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得肾结石?一定要注意这几个习惯!

涵阳说健康 2025-01-26 05:34:09

肾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近些年,肾结石患者越来越多,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肾结石患病率为1.61%~20.45%,且数据还在攀升。那么,到底什么是肾结石?哪些原因会导致肾结石?又该怎样预防呢?

结石是人体中一类很奇妙的存在,它是人体内无机盐、有机物等物质异常矿化的产物。人体中的很多器官都能产生结石,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牙结石、肾结石等。其中肾结石是一类没症状时活蹦乱跳、有症状时疼得要命的结石。

肾是产生尿液的器官,我们喝下去的水,吃进去的食物里的水,经过消化系统的吸收后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在全身的流动,这些水有的变成汗、眼泪等被排出去,还有的会带着身体产生的废物来到肾。经过肾的过滤之后,身体需要的营养会再次被吸收,而且确实没用了的废物就会形成尿,最后经过尿道排出去。如果这些废物没有被排出去,而是在肾里堆积起来,就会形成结石。

所以肾结石简单地说,就是尿液里的某些物质,如矿物质、草酸、尿酸等的浓度过高,形成了结晶,这些结晶不断聚集、增大时,就会形成结石。小的结石像沙粒那么大,大的结石甚至能有网球那么大。

有这5个习惯容易被肾结石盯上!

爱憋尿:憋尿本身不直接导致肾结石的形成,但长期或频繁憋尿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憋尿会加长尿液在肾脏和膀胱中的停留时间,增加矿物质沉积的可能性;憋尿容易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而某些类型的尿路感染可能会促进结石的形成。

不爱喝水: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使得尿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如钙、草酸盐、尿酸等)浓度过高,从而更容易结晶并聚集形成结石。此外,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尿量,有助于冲刷掉可能形成结石的物质。

爱喝饮料:《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期刊》一项研究表明:爱喝含糖可乐的人,肾结石风险增加23%,爱喝其他含糖饮料的人则增加30%。过量摄入含糖饮料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浆会导致尿液中钙和尿酸的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了形成结石的风险。另外要注意,将咖啡、奶茶、茶、果汁等饮料替代水来喝的习惯也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大量摄入高动物蛋白饮食:有研究表明:高动物蛋白饮食是促进草酸钙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另外,蛋白质中含有大量氨基酸及甘醇酯可以促进尿酸的生成,使得结石发生风险增高。所以,对于已经有肾结石或其他肾脏疾病的患者,应当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蛋白,避免高动物蛋白饮食。

吃太多含有草酸的食物:绝大多数肾结石都是含钙结石,比如草酸钙、磷酸钙等,摄入过多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菠菜,茄子,芹菜等易导致结石,因此食用时要注意方法和食用量。

怎样预防肾结石?

1.多喝水

每天要喝不低于2.5升的水,少量多次喝,这可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形成结石,也有利于排出小结石。同时可以常吃西瓜,有利尿作用。

2.多摄入钙

草酸钙结石里有钙,所以有人认为吃高钙食物会导致肾结石,但研究结果恰好相反,高钙饮食有助减少患肾结石风险。

3.少吃盐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身体会努力排钠,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炒菜时可以多放点醋、柠檬汁、番茄汁等酸性调味品来减盐。

4.避免大鱼大肉

有研究显示,高蛋白食物摄入越多,结石直径越大,数量越多。过量的高蛋白食物会使尿液中的钙和草酸含量增加,促进结石形成。不过,适量摄入蛋白并不会引发结石,建议每天分别吃鱼虾、畜禽肉40克~75克,蛋类40克~50克。

5.高草酸食物,吃前先焯水

有点涩味的蔬菜草酸含量往往较高,如菠菜、苋菜、茭白、竹笋、芦笋、马齿苋、苦瓜等,烹饪前可以先焯水。国内外研究发现,焯烫处理后,蔬菜中的草酸可降低30%~87%。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
涵阳说健康

涵阳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