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有血性的大臣

翰林院女大学士 2024-01-29 18:44:37

王鼎(1768年—1842年)是清朝中后期的政治家,他字定九,号省厓、槐荫山人,陕西蒲城人。

王鼎少年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心存大志。

嘉庆元年(1796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等职,这些职位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国家政治和治理。

嘉庆十九年(1814年),王鼎被任命为工部侍郎,之后又调任吏部,同时管理户部和刑部。这个阶段,他开始在中央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

道光二年(1822年),王鼎被任命为河南巡抚,负责管理河南省的行政事务。在这个职位上,他展现出了出色的行政和司法才能,多次奉命出使各省,平反冤狱,深受道光帝的器重。

道光五年(1825年),王鼎被提升为军机大臣,次年又升任户部尚书。在这个阶段,他开始参与国家最高层的决策。

王鼎在户部尚书任上,两次对盐政进行整顿。他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缓旧税、征新税,暂停征税三年,领盐补贴以补损耗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朝廷税收,食盐产销两旺,百姓生活需盐也得到保障。因此,王鼎被誉为嘉庆、道光时期的理财能手。

道光八年(1828年),王鼎参与了平定回疆张格尔叛乱的工作,因赞画有功,被加封太子太保,并授绘像于紫光阁的殊荣。

道光十七年(1837年),王鼎虚龄七十,道光帝亲书“靖共笃祜”匾相赐。次年,他由协办大学士晋升为东阁大学士。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在河南祥符决堤,王鼎暂署东河河道总督,负责督塞河口。他与民众共同努力,终于在翌年春汛前使决口大堤合龙,河水回归故道。因此,他被加封为太子太师。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王鼎极力主战,反对议和。林则徐的上书禁烟,惊动朝野,时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的王鼎不仅大力支持林则徐的主张,而且向道光皇帝推荐他“多谋善断,有为有守,堪当重任”。最终,朝廷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鸦片,这便有了后来震惊中外的禁烟运动。“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后人便以“高山流水”作为知音之喻。

由于禁烟得罪了英国人,随着前线战事节节败退,英国人不断的北上要打到北平,道光帝害怕英国人,决意把林则徐发往新疆充军,王鼎为其求情,极力的举荐林则徐,奈何此时的道光帝已经听不进去了,王鼎失望至极。

在朝堂上王鼎拽着道光帝说:如果皇上不杀琦善(投降派的罪魁祸首),就无法对天下人交代;而他作为老臣,知道真相却不说出来,就无法对先皇交代。道光帝对此非常气恼,甩袍下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鼎主张严厉打击鸦片贩卖和吸食,而道光帝则可能更倾向于采取温和的政策。道光帝并未采纳王鼎的意见。于是,王鼎感到十分气愤和失望。他决定以死进谏,以自己的生命来唤醒道光帝的觉悟。

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中旬的一个夜晚,王鼎回到自己在圆明园的寓所后,写下了一封给道光帝的遗疏。在这封遗疏中,他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于国家大事的看法,并再次强调了林则徐的才能和应该得到重用。

写好遗疏后,王鼎选择了悬梁自缢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坚定,希望能够以此震撼道光帝,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

在王鼎自缢后,他的家人发现了他的遗疏。这封遗疏被呈交给道光帝,引起了皇帝的震惊和深思。虽然道光帝没有立即改变他的决策,但王鼎的尸谏行为和他的遗疏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王鼎是一位忠良之士,他的尸谏行为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在王鼎去世后,清政府迫于压力还是签订了卖国的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真是痛心疾首。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

7 阅读:3362

翰林院女大学士

简介:发现历史、探究历史、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