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方文化,就现代来说,大受欢迎的好莱坞大片,最明显的感受便是英雄主义;而也有的人,可能会第一想到的是基督教;也有人可能会想到荷马史诗,甚至罗马帝国等等。
那么,是什么塑造西方拥有这样的西方文化呢?西方经历过特洛伊战争、波斯入侵以及希腊文明的衰落。在这过程中,发展出了多少优秀的民族,又演绎了多少精神属性的文明呢?
托马斯·卡莱尔,是英国历史评论家、历史学家和散文作家,被誉为“切尔西的圣哲”,著有《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和《过去与现在》等作品。而他著的《西方文学史十二讲》,则是带领大家品味西方文化的佳肴。
荷马史诗,开启英雄时代荷马史诗讲叙的内容,其实是希腊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时期——特洛伊战争,是由叙事性的歌谣组成的。作者对其古老程度表示深信不疑,但一定程度认为古老程度比中国的最古老的作品还要古老,就有点过于自信了。
《奥德赛》是荷马史诗里的第二部作品,比《伊利亚特》晚一个世纪,描述的是一个更高的文明形态。其实在那个时代里,作品所描述出来的,奥德修斯是个重要的悲剧人物,他不仅机智,有计谋,而且还是一个忍受苦难者,这几乎是英雄主义的雏形了。所以,经历也是个经典的冒险主义的故事,比如逃脱吃人的巨人族、女妖喀耳刻的陷阱及其他险阻后,来到欧洲的尽头赫拉克勒斯之柱,向盲人先知提瑞西阿斯求助。
《奥德赛》是一个死后重生回来,对展露邪恶人民的报复式的英雄主义,旨在营造追求世间美好的个人英雄式的挽回。
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起势作者认为,“信仰和无信仰是人类本性中两个极端对立的原则,整个人类历史的主题,依我们所见,就是这两个原则的斗争”。因此,这也是源何,东方大国已经开启东方文明,且一直延续文明时,西方国家却一直在各种宗教信仰之间,不断产生纠纷的原因所在。
而且,作为正宗西方国家出身的作者,也通过研究西方历史,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凡是信仰占统治地位,信仰是主导因素的时代,都充满重大且丰富多彩的事件,值得人们永远记住,也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相反,没有信仰的时代,就平淡无奇,乏善可陈。
十字东征军是中世纪比较知名的存在,他们值得钦佩是因为他们促进了欧洲的交流,也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崛起,更难能可贵的是,让欧洲人找到了自己信仰的方向并获得了证实。这也为后来天主教的盛行,埋下了基调。之所以异教,比如伊斯兰教会有所发展,那正是天主教在后续的壮大后,管理上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腐败,激起了新的信仰的产生 。
西方文学家思想背后的民族精神阅读西方文化读物,背后都是作者所在国家的民族精神体现。比如说读西班牙作者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便是西班牙人当时所具有的骑士精神,也就是在大家都不讲武德只求胜利的时代下,西班牙展现出优雅的骑士精神,就别树一帜了。而评判一个民族优秀与否,便是他拥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盲从,但很遗憾的是,后面便没有伟大的思想家出世,也便没落了,并且只能引进别的国家的思想。
意大利的旦丁《神曲》,背后正是对天主教的信仰,从而期待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情怀,令人动容;德国日耳曼民族的精神主要表现谨慎认真,这是公认的。其在文化作品上也有所表现,比较常见的康德和席勒,都是在思想和文学上的先驱。他们思想的来源,便是对宗教的改革,希望能通过改革,引导国家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英国人,我们称之为撒克逊人,而这个称呼,有说法是这个民族所佩带的一种剑或者刀。英国比较出名的文化人莎士比亚以及他的作品《哈姆雷特》以及路德《苏格兰宗教改革史》、弥尔顿《失乐园》等,都是阐述以航海业为生的民族对未知情况所展现的怀疑,因而也是率先开启怀疑论的思想。而法国伏尔泰等则是将怀疑论进行深入的过程,最后还是通过法国大革命终结怀疑论。
每个时代下,西方各国,都有对应的文化思想深邃的洞察者,对当下局势及未来的探索。有些世风日下,他们依然选择坚守传统优良品格;有些社会变化,他们探索新的思考方向;有些在不安定的国度里重新寻找信仰的方向。
《西方文学史十二讲》,通过故事和时代背景,娓娓道来。展现了西方大框架,正是基于动乱不安定的情景下,大家在同样的信仰中,寻找到了力量,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而一旦缺失信仰,比如唯利是图,不讲契约精神,那个时代则完全没有任何成就。
当领略了西方世界以及他们探寻的未来之道,我们便能借鉴对人生有用的内容,实现自己丰富的人生。我们知道为何他们会拥有那样的文化,会展现那样的文明,会拥有那样的故事,也可能会对于从事外贸的人来说,会了解到如何与他们相处。
有神论,有信仰,三维立体的世界。无神论其实就是信鬼,二维平面世界。
你这直接从奥德赛跳到十字军东征了
就史记来讲,没有关于宗教的记载。说明宗教这种形式,在中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尊重科学远离西方伪史[无奈吐舌]
只知西方一神,不知中国破神。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