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战争的小故事数则

志怪细细谈 2024-03-07 11:24:42

清时,常州有富室范姓者,家资巨万,开了两个当铺。城外有庄园,父母在庄园居住,尚有田三十顷,并未出租,自雇庄客耕种。

贼寇进攻南京,官军在城外大败,统帅殉国。常州也被围困。范某仓促无所为计,妻妾哭泣。守城督将向豪绅富户募集银两,用来犒赏守城将士,以及在民间购买物资。范某捐银一万两。

不久,贼人攻城愈急,督将要独自突围逃生,带着亲兵骑马走在街上。一宿老拉住马缰绳哭到:“大人一行,此城休矣!”督将呵斥,一亲兵挥动刀背,老者被打得血流满面仍不松手。又一兵用铁棍猛击其后背,宿老晕倒,督将不顾而去。城遂破。

范某管家在城外督促春耕,因此得免。他不放心主人,换上贼兵服装混进城里,大街上尸体堆积,血流漂杵。回到主人宅子,里面静悄悄没有声音,仆人婢女都已逃去。进到大堂,杯盘狼藉,三个贼兵毙命于地。范某和妻子在内室躺卧,脸色青黑,早已死去多时,小妾自缢于后院。

管家推测,城破时主人夫妇在酒菜中放入毒药,服用后回卧室躺下。三个贼兵入室,不知有毒,吃了剩下的酒菜。管家看到主人已死,只好挥泪而去。《遁窟谰言》

宋时,叛军攻占成都,朝廷大军集结城外,矢石如雨。有一老妪临城墙而居,七十余岁,孙儿十五,被贼驱赶守城。老妪每日给孙子送饭。

一日,贼将官召歌伎在寺庙唱歌跳舞,老妪坐在一棵树下观看。一个贼兵径直到她面前坐下,也观看起来。老妪因为此卒挡住自己视线而不悦,愤然走开。忽然一炮飞来,此卒头碎,当即毙命。如果不是这个小卒,就会正中老妪。(这是宋代故事,“炮”可能是指抛石机投进城里的石头。)

城池被天军收复,老妪孙子死于乱兵,只剩她孤零零一人,受冻挨饿,靠编草鞋勉强活着。她经常对人说:“那天如果被炮石打死该多好!”

又有一个七八岁的盲女,父母兄嫂都死于乱军之中,她坐在废墟上,谁给东西都不吃。只是哭喊:“妈妈你在哪?怎么还不给我拿吃的来?哥哥你在哪?……”

七天之间,女童昏倒又清醒,清醒又昏倒,最终死去,手里攥着一点碎银子始终不松手,当是父母所留。《茅亭客话》

古代各种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同时也给黎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农民起义军没有严格周密的纲领纪律,难免会做出一些伤害百姓的事。另外,普通人突然间掌握了生杀大权,对别人来说,绝对是灾难。

凡是战争,除了灾难,都会发生一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最近我看了《江阴城守纪》,讲的是顺治二年,江阴民众自发抗清,守孤城八十一天,杀伤清军七万多人(个人觉得,这个数据可能有所夸大)。最后城破被屠,死亡十几万人,整个江阴城只剩了躲在佛塔上的五十三人。

文章很长,我摘录前部分与大家共读。

多尔衮指挥多铎攻克南京,然后向辖区各县发檄文,督促投降。各县回复降书,送来户籍簿册等表示归顺,只有江阴县令林之骥挂印而走。参将,县丞,学史等也都四散而去。秀才们聚到官学哭泣,共同推选留下的莫主簿主政。

莫主簿与府里通了讯息,清军派来一名县令,名叫方亨。方亨是汉人,崇祯末年的进士,年龄不是很大。他带着二十个家丁,四名清军,来到江阴县衙,还穿着明朝的官服。

秀才以及宿老们迎接,方亨收了各簿册,准备送往南京,又提出收缴民间兵器。有宿老问道:“我们已经归顺,不会有性命之忧了吧?”方亨说:“无事,只是三日内要完成剃发,不然,留发不留头!”说着拿出草稿,让原来的书吏抄写剃发的告示。

书吏看到“留发不留头”之句,愤而投笔于地。方亨大怒,要责打书吏。众秀才纷纷嚷起来:“头可断,发绝不可剃!”又有人指责方亨:“你是明朝进士,却做清朝知县,羞也不羞!”

方亨见群情汹汹,缓和下来说:“此乃清朝铁律,派来的四名清兵就是为督促剃发而来。”众人不答应,方亨又说写信去府里协商。密信被民众截获,内容却是请求派兵镇压,并强调要多杀以儆效尤。

民众愤怒,杀掉四名清兵,把方亨和莫主簿关押起来,推举已经离职的典史阎应元(县典狱长)做首领,誓死守城。

清军大兵征剿,其中经历了招降、诈降,进攻、反攻,除奸细、用计谋等一系列曲折,八十天后城破。阎应元带人展开巷战,身中三箭,投水不死,被擒后处决。

值得一提的是,来监督剃发的四名清军,在众人面前说满语,吃生蔬菜,在院子里席地而坐,随地小便。被抓住后却发现是汉人,开始说苏州话求饶。

在汉朝时,也有一个誓死守孤城的事件。

在民族大团结的背景下,这些故事很少被人提起,就算发到平台也没什么流量。我觉得没有流量也没关系,这些故事实在值得一读。

汉明帝驾崩,朝廷对西域无暇顾及,西域诸国在匈奴的胁迫下反叛,匈奴攻克各都护府。时耿恭固守金蒲城,后带残部退到疏勒城内。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面对几十倍的敌人,他们坚守九个月,连马笼头上的皮条都吃尽了。

当时,朝廷在救与不救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直到有大臣说:“如果不救,以后谁还会给朝廷出力?”汉章帝终于派出一支军队救援。

两军在疏勒城会师,耿恭的部下一共还有二十六人。他们与救援部队向关内撤退,匈奴一路追击,救援部队也消亡殆尽。到了玉门关,连耿恭在内,只剩十三人。他们被称作“十三将士归玉门”。

3 阅读:36

志怪细细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