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计划——网罗新视界”系列活动长沙站顺利召开:聚焦前沿,共话未来

桐乐说健康 2024-11-21 19:26:55

2024年11月10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的“星火计划——网罗新视界长沙站”在湖南长沙召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唐罗生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罗静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携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惠玲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坦泰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惠卓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骁教授等围绕眼底病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线下深入探讨。

大会致辞

唐罗生 教授

罗静 教授

会议伊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唐罗生教授和罗静教授对与会专家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们指出,本次大会的主题聚焦于眼底病的最新挑战与未来发展机遇,旨在为眼科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平台。他们强调,随着眼底病领域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多模式影像、免疫机制研究等方面的突破,未来的诊疗手段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他们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共同探索眼底病治疗的新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升。

专题分享

李惠玲 教授

李惠玲教授分享了“眼睛竟是大脑的免疫屏障!眼部和CNS疾病治疗新策略”。她提到,眼睛通过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限制了免疫反应,保护视网膜神经元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李教授引用了2024年《Nature》上的最新研究,该研究由耶鲁大学的Eric Song团队首次揭示,眼睛后部的抗原可以通过区域化的淋巴系统进入与大脑相同的淋巴结,从而实现眼脑之间的免疫相互联系。她详细介绍了眼睛与大脑的免疫连接如何通过视觉神经和淋巴系统相互作用。在实验中,通过玻璃体腔注射灭活的HSV-2疫苗,可以激发小鼠大脑中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从而有效防止脑炎等感染。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眼球的后节抗原能够引起大脑中的免疫应答,揭示了“眼脑共享免疫反应”的生物学基础。李教授还介绍了研究中的关键发现:通过深颈淋巴结(dCLN)引流,眼部和大脑共享的免疫反应通道被激活,促使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分化,进一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这种机制不仅为眼科疾病,如黄斑变性、青光眼等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此外,李教授特别强调了玻璃体腔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影响。她指出,玻璃体免疫能够在局部引发强大的免疫应答,从而有效保护大脑免受病毒侵袭。这一突破性研究为眼脑免疫连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未来眼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综合治疗提出了新的方向。

赵坦泰 教授

赵坦泰教授作了题为“视网膜下疣样沉积物的研究新进展”的报告。赵教授首先概述了视网膜下疣样沉积物(SDD)的特征,指出SDD与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密切相关,尤其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中,SDD的存在标志着疾病的进展。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研究人员能够精准观察SDD在黄斑区域的分布,并与传统的玻璃膜疣(drusen)进行对比,进一步探索其在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她指出,最新研究发现,SDD的形成与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改变有关,提示SDD可能不仅影响视网膜,还涉及更深层的脉络膜血流障碍。此外,阈值下激光治疗在SDD患者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中。PASCAL研究表明,微脉冲激光能够在不损伤组织的情况下,改善SDD的病理状态,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潜力。赵教授的报告为未来SDD相关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并进一步推动了对黄斑变性等疾病的深入研究。

许惠卓 教授

许惠卓教授带来题为“眼弓形虫病”的精彩报告,深入探讨了这一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他通过一个典型病例展示了眼弓形虫病的复杂性,一名75岁的男性患者因双眼视力下降一个月被外院诊断为“急性视网膜坏死”,在接受多次抗病毒治疗和手术后效果不佳,且视力持续下降。转诊至湘雅医院后,通过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术及眼内液的检测,最终确诊为眼弓形虫病。许教授指出,眼弓形虫病的感染途径与地区差异密切相关。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灰白色活动性视网膜脉络膜病灶、卫星病灶、视网膜脉络膜瘢痕形成、以及伴有静脉周围炎和节段性动脉周围炎的视网膜血管炎等。在诊断方面,许教授特别强调血清检测和眼内液检测的关键作用。通过Goldmann-Witmer系数和DNA检测,眼内液分析有助于鉴别眼弓形虫病与其他眼科疾病,如结核性葡萄膜炎、梅毒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以及眼内淋巴瘤等。许教授还特别指出,眼弓形虫病具有复发性,这意味着患者即使在治疗后仍需长期随访和监控。最后,许教授呼吁眼科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尤其是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该病与全身感染、免疫状态等因素的关联,通过早期精准诊断和有效干预,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刘骁 教授

刘骁教授汇报了题为“‘单’还是‘双’--Anti-VEGF治疗中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她通过多个临床病例探讨了单通路药物和双通路药物在眼底疾病治疗中的不同效果及应用时机,并讨论了患者在单通路治疗中出现无应答或应答不佳的情况。她指出,根据临床数据,大约30%的患者在接受抗VEGF单抗或融合蛋白治疗时存在应答不佳的现象,而双通路药物的应用开启了周细胞通路,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通过案例展示,刘教授强调,双通路药物在解决血管稳定性和视网膜内水肿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潜力,尤其是在单通路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双通路药物可以作为有效的补救措施。最后,刘教授强调,视网膜内层厚度的变化与视力恢复有复杂的关系,特别是内层视网膜厚度增加可能是视力改善的预后指标。她呼吁未来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多研究,探索其对临床决策的指导意义。

讨论环节

在本次会议的讨论部分中,全体参会嘉宾围绕眼底疾病的发病率、诊断及治疗进展等展开了深入交流。针对DME和nAMD等疾病的诊治各抒己见,并分享各自在临床中遇到的真实病例,深入探讨诊疗方案。此外,各位专家对临床使用抗VEGF-A/Ang-2双通路药物法瑞西单抗治疗nAMD、DME和RVO也分享了其经验并讨论。

与会专家进行讨论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唐罗生教授和罗静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们肯定了本次会议在推动眼底病领域的前沿研究方面的贡献,会议汇集了众多国内权威专家,围绕眼底疾病的诊治新进展、全身免疫与眼部疾病的关联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两位主席还指出,会议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他们强调,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推动眼科诊疗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王琼

0 阅读:2

桐乐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