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2时07分,迎来大寒节气,冬将尽,春将始。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公历1月20日左右。这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与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意味着天气极度寒冷。
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大寒节气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人们对大寒节气的认识和体验,也传承了一些民间智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寒谚语: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大寒节气时天气不寒冷,那么到了春分节气时,天气也不会变得温暖。它提醒人们注意节气的气候变化,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这句谚语中的“三白”指的是雪、霜、冰,意味着在大寒节气时如果出现这三种天气现象,预示着来年的收成会很好,农民们的衣食也会充足。
“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这句谚语说明,如果大寒节气时牛躺在潮湿的地方,那么寒冷的天气会一直持续到明年的三月三。它提醒人们要注意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及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大寒小寒,杀猪过年”:这句谚语反映了农村地区在大寒和小寒节气时的传统习俗,即杀猪准备过年。它传递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喜庆氛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这句谚语意味着大寒节气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即将来临,过了大寒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新年的机遇。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总的来说,大寒节气的谚语反映了人们对节气的认识和体验,也传承了一些民间智慧和文化。这些谚语有的关于气候变化、有的关于农业生产、有的关于传统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同时,这些谚语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节气的变化和生活的挑战。
大寒节气标志着天气极度寒冷,因此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第一,大寒时节要注意防寒保暖。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容易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注意加强保暖措施,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脚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出门时要戴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用品,以避免受到寒冷的侵袭。
第二,大寒时节要注意饮食调养。由于天气寒冷,人们的新陈代谢会相对减慢,因此饮食上应该以温热为主,多食用温性食物,如姜、葱、蒜、山楂、红枣等。同时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第三,大寒时节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常常会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头晕等不适症状。因此,应该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第四,大寒时节要注意情绪调节。由于天气寒冷,光照时间短,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情况。因此,要注意情绪调节,多晒太阳、进行户外活动等,以保持心情愉悦。
第五,大寒时节还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容易肌肉僵硬、关节不灵活等,如果进行过度运动,容易引起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因此,建议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适量运动即可。
总之,大寒时节要注意防寒保暖、饮食调养、室内空气流通、情绪调节和避免过度运动等方面的问题,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候其实就是一个时间计量单位,大寒节气总共有15天左右,也就是就是每候大概是五天,每个五天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大寒节气第一个五天可以孵小鸡;而第二个五天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最后五天,河流、湖泊冰可以结到中央,而且是最厚最结实时候。
今日大寒,冬将尽,春将始,愿你无惧寒风凛冽,身边总有温暖。大寒是一年节气的终点,也是另一年时序的开端。大寒过后,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这意味着我们离春天也就不远了。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