前只是与法国签订了订单,资金并未完全到账,若是法国依旧要联合美国给我国挖坑,这次的交易怕是最终会以合作破裂结尾。

纵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我国心生忌惮手段频出,我国也绝不会心生惧意。而我国虽然一直想要与欧洲各国建立起良好外交关系,但态度友好也绝不是软弱可欺。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我国在外交表态上依旧会坚持“独立自主”“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准则;

内部则会不断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提升科技生产力与军备研发能力,以捍卫自身权利,增强国际影响力及大国地位。

0 阅读:32

旧闻档案

简介: 脑洞新知识,历史小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