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禁令,没拦住ASML,旗下主力光刻机,对中国供货不降反增

千萍说国际 2023-04-22 03:09:00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近日在财报会议上表示,阿斯麦每年有20%以上的销售来自中国,尽管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下滑到公司总额的8%,但在接下来9个月,阿斯麦对中国大陆的销售将“大幅回升”。

就在上个月,荷兰政府宣布了进一步限制光刻机出口的禁令。当时,荷兰贸易大臣施赖内马赫声称,在“国家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决定今年夏天之前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避免荷兰的设备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并确保荷兰的技术领先地位。她还呼吁其他欧盟国家跟进以展现团结。

阿斯麦预计今年营收增长达25%目标不变

显然,荷兰这套说辞,应该是照搬了美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进口的光刻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DUV,也就是深紫外线光刻机。特点是技术含量偏低,只能做7nm及以上的芯片。不过,这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比如家用电器。另一种是EUV,也就是极紫外线光刻机。特点是比较先进,可以生产7nm以下的芯片,苹果手机使用的就是EUV技术。

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就曾施压荷兰禁止对华出口EUV光刻机。阿斯麦受此影响没有出口一台EUV给中国。如今的拜登政府又故技重施,要求荷兰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DUV光刻机。目前,阿斯麦对大陆地区出口的主力机型,是旧型的DUV。中国只用来做民用存储芯片,而不是军用芯片。

安徽省合肥市一家科技公司,一名技术人员在测试芯片

在荷兰政府宣布相关禁令后,阿斯麦曾表示,新的出口管制仅涉及最先进的DUV设备,旧款的DUV设备不受影响。施赖内马赫也透露,新的禁令仍然允许不少低级的芯片制造设备,在无需许可的情况下销往中国,这包括制造汽车、冰箱、电话所需芯片的设备。由此可见,阿斯麦向中国供应的光刻机,这才有可能不降反增。

曾经在被问到“对华限制出口光刻机,是否担心遭到中国报复?”时,施赖内马赫一度沉默不语。其实,报复谈不上,不过中国也不会忍气吞声。对于荷兰政府单方面违背契约精神,以行政手段干预限制两国企业的正常经贸往来,中方表示非常不满,并向荷方提出了交涉。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表示,“如果荷兰政府的对华限制造成损害,那么中方会采取行动维护自身利益。”确实,中国很快就告到了世贸组织。

温宁克访华会见了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这种情况下,阿斯麦坐不住了。阿斯麦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温宁克急匆匆来访中国,与中方有关官员见面会谈。既然愿意来中国,说明阿斯麦仍然有意在华发展业务、投资。当时中方也给了台阶,表示中国仍然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中方希望阿斯麦保持对中国投资和合作的信心,并为中荷经济合作做出重大贡献。

显然,中方说这些话不是在“对牛弹琴”。因为此前温宁克表示,他不希望对华停售DUV,因为这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他同样认为,美国限制对华出口光刻机,会给世界供应链带来风险。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作为最大的芯片市场,消耗了世界一半以上的半导体,然后中国会组装成科技产品出口海外,或者在国内销售。或许也正因此,阿斯麦才会继续向中国出售很大一部分的旧型DUV。

此外,温宁克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还曾质疑美国推动荷兰限制对华出口光刻机是否有意义?他认为美国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最终会推动中国在先进的芯片制造机器方面,成功开发自己的技术。他说:“中国的半导体公司买不到光刻机,他们会自己开发。这会需要一些时间,但最终他们会成功。这相当于物理定律。压力越大,中国就越有可能加倍努力。”他还透露,尽管美国有芯片出口限制,但中国在2022年占阿斯麦销售额的15%左右,预计今年也会达到“差不多”的数额。显然,温宁克认为,美国在科技上对中国的围堵缺少远见。

阿斯麦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温宁克

如今,面对美国的施压,荷兰已经作出了选择,发布了禁令,但是为什么没能拦住阿斯麦继续向中国出货呢?需要注意的是,阿斯麦对华出货的显著反弹,首先考虑的还是商业利益。因为据阿斯麦发言人表示:“目前国际芯片市场有所降温,其他国家的需求下降。因此,现在能够为中国分配更多机器。”

据外媒报道,我国台湾地区对阿斯麦营收贡献最多。不过,阿斯麦最大的客户台积电,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的销售额低于预期,表明全球电子产品需求持续疲软。阿斯麦表示,第一季订单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6%至37.5亿欧元。看得出来,阿斯麦继续加大向中国大陆出货,不是因为阿斯麦勇于反抗,或者跟中国关系好,而是因为它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利润。

一台光刻机有公交车那么大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商品占荷兰进口的11%,仅次于德国,而荷兰出口的5%左右去往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是荷兰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尽管美国施加了巨大压力,但在2022年,中国仍然是阿斯麦最大的市场之一。美国发起的供应链“脱钩”,显然不符合荷兰高科技企业的利益。荷兰政府应该保持战略清醒,至少不要把包括阿斯麦在内的荷兰企业,变成美国发起的芯片战的“炮灰”。

早在去年10月,美国推出了全面的芯片出口限制措施,并限制美国人到中国协助发展先进芯片,同时拉拢荷兰和日本阻止中国发展芯片。荷兰和日本今年1月原则上同意加入美国对中国的芯片限制措施。荷兰的禁令很显然是迫于美国的强压才出台的。在上个月,日本也宣布,将在出口管制清单中新增23项半导体制造设备,其中也包括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这明显是在配合美国限制中国发展先进的芯片制造能力。

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曾点名荷兰,指其“屈服美国压力”,他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头脑清醒的人,是不会放弃大如中国这样蓬勃的市场的。”不言而喻,这是有明显指向的。荷兰对中国的光刻机出口限制与所谓的“国家安全”无关,本质上,是因为美国向其盟友施压以遏制中国。

今年3月,荷兰屈服于美国压力,对华出口光刻机实施新管制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美国永远不会成功地阻止中国拥有尖端芯片,而且围堵中国,对美国也不见得有什么巨大好处。美国出于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险恶意图,人为地中断中荷之间的互利经贸合作。荷兰政府应该看透这一点。

荷兰与其他西方先进经济体一样,确实在半导体领域拥有优势。但是,像任何高科技行业一样,半导体行业也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市场销售,来维持必要的创新以保持领先地位。美国正在做的,基本上是削减企业进入最大市场的机会。美国在高度全球化、以市场动态为基础的产业链中,使用政治权力,最终将损害全球企业的利益,包括美国本土企业的利益。

0 阅读:46
千萍说国际

千萍说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