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牢记“16不吃”,妈妈要牢记,别等孩子生病住院才后悔

我是青莹妈妈 2025-02-14 03:03:20

文|菁妈

去年夏天的时候,表妹带着她9个月的儿子去了百色旅游,到了百色最出名的就是芒果,她就买了很多芒果,自己吃的同时还给孩子吃的,因为她觉得芒果很好吃,而且网上也说芒果挺有营养的,也就给孩子吃了。

没想到孩子特别喜欢吃,结果开心不到一个小时孩子整个嘴都肿了,而且不愿意喝奶,烦躁甚至呼吸都急促了,赶紧送去医院抢救,医生说是芒果过敏,医生当时就骂表妹了,有些大人都芒果过敏,你这孩子这么小你就给他吃,你这家长是不是缺心眼……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牢记,孩子小的时候,有些东西还真的不能随便乱吃,千万不要等孩子生病住院才后悔。

三岁前牢记“16不吃”,不然坑娃了也没有后悔药

第一:新生儿不能吃苦

民间有言,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备点黄连水,可以预防孩子黄疸,而且还可以让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其实是无稽之谈,黄连就是一味苦药,会伤害孩子的肝肾功能。

第二:孩子纯母乳喂养的时候喝水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在纯母乳喂养的时候,不需要吃其他的东西,包括水,因为母乳中90%左右的都是水分,再给孩子喂水的话,就会占用孩子的胃容量,导致孩子不愿意再吸吮母乳,反而会影响孩子营养的摄入。

第三:孩子6个月前不要随意的加辅食

我们建议孩子满6个月再添加辅食,在6个月之前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给孩子添加辅食。

有一些地方的风俗就是孩子满月就可以添加辅食,前段时间刚有一个东莞的孩子满月之后就直接断奶,给孩子吃辅食,导致孩子多脏器衰竭,差点就没命了。

第四:孩子一岁前吃盐

之前山东有一个8个月的孩子,妈妈一味听信别人说孩子站不起来,没有力气就是因为没吃盐,就在孩子的辅食中大量的加盐,最后导致因为孩子钠中毒而去世。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案例,但其实营养师以及儿科医生都告诉我们,孩子在一岁之前的辅食没有必要加盐,盐从日常的辅食天然的食物中能够摄取足够,不需要额外的加盐,加盐对孩子的肾脏反而是一种负担。

第五:一岁之前吃糖

孩子一岁之前吃糖,会养成爱吃糖的习惯,对于孩子的牙齿,对于孩子的身体都没有好处,不仅仅是白砂糖,蜂蜜以及精制糖,葡萄糖都不建议给孩子吃。

第六:一岁之前吃豆制品

孩子一岁之前不建议吃豆制品,因为豆制品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分子量比较大的蛋白质,孩子消化不了还可能会过敏。

第七:一岁之前给孩子喝纯牛奶

孩子在一岁之前只能喝母乳或者说是婴儿奶粉,因为这些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里面的酪蛋白含量比较少,而且蛋白质的分子比较小孩子容易消化,但是纯牛奶孩子消化不了。

第八:一岁之前给孩子喝骨头汤,鸡汤等

孩子在一岁之前不建议给孩子喝骨头汤,鸡汤或者排骨汤,海鲜汤等等,因为这些汤里面还有大量的脂肪和嘌呤,对孩子的肾脏会造成负担,对孩子的胃肠会造成压力。

第九:一岁之前给孩子喝果汁

之前武汉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牙齿全部烂光了,牙科医生一问家长就说没给他吃糖,但是每天都喝一杯果汁,其实原因就出在果汁上,果汁对孩子的牙齿是有伤害的,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一岁之前不要喝果汁。

第十:一岁之前给孩子吃容易过敏的水果

比如说芒果,荔枝,龙眼,榴莲,木菠萝等等,这些热带的水果热量非常的高,对于孩子来说消化不了,而且还可能会导致孩子便秘,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孩子过敏,比如说芒果过敏。

第十一:一岁之前不要吃酱油及其他调料品

孩子在一岁之前连盐都不建议吃,其他的酱油,调料品更加不建议,因为对孩子的胃肠来说是一种刺激。

第十二:三岁之前给孩子喝各种菜汤

四川妇幼保健院就接诊过因亚硝酸盐中毒的婴儿,原来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妈妈的母乳不够,给孩子喝奶粉老人家就担心用水来冲奶粉,孩子容易上火,于是直接用菜汤给孩子冲奶粉,但是这个菜汤放置久了就导致亚硝酸盐增多,孩子就中毒了。

其实菜汤没有任何的营养,放置久了还可能会亚硝酸盐中毒,所以不要给孩子喝。

第十三:三岁之前不吃各种坚果

花生、瓜子、核桃等各种坚果是比较硬的,而且颗粒状比较大的,孩子在三岁之前吃的话可能会误入气管,引发窒息的风险。

第十四:果冻以及硬糖

其实孩子在三岁之前都不建议吃糖的,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建议儿童零食生产商不要在三岁之前的孩子的食品中添加糖。所以三岁之前的孩子是不建议吃糖的,更要注意的是不要吃那些比较硬的糖或者是果冻,因为可能会呛入气管。

第十五:糯米制品

比如说汤圆、年糕等等,三岁之前的孩子是不建议吃的,因为容易黏在孩子的喉咙,可能会呛到孩子的气管引发危险,也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

第十六:三岁之前不建议吃油炸的食物

油炸的食物可能会有反式脂肪酸,还有可能会有一些致癌物,对于三岁孩子来说消化不了,而且伤身体。

所以孩子越小吃的东西越是要注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0 阅读:7
我是青莹妈妈

我是青莹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